(共36张PPT)
写作 如何突出中心
认识中心对一篇文章的重要性。
学习并体会如何提炼中心、梳理线索、安排详略。
根据命题要求完成习作,在写作实践中掌握使文章中心明确的方法。
一 小活动。书包是我们每个人都必备的学习用品,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它与我们形影不离。假如要以“书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想一想:可以有哪些确立中心的角度?试将你想到的填写在下图中。(图见课文第109页)
二 我们每天都和家人一起吃饭,在餐桌前,大家都在谈论些什么?也许是当天发生的事,也许是正在看的电视节目……请以《餐桌前的谈话》为题,自定立意,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三 亲爱的同学,你一定有走出校园的经历:或参观,或访问,或考察,或旅游,或做志愿者……其间的一幕场景、一个细节、一件物品、一段对话或一首民谣都可能触动过你的内心,引发过你的思考。请以“走出校园”为话题,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结合自己熟悉的生活,确定一个中心,然后围绕中心选材,组材。
不管是谋篇布局、详略处理,还是人物刻画、环境描写,都要为突出中心服务。
无论是写人还是记事,都要注意写作时不要贪多求全,面面俱到。从小处着眼,抓住一件事、一个场景或者一个人物写开就好。文题二、三都要求不少于500字。
中心,是文章中传达出来的作者的基本观点、态度、情感和意图,也就是作者写作文章的主旨所在。每篇文章都要有一个相对集中而明确的中心。有了中心,写文章也就有了主心骨;没有中心,或者中心不明确,文章就会像一盘散沙,叫人不知所云。围绕中心写作是作文的基本要求,为此,写作者要根据确定的中心选择合适的材料,舍弃无关的内容,并对选定的材料进行一定的剪裁和加工,安排好先后的次序。
1.设置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 一般而言,一篇文章的线索明晰且完整,那么中心思想便突出。如郑振铎写《猫》,围绕着猫带给人的情感波澜这一线索,叙述了三次养猫的经历,叙述清晰,不蔓不枝,有效地突出了猫的命运带给“我”和家人的情感冲击。
2.安排好内容的主次和详略 能强化中心的内容,不妨详细叙述,细致描写,甚至着意强调;相反,与中心关系较远的或不太典型的内容则简略叙述。如《猫》一文中,前两只猫虽然可爱,但它们的亡失都是由于偶然的因素,对“我”的情感冲击较浅,所以略写;而第三只猫的受屈与死亡却引起了“我”深深的自责和反思,情感冲击最强,所以作者用最多的篇幅来写。这样有主有次、有详有略地选取材料,组织文字,中心更加突出。
3.采用一些具体的方法、技巧 (1)开门见山,点明题目。如郑振铎的《猫》开篇写“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先总写一句,其后所有的内容都是围绕这一句展开的。(2)卒章显志,就是在文章结尾通过抒情议论揭示主题。如《狼》一文,叙述了屠户与狼斗争的经过,结尾以议论的形式点题,突出人的智慧。还可以采用前后呼应、铺垫渲染、抑扬对比等技巧,突出中心。
例文一
我的书包
我有一个小巧玲珑①的书包,它精致、漂亮。
书包是鲜红色的,中间画着一只活泼可爱的米老鼠,它戴着一副大大的太阳镜,胸前飘扬着一条鲜艳的红领巾,穿一件土黄色的衬衫,背着个小书包,甩着一条长长的尾巴。米老鼠扬起手,昂首阔步地向前走的样子,
①“小巧玲珑”写出了书包的整体特点。
好像在向我炫耀它的美丽,真是神气十足,可爱极了!米老鼠下面还写着一句英文:Hello!(你好!)②
书包一共有三个宽大的袋子,旁边还带着两个狭小的兜兜。第一个袋子里住满了说不尽的智慧——书本;第二个袋子里住着我心爱的文具盒;第三个袋子里则住着一对形影不离的“亲戚”——试卷和作业本;至于那
②抓住重点,描绘书包的外形,尤其突出了“米老鼠”可爱的形象。
两个狭小的兜兜嘛,住着各种各样的手工。不过有时候,一些文具就变成了一个个调皮鬼,住厌了自己的地方,便敏捷地跑到我的手里,让我带着它们欢欢喜喜地搬新家去了!③
书包默默无闻地为我服务着。每天早晨,书包都载着一大堆书和文具,跟随着我去上学。当我从书包里抽
③采用总分写法,通过对书包结构的描述,道出书包的功用。
出文具时,就觉得书包仿佛在一本正经地对我说:“咏欣,你一定要努力学习啊!因为只有勤劳的人才会品尝到成功的滋味!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嘛!我相信你一定能有收获的!”④这时,我便在心里暗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勤奋学习,不让我可爱的书包失望!”⑤
④书包每天伴随“我”,不断提醒“我”努力学习。
⑤暗下决心,勉励自己好好学习。
哦!书包,你虽小,但是你肚子里的知识是多么丰富、多么精彩、多么广博啊!我喜爱我的书包!⑥有了这么漂亮精致的书包,我怎么能不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馈它呢?⑦
⑥抒情,抒发了“我”对小书包的喜爱之情。
⑦以反问作结,再点出书包“精致、漂亮”的特点,呼应开头。
总评:
本文是一篇状物作文。作者对书包的外形、书包中的用品分别展开细致的描绘,在说明书包功用的同时,适当穿插进了自己的心理活动,且把握得真实准确。全文语句流畅,脉络清晰,中心突出,文末的情感表达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餐桌前的谈话
“吃饭啦!吃饭啦!”随着奶奶一声声召唤,我们一家人都围坐到了餐桌前。①
今天的饭菜很丰盛,有鱼香肉丝、宫保鸡丁、西红柿炒鸡蛋……我却一点也吃不进去,举着筷子望着饭菜发呆。奶奶看到了我的样子,不禁又唠叨起来:“现在
例文二
①开篇点题,语言简练。交代了地点:餐桌前;人物:我们一家人。
的孩子可真不好养啊,搞不清到底喜欢吃什么,这要放在我们小时候,别说有这么多好菜,只要看见这白花花的米饭,早就抢着去吃了……”②
这时妈妈端着盘子进来对大家说:“来尝尝这个,这是昨天放学后我和思睿一起挖的荠菜,真正的纯天然绿色食品,在地里好多人都抢着挖,好不容易才弄了这
②由奶奶的话引出“谈话”内容。
些呢!”我一下来了精神,抢着说:“给我!给我!我要吃野菜!”③爸爸也夹了大大的一筷子,一边往嘴里填一边说:“野菜还用抢啊,我小时候遍地都是,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嗯!不过今天这个吃起来味道确实不错,我再来点……”
③以“野菜”为话题,家人们围绕野菜展开谈话,中心明确。
奶奶也夹了一些,放进嘴里说:“怎么不用抢啊,我们小时候野菜可是主粮啊,别说是野菜了,就连榆树叶、柳树芽都抢光了,那还吃不饱呢,为了抢野菜还打架呢!哪像现在啊!放这么多油、调料、芝麻和碎花生,那时候就是用水煮一下,放点盐就吃,有时候连盐都舍不得多放,别提多难吃了,一辈子不吃我也不想!”说完又夹了一大口。
爷爷看着大家吃得起劲,也夹了一些,放进嘴里慢慢嚼着对我说:“通过这小小的野菜,就可以看出社会的进步,我们小的时候,吃野菜是因为没有粮食可吃。后来实行了改革开放,人们生活条件慢慢变好了,到你爸爸小时候,能吃饱了,就变着法吃些好的,隔三差五弄些鱼啊肉啊解解馋,把野菜给忘了。看看
现在,这一桌子的菜,想吃什么就有什么了,又把野菜端出来,是因为野菜里没有化肥农药,更有营养,更加健康啊!你看,这才短短三十几年的时间,我们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好啊!”④
④对比一家三代生活的变化,赞美党的政策好。
“哈哈!真有意思!爷爷奶奶小时候是为了吃饱,爸爸妈妈小时候是为了吃好,我现在是为了吃出健康!奶奶您不能整天逼着我吃大鱼大肉了,为了健康,我提议,星期天全家一起去挖野菜,我们来一个‘野菜宴’好不好?”我高兴地说。⑤
“好——”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饭也吃得更加起劲了!
⑤结尾再次点题,以“我”说的话来总结全文。
总评:
小作者抓住了日常生活中一次最平常的“餐桌前的谈话”,通过野菜这个贯穿全文的线索来行文,中心突出,条理清晰。首先从妈妈做的一盘野菜谈起,让奶奶和爷爷追忆起过去吃野菜的苦日子,最后得出了一家三代人吃野菜的不同目的:吃饱、吃好和吃出健康。突出了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也说明了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都应该珍惜。中心鲜明突出,是一篇不错的佳作。
在尝试中成长
鲁迅先生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值得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我说,敢于尝试的人是值得炫耀的,不是蕴含着经验谁会去喋喋不休地说它呢?①对吧,呵呵,走出校园,纷繁世界。请听我慢慢道来——
例文三
①引用了名人名言,开篇点题,设置悬念。
1月20日 无聊+无奈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放寒假了!我疯玩了几天,实在是坐不住了,问妈妈要钱,想去同学家玩,妈妈竟然不给,还说“就知道玩,有本事自己去赚”。唉,一想起来,就有一阵辛酸。
刚好表哥来电话问我在家做什么,我便发了一通牢骚,然后萌生一念:去打工,自己赚钱。在饭店做管理的表哥同意了,并“聘请”我去做20天的大堂服务员。虽然无奈,却还算欢喜。②
②交代事情的起因。
1月22日 生气+嘲讽
“快点,要迟到了!”一看表,才七点,但还是一骨碌爬了起来,因为“大熊”的威慑力太大了。对了,我已经开始接受大堂服务员的岗前培训了,“大熊”是培训老师。她是一位女领班,长得五大三粗,成天板着脸,好像谁欠她钱没有还一样。“嘘,别讲了!”旁边的姐妹扯了扯还在和身边的人讲小话的我。
“你,讲什么呢!哼,你们这些女生,就是麻烦!”
“大熊”叉着腰迈过来,“怎么,不服气?不服气就滚回家做你们的大小姐去!”③气煞我也,从来没有被人这么挖苦过。但是,除了在心里抱怨抱怨,又能怎样呢?
③语言形象生动,富有个性,很好地展现出人物性格特点。
1月26日 欣喜+值得
终于,培训结束了。穿上漂亮的工作服,大堂经理的一句“年轻,真好!”让我独自窃喜了半天。一天下来,在偌大的大堂里端端水,送送水果,简单,无味,但值得,因为我只是想尝试着去证明自己能行。
1月28日 道歉+委屈
“哎呀,烫死了!”“不好意思,请您见谅!”我连忙道歉。那位女士却不依不饶:“你什么素质啊,
怎么搞的,想要我的命呀!”天,怎么碰上这样的人!我又不是故意的。这时,领班走过来了,我像见到救星似的,连忙迎上去。“赶紧向顾客道歉!”领班语气严厉且没有商量。我只得含着眼泪委委屈屈地向客人道歉,还被她好一顿讽刺和谩骂。④
晚上,我躲在被子里哭了,然后睡着了,因为——太累了。
④情节曲折,情感真挚。
2月12日 工资+收获
“今天是个好日子……”我边哼着歌,边收拾行李。刚领了1000元的工资,心里自然开心。回到家,我如数上交给妈妈,看着她喜笑颜开,我心里甜滋滋的。原来,用汗水换来的果实是这样的甜。我对自己说:“走出校园,意味着一个新的起点,尝试,让我学会长大。”⑤
⑤结尾再次点题,呼应开头,结构完整。
总评:
小作者所写的内容时间跨度大,事件又比较复杂。作者以五篇日记组成了这篇个性十足的文章,讲述自己一次打工的经历,各种滋味均融入到了其生动的语言当中,展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突出了文章的中心,真可谓是一篇佳作。
(2018·湖北十堰)芬芳我们能嗅到,也能用心感受到。请以“芬芳”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拟题目作文;
②内容具体,情感真挚,积极向上;
③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章中若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请
用“??”代替。
【真题解说】
这是一篇话题作文,结合提示语“芬芳我们能嗅到,也能用心感受到”的提示,不难理解“芬芳”包括两种意思:一是实指,指味道清新宜人,让人闻起来感到很舒服;一是虚指,指心理感受,给人带来的愉悦感觉。很明显,命题意图指向的应是第二种。从发散思维的角度来看,释放“芬芳”的可
以是人,这人可以是学校里的老师、同学,可以是亲人,也可以是社会上给你帮助、给你启迪的人,还可以是物,如书香、音乐、绘画、艺术等。因此,这里的“芬芳”就可以理解为亲人、老师、同学或陌生人给你的关爱、帮助或鼓励,也可以理解为书籍、音乐、绘画、艺术对你的熏陶感染。写作时需要把“芬芳”化虚为实,赋予芬芳以具
体内涵,从生活中选取能体现“芬芳”的人或事物,说明他们如何让你的心灵感到愉悦、陶醉等即可。写作中,要认真剪裁,与表达这种感受有关的要详写,与之无关的可略写或不写,这样才能突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