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榆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通榆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1-04 15:16: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吉林省通榆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孔子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同时还是一位音乐家。孔子对音乐的兴趣轴与他对周礼的重视是密不可分的。南宋史学家郑樵曰:“礼乐相须以为用,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孔子对周礼的倾心追慕和深入钻研,使他对“音乐”的社会文化功能有着深刻的认识。
“礼崩乐坏”之所谓“乐坏”,一方面表现为周代典章制度中用以昭示“以仪辨等”的用乐秩序的混乱;另一方面则表现为贵族群体审美倾向的转移,即厌古乐而喜新乐。二者的实质,都是“乐”与“礼”的分离,即“雅乐”精神的失落。孔子适逄这段文化裂变期的时空中心,对行将失落长的周代雅乐进行修复、改造和传播,是他必须面对的、不容回避的文化使命。
“正乐”是孔子为纠正礼乐秩序倾颓采取的重要措施。孔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
《雅》《颂》各得其所。”《史记·孔子世家》栽:“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孔子的“正乐”是对《诗》的乐章和音律的规范整理,使之符合周礼对雅乐的要求。
孔子的“正乐”还包括对乐器使用制度的维护。《左传》记载:成公二年,卫国侵齐,新筑大夫案仲叔于奚教了卫国主帅孙良夫,卫穆公想赏给他城邑,却被仲叔于奚辞谢了,而请求得到诸侯用的曲县的乐器和马饰。对于这件事,孔子认为,“不如多与之邑”,因为“器以藏礼”,曲县的乐器制度和繁缨的马饰,都是诸侯才能用的礼器,仲叔于美本为大夫,因战功而拥有这些礼器是不恰当的。乐音和乐器在孔子那里,不仅是供人欣赏、上下和合的表演艺术,也是载礼之器、行礼之仪,因此孔子“正乐”的实质在于为乱世“正礼”。一提到“正礼”,总会有人把它与简单机械的“复古”联系起来,仿佛孔子总想以一己之力,紧紧握住历史前进的车轮,使其倒退到西周时代。其实不然。孔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礼记·中庸》)孔子对抱残守缺、泥古不化也是持批评态度的。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一方面礼崩乐坏,另一方面复兴礼制的呼声四起,特别是理性主义、辩证思想的集中出现,为春秋士人对西周礼乐制度的反思和超越提供了历史依据。
因为“正乐”即“正礼”,所以孔子在谈及自己的为邦理想时,多次强调要“放郑声”。孔子说“郑声淫”“乱雅乐”,是因为郑、卫地区的音乐十分讲究艺术技巧,情感力量大于伦理力量,世俗的娱乐之情大于典礼肃穆之情,不符合周礼温柔敦厚、中正平和的艺术精神。孔子对郑声的放逐并不意味着对音乐美学功能的忽视。事实上,孔子是第一个指出音乐美学功能的人。孔子说,如果没有音乐,礼的仪式就会显得质朴无文。“文”这个概念在孔子的语义系统中是宽泛多样的,但无论是指社会文化还是指个人修养,都明显包含着感性形式美的意义在内。孔子所说的文,是包含了审美的,没有文,也就没有审美,没有音乐参与的礼是素的,是不文的,也就是不美的。“乐”之于“礼”的功能,是礼在形态世界中美的呈现。经过孔子整理发展的周代“礼乐”,“礼”不再是苦涩的行为标准,它富丽堂皇而文采斐然,它是人的文饰,也是导引人生走向理想境界的桥梁”。
(摘编自赵玉敏《孔子和音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贵族群体“雅乐”精神的失落,厌古乐而喜新乐造成了周代“礼崩乐坏”的局面。
B.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自觉地担负起对周代雅乐修复、改造和传播的使命。
C.春秋末期,伴随着土人对西周礼乐制度的反思和超越,出现了理性主义、辩证思想。
D.郑、卫地区的音乐一味追求艺术技巧,没有典礼肃穆之情,遭到了孔子的强烈反对
2.下列对原文的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第一段引用南宋郑樵的话,佐证了孔子对音乐的兴趣出于他对周礼的重视的观点。
B.文章较为详细的引叙了《左传》的一个故事,生动地阐明了孔子“正乐”的实质是“正礼”。
C.文章用《礼记中庸》中孔子的原话直接驳斥了把孔子“正礼”看作机械复古的观点。
D.文章结尾通过分析孔子“放郑声”的原因,阐明了孔子对音乐美学功能的重视的看法。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孔子深刻认识到“音乐”的社会文化功能,这来自他对周礼的倾心追慕和深入钻研。
B.孔子按周礼对雅乐的要求对《诗》的乐章和音律进行规范整理是为了纠正礼乐秩序。
C.不能赏赐仲叔于奚曲县的乐器制度和繁缨的马饰,因为他的战功不配拥有这些礼器。
D.孔子认为没有音乐参与的礼是不美的,经孔子整理后的周代“礼乐”有了感性形式美。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京津冀地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规模大,不仅推广数量多,而且产品种类多,覆盖面广,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2017年,仅北京市就发布7批共25家企业的88款纯电动小客车产品,发布4批共14家企业的46款纯电动及燃料电池商用车产品。
然而,与新车生产、销售的火爆相比,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体系建设却相对滞后。虽然此前北京、天津已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明确要求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承担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的主体责任,然而,由于前期政策没有提出回收体系建设的明确条件和具体要求,加之回收服务网点缺少相关标准且建设成本较高,实际上京津冀地区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体系尚未有效建立。“下一步,必须强化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在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中的主体责任。”北京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动力蓄电池平均使用年限为5—8年,其性能随着充电次数的增加而衰减,当电池容量衰减至额定容量的80%以下时,该动力电池不再适用于电动汽车,但进入回收流程后不一定马上进行报废处理,还可以进行梯次利用于储能和备电等领域,延长动力蓄电池的生命周期,降低动力蓄电池的使用成本。
(摘编自贺勇《回收体系上岗再生利用更广》)
材料二:
动力蓄电池的回收工艺技术多样,适合不同情境下的应用。
(1)高温冶金法
用高温焙烧经简单机械破碎的废弃锂离子电池,筛分得到含有金属和金属氧化物的细粉体。
工艺特点:工艺相对简单,适合大规模处理;但电池电解质和其他成分燃烧易引起大气污
染。高温冶金工艺流程如下图。
(2)湿法冶金
将废弃电池破碎后,用合适的化学试剂选择性溶解,分离浸出液中的金属元素。
工芑特点:工艺稳定性好,适合中小规模废旧锂电池的回收;但成本较高,废液需要进一步处理。
(3)物理拆解
将电池组经破碎、过筛、磁选分离、精细粉碎和分类后得到高含量物质,再进行下一步回收的过程。
工艺特点:工艺十分环保,不会有二次污染;但处理效率低,耗时长。
(摘编自中商情报网《浅谈中国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材料三: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迅速发展,动力蓄电池用量也“水涨船高”。但是,动力蓄电池退役后,若未经科学处理,不仅是对金属资源的浪费,更会严重威胁公共安全,对生态环境造成难以逆转的污染。专家预计,2020年我国退役动力蓄电池累计约为20万吨,至2025年将达78万吨。可以说,动力蓄电池工作仍面临较大压力。
据了解,当前回收的动力蓄电池中,以研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旧动力蓄电池为主,新能源汽车退役电池较少。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主要综合利用企业共计回收处理约1.1万吨废旧动力蓄电池,主要来源于研发试验和生产制造产生的废旧动力蓄电池。
同时,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以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为主,分别占比约54%、40%。退役
磷酸铁锂电池一般循环寿命可达2000次至600次,退役三元电池仅为800次至2000次,显然
磷酸铁锂电池更适合梯次利用。然而,受退役电池数量、原材料市场行情及企业管理水平等因素影响,磷酸铁锂电池的再生利用收益却不如三元电池。目前,行业再生处理1吨报废磷酸铁锂电池约亏损400元,再生处理报废三元电池却具备一定的利润空间。因此,企业回收磷酸铁锂电池难免动力不足。
此外,当前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全面推广仍面临一些难题,梯次利用还存在效率偏低,电池剩余寿命及一致性评估等技术不成熟等问题。对此,专家表示,一方面要加强监督管理合力,完善配套政策支撑体系。例如,部分国家通过加强立法,制定技术规范,采取生产者责任延伸和押金制度等推动电池的回收利用,并通过许可证加强对电池生产企业和废旧电池资源回收利用企业的监管。
另一方面,要采取多样化激励措施,探索可持续商业模式。例如,欧盟和日本都是以生产者为主体开展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通过汽车企业自身销售服务网络构建动力蓄电池回收体系,收效良好。
(摘编自黄鑫《动力蓄电池退役后都去哪了》)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废弃锂离子/镍氢电池经过高温熔炉焙烧后,对渣粒筛分,得到的矿渣可用作建筑材料,而得到的合金经精炼后又可用于生产新的锂离子电池。
B.)
C.利用物理拆解法回收动力蓄电池,经过相关程序处理后得到的高含量物质后,即可进入回收流程。此法虽然环保,但花费的时间长,处理效率低。
D.处理不同规模的废旧锂电池,可以采取不同的回收工艺,但无论选择何种工艺,都需要正确处理回收过程中的大气污染或废液污染问题。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京津冀地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形势喜人,仅北京市2017年就发布了88款纯电动小客车产品,46款纯电动及燃料电池商用车产品。
B.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蓄电池平均使用年限为5-8年,使用时间越长,动力越不足,并且电池容量消耗至额定容量80%以下时,就要报废。
C.当前回收的动力蓄电池中,新能源汽车退役电池较少,预计到2020年我国退役动力蓄电池累计约为20万吨,至2025年将达78万吨
D.国外采取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和押金制度等推动电池的回收利用以及以生产者为主体开展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的办法非常值得我国学习借鉴。
6.制约我国动力蓄电池回收的因素有哪些?如何破解这样的局面?请结合材料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藕荷色
刘心武
她被老同学们动员很久,才加入了同窗微信群,但她基本上只是浏览别人的微信,自己极少回应发言,表情包不会用,音频对话罕有响应,视频通话更不愿意。但若干同窗并不因她孤僻而疏离她。前几夭就有人问她:重阳节登高了吗?她心里回答:又读《红楼梦》里“琉璃世界白雪红梅”一节呢,仿佛和薛宝琴及其丫头小螺同立在那琉璃世界的山坡上,共览美景啦。还有人问她:赏菊了吗?她当然把《红楼梦》里的菊花诗再诵读了一遍。但有人问她:今年重阳节晚辈孝敬的是什么呀?还是菊花糕吗?她心里就不大淡定了。
老伴去世五年了。她独居。儿子儿媳孙女儿住得远。儿子在外企,儿媳妇在国企,孙女儿大学刚毕业跟几个同窗联袂创业。晚辈们自打中秋节以后就再没来看她,不免有些挂念。
今年重阳节不在双休日,晚辈们没来看望很正常,但现在年轻人多能网购,前面几个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如她的生日,端午节,也都不在双休日,人没来,却总有快递小哥按响门铃,送来晚辈们网购的应景应节礼物。虽说隔些天晚辈人来了,嗔怪他们多事,心里却暖暖的,这不,晚辈人没来电话没来东西也没来,心里就有点子空落落的了。
其实,今年的重阳节过去两天就是双休日。星期日下午,门铃脆响,开门一迎,三张笑脸,妈”“奶奶”的热乎呼唤重叠一起。
原来,儿子儿媳妇孙女儿,一上午转了三个商场,为的是给她孝敬一件羊绒衫。她不免嗔怪:“现在不是什么都能从网上买到吗?怎么非得到实体店买?又怎么要转悠三个商场?什么精怪的羊绒衫?齁贵的吧?奢侈品我可不要!”
儿媳妇就把那精挑细选买来的羊绒衫从包装匣里取出来,抖开,举起给她看:“妈,怎么样?这颜色,绝了吧?”儿子、孙女儿站在儿媳妇两边,都笑吟吟地等待她作出反应。
“天呀!藕荷色的!”她激动得不行。
立刻试穿,立刻照镜,合身,雅丽,镜子里绽放出四张如花的笑脸。
大家围坐到沙发荼话。她满脸放光,说:“原来你们记住了我以前说过的话。《红楼梦》里写到颜色的地方多了。贾母说那种软烟罗的纺织品,几种颜色呀?一种雨过天青,一种秋香色,一种松绿色,一种银红色。宝玉跟宝钗的丫头莺儿有关于颜色搭配的对话,怎么说的呀?大红要配黑色,松花色要配桃红色,葱绿要配柳黄……当然啦,你们记住了,我最喜欢的,是藕荷色。书里起码三次写到藕荷色。林黛玉的床帐是藕荷色的,宝玉一次穿着簇新的藕荷色纱衫,鸳鸯抗婚,穿的也是藕荷色绫袄……有人说藕荷色属于暖色,说的不准,藕荷色是中国画颜料里头的花青色和胭脂色调出来的,如果胭脂成分多些,那当然比较暖,如果花青色成分多了,就往紫色靠,那就又偏冷了。依我看,你们买的这件,属于最得宜的藕荷色,既不偏暖也不偏冷,很温馨,极雅致……”但她低头抚摸那羊绒衫下摆时,不禁问:“啊呀,很昂贵吧?从实招来,究竟多少钱买的?”
儿子报出价格,确实不菲,但安慰母亲:“我们三个人集体孝敬您的,一分摊,也就不算奢侈了。”
她眼光轮流扫视三个晩辈:“你们都顺遂吗?”三个人都笑了。儿子说:“妈,您就继续沉浸在您所喜爱的《红楼梦》世界里,安度晚年吧!”儿媳妇说:“您别为我们操心啦!”孙女儿依偎到她怀里,她搂住孙女儿,心里汪着蜜水儿。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就两次写“她”读《红楼梦》,表现了“她”喜爱《红楼梦》并沉迷其中,突出了“她”老有所乐,为下文情节展开作铺垫。
B.“她”得知晚辈“一上午转了三个商场”,就连用五个问句嗔怪他们不该劳神费时去买昂贵的羊绒衫,表现了对晚辈买奢侈品的不满。
C.“立刻试穿,立刻照镜,合身,雅丽,镜子里绽放出四张如花的笑脸”多用短句,表现“她”改失落心境,由急切进而兴奋的心情。
D.小说主要叙述了儿子儿媳孙女尊重“她”的爱好,买衣服精心选择“她”喜欢的颜色——“藕荷色”,表现了晚辈的贴心和孝顺。
8.小说主人公晚年的生活状况如何?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6分)
9.小说结尾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取向?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赵君锡字无愧。性至孝。母亡,事父良规不违左右,夜则寝于旁,凡衾稠薄厚、衣服寒温、药石精粗、饮食旨否、栉发翦爪、整冠结带,如《内则》所载者,无不亲之。及登进士第,以亲故不愿仕。良规每出,必扶掖上下,至杂立仆御中。尝从谒文彦博,彦博异其容止,问而知之;语诸子,令视以为法。
良规没,调知武强县。彦博及吴充在枢管,更荐之为检详吏房文字,徙知大宗正丞,加秘阁校理。时增诸宗院讲书教授官,而逐院自备缗钱为月馈,贫者或不能以时致,宗师辄移文督取。君锡奏言:“国家养天下士于太学,尚不诘较其费,安有教育宗室令自行束脩之理!”诏悉从官给。
元祐初,擢给事中。论蔡确、章惇有罪不宜复职;大河不可轻议东回,请亟罢修河司,以省邦费,宽民力。苏轼出知杭州,君锡言:“轼之文,追攀《六经》。壬人畏惮,为之消缩;公论倚重,隐如长城。今飘然去国邪党必谓朝廷稍厌直臣且将乘隙复进实系消长之机不若留之在朝用其言则天下蒙福听其谠论则圣心开益而利博矣。”进刑部侍郎,拜御史中丞。即上疏劝哲宗亲讲学,广谘问,为躬政之渐。
君锡素有志行,后随人低昂,无大建明。初称苏轼之贤,遇贾易劾轼题诗怨谤,即继言“负恩怀逆,无礼先帝,愿亟正其罪”。宣仁后览之不悦,曰:“君锡全无执守。”复以吏部侍郎、天章阁待制知郑陈澶三州、河南府,徙应天。因清明出郊,具奠谒杜衍、张昪、张方平、赵概、王尧臣、蔡抗、蔡挺之茔,邀七家子孙,陪祭于侧,时人传其风义。绍圣中,贬少府少监,卒,年七十二。绍兴六年,赠徽猷阁直学士。
(选自《宋史·赵君锡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飘然去国/邪党必谓朝廷稍厌直臣/且将乘隙复进/实系消长之机/不若留之在朝/用其善言则天下蒙福/听其谠论则圣心开益/而利博矣
B今飘然去国/邪党必谓朝廷稍厌/直臣且将乘隙复进/实系消长之机/不若留之在朝/用其善言则天下蒙福/听其谠论则圣心开益/而利博矣
C.今飘然去国/邪党必谓朝廷稍厌直臣/且将乘隙复进/实系消长之机/不若留之/在朝用其善言则天下蒙福/听其谠论则圣心开益/而利博矣
D.今飘然去国/邪党必谓朝廷稍厌/直臣且将乘隙复进/实系消长之机/不若留之/在朝用其善言则天下蒙福/听其谠论则圣心开益/而利博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会试考取后经过殿试的人称之为“进士”。
B.東脩:古代入学拜师的礼物,捆成一束的十条干肉。文中代指费用。
C.六经:是《诗经》尚书》《礼经》易经》乐经》论语》的合称。
D.赠:指古代皇帝为已死的有功官员或其父祖追封爵位或者官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君锡富有孝心,尽心侍父。母亲死后,赵君锡对父亲的事情都亲力亲为,为了不离开父亲身边,甚至都不外出做官。
B.赵君锡发现问题,据理上书。赵君锡看到有些贫穷的宗院不能按时交钱,宗师总发文索取的现象后,上奏皇上,使问题得以解决。
C.赵君锡关心国事,积极谏言。赵君锡任给事中时,为了省经费,宽民力,他请求撤销修河司;他还上奏章劝说哲宗亲讲学,广咨问。
D.赵君锡极具风义,受人称赞。杜衍、张昪等七家子孙邀请赵君锡参加奠礼拜谒先人仪式,赵君锡就一直在旁边陪祭,赢得了人们的称赞。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尝从谒文彦博,彦博异其容止,问而知之;语诸子,令视以为法。(5分)
(2)遇贾易劾轼题诗怨谤,即继言“负恩怀逆,无礼先帝,愿亟正其罪”。(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白沟行①王安石
白沟河边蕃塞地,送迎蕃使②年年事。蕃马常来射狐兔,汉兵不道传烽燧。
万里锄擾接塞垣,幽燕桑叶暗川原。棘门灞上③徒儿戏,李牧廉颇莫更论。
[注]①宋嘉祐四年,王安石出使辽国,来回经过白沟,有感于现实,写了这首诗。②送迎蕃使,自宋真宗景德元年起,北宋每年向辽交纳大量银绢作“岁币”,两国岁岁通使。③棘门、灞上,均为汉时军事地。公元158年,匈奴大举进犯,汉文帝派遣徐厉、刘礼分别驻守棘门、潮上,视察后,说:“灞上、棘门军,若儿戏尔,其将固可袭血虏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前句点题,点出白沟为两国边界;后句写北宋每年向辽交纳“岁币”的事实。
B颔联前句写辽国人经常来边境狩猎野兽,暗示了两国通使后民众之间互有往来。
C.颈联写宋辽边疆万里农田,无险可据;幽燕则桑林密蔽川野,表现了诗人的担忧。
D.诗歌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如古今将领的对比以及南北边境地区情况的对比。
15.本诗尾联有何含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王湾《次北固山下》中,“ , ”两句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
(2)苏轼《赤壁赋》中,“ , ”两句概括了曹操军队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
(3)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以动物都难以逾越的夸张手法表现蜀道的高峻。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车子驶出南宁,那一碧如洗的天空,那悬浮着的朵朵亮白的云彩,就一直跟着我们,
在朗照我们头顶的同时,也使得一座座青山更加碧绿青翠,更加葳蕤生姿。
这是一趟长达数日的下乡调研。我坐在车里,望着车外那些周转曲折的青山和田野,六个小时的路程,我们越过宽阔的红水河,穿过十几个幽深的高速路隧洞。每到一个服务区,我们都要 地下来走走看看。( );还有那金黄的田地,浓郁的稻香,更是让我们 。
前方是忻城,是此次下乡调研的必经地。虽然我工作二十几年来,不敢自诩“走遍了八桂大地”除了忻城县,但确实其他的县、市、区都已到过。唯独这忻城县,有多少次的谋划,就有多少次的 ,最终都因各种原因而无法踏上这片土地。这次实现一个期盼已久的愿望,心情自然是激动和美妙的。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如影随形 迫在眉睫 眼花缭乱 失之交臂
B.如胶似漆 迫不及待 眼花缭乱 坐失良机
C.如影随形 迫不及待 应接不暇 失之交臂
D.如胶似漆 迫在眉睫 应接不暇 坐失良机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一抬眼,一齐向我们迎面扑来的是那些蓝天白云,那些青山绿水
B一抬眼,那些蓝天白云,那些青山绿水,一齐向我们迎面扑来
C.那些蓝天白云,那些青山绿水,一抬眼,一齐向我们迎面扑来
D.一抬眼,我们一齐向那些蓝天白云,那些青山绿水迎面扑去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工作二十几年来,虽然不敢自诩“走遍了八桂大地”,除了忻城县,但其他的县、市、区确实都已到过。
B.工作二十几年来,虽然我不敢自诩“走遍了八桂大地”,但除了忻城县,其他的县、市、区确实都已到过。
C.我工作二十几年来,虽然不敢自诩“走遍了八桂大地”,但除了忻城县,其他的县、市、区确实都已到过。
D.工作二十几年来,虽然我不敢自诩“走遍了八桂大地”,除了忻城县,但其他的县、市、区确实都已到过。
20.下面五个句子中,每句都有一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①您的文章写得真好,本世纪散文百家,您必能忝列其中。
②家严大人今年高寿?多年不见,甚为牵挂,过两天我一定登门拜访
③主持人对作家说:“您的报告很不错,对我们有些帮助,特此致谢。”
④值此中秋佳节,令女出阁之庆,聊备薄酒,以飨众亲朋好友。
⑤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
21.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
示例:
幸福是春风,伸出温暖的双手,缓缓拂过,给山川披上碧绿的新装。
材料:
春蚕 禾苗 雏燕
咀嚼香嫩的桑叶 穿过鹅黄的柳梢 晃动稚嫩的身躯
忽上忽下 摇摇摆摆 扭动身躯 于人间 向天地 在空中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说起钱钟书的满腹经纶,人们往往将其归功于他的天分高、记忆力强。其实,钱钟书学问的博大精深,更多来自后天手不释卷的苦功。
钱钟书大学同窗许振德这样描述:
在校时,以一周读中文经典,一周阅欧美名著,交互行之,四年如一日。每赴图书馆借书还书,必怀抱五六巨册,且奔且驰。且阅毕一册,必作札记
代表他学术成就的《管锥编》,引述4000多位名家的上万本著作中的数万条书证,汪洋恣肆,博大精深
有些人可能不知道,他进入清华后,目标是“横扫清华图书馆”。
他的治学心得是:“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B(A¨贵族群体‘雅乐’精神的失落,厌古乐而喜新乐”是“乐坏”的表现,而不是原因;C“伴随着士人对西周礼乐制度的反思和超越,出现了理性主义、辩证思想”说法不当,原文是说“特别是理性主义、辩证思想的集中出现,为春秋士人对西周礼乐制度的反思和超越提供了历史依据”;D据原文“世俗的娱乐之情大于典礼肃穆之情”,可知“没有典礼肃穆之情”错误)
2.D(“阐明了孔子对音乐美学功能的重视的看法”错误,应是阐明“正乐”与“正礼”之间的内在关系)
3.C(“因为他的战功不配拥有这些礼器”说法错误,根据原文应是因为他身份不够,违背了乐器使用的礼制)
4.D(大气污染是高温冶金法产生的,废液是湿法冶金产生的,物理工艺并未提及大气污染与废液的产生)
5.B(从原文“当电池容量衰减至额定容量的80%以下时,……不一定马上进行报废处理”,可知“就要报废”表述不当)
6.制约我国动力蓄电池回收的因素:①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体系建设相对滞后。②退役电池较少,经济效益不高。③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技术尚不成熟。
破局之举:①加强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全面推广。②监督管理合力,完善配套政策支撑体系。③采取多样化激励措施,探索可持续商业模式。(每点1分)
7.B(“表现了对晚辈买奢侈品的不满”分析错误,嗔怪只是表面的,从上文的“嗔怪他们多事,心里却暖暖的”可以分析出来)
8.①独居,不爱交际,沉迷于《红楼梦》的世界里;②同学关心,老同学¨并不因她孤僻而疏离她”;③晩辈孝顺,对¨她”嘘寒问暖,劳神费时买¨她”最喜欢的藕荷色羊绒衫让¨她”欢心。(每点2分,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9.①对文中祖孙三代相互关心、尽享天伦之乐的和谐生活的讴歌。②对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美好生活的肯定。③对晚辈关心和孝顺长辈的传统美德的赞美。(每点2分,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10.A(原文标点:今飘然去国,邪党必谓朝廷稍厌直臣,且将乘隙复进,实系消长之机。不若留之在朝,用其善言则天下蒙福,听其谠论则圣心开益,而利博矣)
11.C(《论语》不是《六经》之一,《六经》是《诗经》《尚书》《礼经》《易经》《乐经》《春秋》的合称)
12.D不符合原文。不是杜衍、张昪等七家子孙邀请赵君锡,而是赵君锡准备奠礼拜谒杜衍、张昪、张方平、赵概、王尧臣、蔡抗、蔡挺的坟墓,并邀请七家子孙,自己在旁边陪祭。故本项错误)
13.(1)曾经随从父亲拜谒文彦博,文彦博对他的容貌举止感到惊异,询问后才知是他;文彦博告诉各位孩子,叫孩子们把他看作榜样。(得分点:尝,曾经;谒,拜访;异,形容词意动用法,以……惊异;容止,容貌举止;语意通顺。各1分)
(2)遇到贾易弹劾苏轼题诗埋怨诽谤朝廷,随即说“苏轼身负皇恩心怀谋逆,对先帝无礼,希望立即治他的罪”。(得分点:劾,弹劾;厌,厌恶;愿,希望;亟,立即;语意通顺。各1分)
【参考译文】
赵君锡字无愧。生性至孝。母亲去世,侍奉父亲赵良规不离左右,夜里则睡在父亲身旁,凡是被褥的薄厚、父亲穿衣服的冷热、药石的精粗、饮食是否可口、梳发剪指、整冠结带,一如《内则》所记载的,无不亲自做这些事。等到考中进士,因不愿离开父亲所以不愿出去做官。赵良规每次出门,他一定扶掖上下,甚至经常混杂站立于仆御中。曾经随从父亲拜谒文彦博,文彦博对他的容貌举止感到惊异,询问后才知是他;文彦博告诉各位孩子,叫孩子们把他看作榜样。
赵良规逝世,赵君锡调任武强县知府。文彦博以及吴充在枢密院,交替举荐他为检详吏房文字,调任大宗正丞,加秘阁校理。当时増加诸宗院的讲书教授官,而各院都自备缗钱为一月的供給,贫穷的宗院往往不能按时交出,而宗师总是移文去索取。赵君锡上奏说:“国家在太学养夭下士,尚不计较其收费,哪里有教育宗室让他们自己交学费的道理!”皇帝下诏全部由官府给付。
元祐初年,提拔为给事中。论说蔡确、章惇冇罪不应当复职;大河不可轻议改成东回水道,请求立即撤销修河司,用来节省经费,减少民力。苏轼岀任杭州知府,赵君锡说:¨苏轼的文章,可以追攀《六经》。他使奷佞的人害怕、忌惮,为之消缩;而公论倚重,隐如长城。现在飘然离京,邪党一定认为朝廷逐渐厌恶正直的大臣,并且将乘这个机会复进,实际关系着正消邪长的时机。不如留他在朝廷,用他的正言让天下蒙福,听他正直的言论让圣心受益,利益很大呀。”赵君锡又提升为刑部侍郎,授予御史中丞。随即上疏劝晢宗亲讲学,扩大咨询,为亲政的开端。
赵君锡素来有志向和品行,后来却随波逐流,没有大建树。当初称苏轼贤能,遇到贾易弹劾苏轼题诗埋怨诽谤朝廷,随即说¨苏轼身负皇恩心怀谋逆,对先帝无礼,希望立即治他的罪”。宣仁后看了以后不髙兴,说:“赵君锡完全没有操守。”复以吏部侍郎、天章阁待制知郑陈澶三州、河南府,又调任应天。在任因淸明岀郊外,准备奠礼拜谒杜衍、张昪、张方平、赵概、王尧臣、蔡抗、蔡挺的坟墓,并邀请七家子孙,自己在旁边陪祭,当时的人传颂他的风义。绍圣年间,被贬为少府少监,去世,享年七十二岁。绍兴六年,追赠徽猷阁直学士。
14.B(“民众之间互有往来”分析错误,应是暗自点出“辽国越境骚扰”的现实)
5.①尾联写棘门、灞上的防务实同¨“儿戏”,如果想找像李牧、廉颇那样的良将,那就更是找不到了。②诗人指责宋朝边将轻敌麻痹,视边防如同儿戏,同时也批评轻视边防、不用良将的宋朝统治者。③尾联既表现了诗人的深深忧虑,也暗寓了诗人对当时北宋王朝所采取的委曲求全的政策的不满。(每点2分)
16.(1)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2)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17.C(如影随形:好像影子总是跟着身体。比喻两个人或事物关系密切,不能分离。如胶似漆:形容感情深厚,难舍难分。根据语境,应用“如影随形”。迫在眉睫:形容事情临近眼前,十分紧迫。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根据语境,应用¨迫不及待”。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应接不暇: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根据语境,应用“应接不暇”。失之交臂:胳膊碰胳膊,指擦肩而过。形容当面错过。坐失良机:不主动及时行动而失去好机会。根据语境,应用“失之交臂”)
18.B(所填句要与后面“还有那金黄的田地,浓郁的稻香,更是让我们……”一句结构相似,所以B项最合适)
19.C(本题主要考查关联词的用法,“虽然”不能放到“我”前面,“但”不能放到“除了忻城县”后面,所以C项正确)
20.①“忝列”改为“名列”或“位列”等;②“家严”改为“令尊”;③“有些帮助”改为“很有帮助”或“帮助很大”等;④“令女”改为“小女”;⑤“垂念”改为“感念”
21.幸福是春蚕,咀嚼香嫩的桑叶,扭动身躯,于人间奏出沙沙的乐曲。
幸福是禾苗,晃动稚嫩的身躯,摇摇摆摆,向天地发出无声的歌唱。
幸福是雏燕,穿过鹅黄的柳梢,忽上忽下,在空中剪出一片片春色。
参照2019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写作提示】审题时,要仔细阅读材料,找出核心词(句),如前后出现的词语“苦功(夫)”“笨功夫”,还有钱钟书的治学心得,都点明了材料的主旨,做学问(或者是获得成功)的人都是下了“功夫”的。反之,不下功夫,光想凭天赋或聪明,是不能取得成功的。这就是作文立意的主题。
参考立意角度:①天才来自“苦功”;②梅花香自苦寒来;③“聪明人”因“下笨功夫”而更“聪明”;④“天分”不能成为怕“下笨功夫”的借口;⑤后天的努力强过“天分”;⑥“苦功”彰显实力;等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