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2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2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 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1-04 14:15: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桥西区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设计
新石 学校 四 年级 冀教 版本 设计人: 韩江曼 日期: 2013年1月
课题:读统计图
课型:新授课
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选择了两幅个性化的统计图,一幅是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四个直辖市的人口统计图,另一幅是2004年“五一”期间我国五座名山的旅游人数。这些统计图与以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不一样,第一幅图从0开始,第一个格表示1000万人,其他的每个格表示400万人。第二幅图中用1个“人”形图标表示1万人。要让学生在读图的基础上了解图的特征。在“练一练”中还选择了反映某城市近几年私人小汽车数量增加个性化的统计图。这种统计图在一些报刊、杂志常见,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读懂图意,尤其是了解图标的含义。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收集一些反映生活发展变化的数据,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从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思的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生活中的一些特殊的统计图、统计表。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读统计图、交流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不同的统计图来解决。
教学重点
能从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思的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生活中的一些特殊的统计图、统计表。
教学难点
能从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思的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生活中的一些特殊的统计图、统计表。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板块
课堂预设
课堂记录及原因分析
第一版块:
复习引入
第二版块:
练习巩固
第三版块:
学习新知
第四版块:
练习巩固
第五版快:
课后调查
(出示上一课的条形统计图)
师:这幅统计图是我们之前学过的,从这个统计图上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些信息?
(找学生说一说,重点说纵轴上从0开始,每格表示4人。)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统计图。(出示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四个直辖市人口统计图)
师:我们先来看看这个统计图统计的是什么?
(找学生读一读标题,提示作图时间)
师:同学们来观察观察,这个统计图和我们之前学过的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充分发言)
可能出现情况:
1,单位是“万人”
2,没有格线
3,第一个格用曲线表示
4,第一格从0直接到1000,以上每格表示400万人
师:对于这些不同你有什么疑问?有什么不明白?
让学生提出质疑,如果学生提不出,老师对于第三点追问“为什么”,让学生猜一猜为什么用曲线表示?因为统计的这组数据都是比1000大的,避免纵轴过长,所以可以省略,曲线起到了一个压缩的作用,像一个弹簧一样把0到1000压缩了。
师:第一个用曲线表示与其他格不一样的数据,就是这个统计图的特殊之处,在现实生活中,当一组数据比较大时常用这种方法,既能直观显示数据的多少,又能减少作图的麻烦。这个统计图叫什么名字呢?(让学生猜一猜)
师:这也是一种条形统计图
师:从这个统计图中您能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主要说一说四个直辖市的人口
师:从统计图中我们可以直接看出数据的多少,根据这个统计图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找学生提问题相互回答
师:既然这个统计图怎么厉害,还可以加弹簧,那我们可得试试了。
(出示练一练第二题五座主峰海拔高度的数据)
先找学生读一读
师:现在我们用这组数据做一个统计图,又想在上面加弹簧,同学们想想,弹簧可以压缩多少?
找学生说一说,确定需要压缩的数据,让学生动手作图。教师巡视,对于有问题的学生加以指导,画好的收上来,展示学生作品。
(出示2004年五一期间五座名山旅游人数统计图)
师 :同学们看这个统计图统计的又是什么?
找学生读一读标题
师:观察这个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可能出现情况:
横着画了许多小人
上面写着一个小人表示1万人
师:对于这些特点你有什么疑问?
让学生提出质疑,如果学生提不出,老师提:这个统计图有些奇怪,它叫什么名字?学生说不出老师告诉:象形统计图,学生说得出老师加以表扬。
师:对于这个象形统计图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找学生说一说五座名山的旅游人数。
师:根据这个统计图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提问相互回答
师:同学们想一想,现在我们统计的是人,所以画人形的图标,那如果统计的是数呢?
生:画树形的图表
师:如果统计的是小汽车呢?
生:画小汽车形的图标
师:那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个小汽车的象形统计图。
(出示练一练第一题)
找学生说一说答案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种统计图,比如折现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老师期待同学们能够发现更加先进的统计方法。最后布置一个任务,下节课我们要做一个读书情况的统计表,设计一个调查表,体现咱们班同学的读书情况,想一想怎样设计比较合理?
板书设计:
读统计图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了两个个性化的统计图,学生都能正确的认读。并能根据统计图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