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仪征市月塘中学2019年九年级化学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复习(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仪征市月塘中学2019年九年级化学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复习(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1-04 10:29: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
复 习
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知识回顾
一.通常所说的燃烧需要哪些条件?灭火的条件有哪些?
★设计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燃烧的条件是
1、物质具有可燃性
2、与氧气充分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
(三个条件同时具备)
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1.隔离可燃物
2.隔绝氧气
3.降温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以下。
(三个条件有一即可 )
1.请用燃烧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蜂窝煤”要比“煤球”燃烧容易 ;
(2)在蜡烛的火焰上放一只平底碟子,碟子上出现一层黑色物质 ;
(3)镁带在空气中点燃后能迅速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而铁丝不能却不能在空气中燃烧_ _ .
(4)燃着的火柴正立时容易熄灭,而倒立时却能燃烧更旺 。
倒立时火焰对火柴梗预热,从而达到着火点,使火柴容易燃烧
(5)根据燃烧的条件.选择填空:用扇子扇炉火不会熄灭,而是越扇越旺,原因是 ;用扇予扇蜡烛的烛火一扇就立即熄灭,原因是 (填序号)。
A.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
B.空气流动虽带走热量,但温度未降到着火点以下
C.主要是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2.下列各组混合物点燃后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H2和CO B.CH4 和CO2 C.N2和O2 D.CH4和O2
E.面粉尘和空气
DE
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有哪些
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
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点燃酒精灯加热
澄清石灰水未变浑,说明燃烧还需要氧气
打开分液漏斗旋塞,通入氧气一段时间(驱除装置中的N2)
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说明燃烧还需要使温度达到着火点
点燃酒精灯加热,继续通氧气
木炭燃烧,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燃烧同时满足有充足氧气与温度达到着火点两个条件
操作 预计现象及得出的结论

② 熄灭酒精灯,待装置冷却至室温


(1) ③④⑤ 与氧气充分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2)在C装置中加入水至导管口液封,由分液漏斗向A中缓缓注水,如C中导管口生成气泡,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3)①A中气体压强过大,橡皮塞冲出
② 2C+O2=== 2CO

或C+CO2===2CO 或2CO+O2=== 2CO2
③防止因倒吸而使玻璃管破裂
点燃
点燃
点燃
二、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微观解释:一切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发生改变
原子的种类
元素的种类
原子的数目
元素的质量
物质的总质量
反应前后不变的
反应前后肯定变的
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
讨论一:
可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
◇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讨论二:化学方程式
1、书写原则
2、涵义
以电解水为例说明
1. “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CO2和H2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可能是
A.甲醇(CH4O) B.甲酸(CH2O2)

C.乙醇(C2H6O) D.乙酸(C2H4O2)
(1)草酸晶体((COOH)2·2H2O)受热易分解(分解温度为175℃),产生CO和CO2

(2)NO与NH3能够生成两种无毒、无色、无味的产物: ;
(3)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过氧化物,能吸收人呼出的二氧化碳的同时生成碳酸钠和氧气,以维持艇内空气成分的稳定 。
2、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4)Cr2O3与Na2O2高温共熔得到Na2CrO4和Na2O,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5)CuS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有时也会生成浅绿色沉淀 [化学式为CuSO4·3Cu(OH)2]和Na2SO4,则反应方程式为 。
3.已知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工业制HNO3的尾气中含有的NO2和NO常用NaOH溶液吸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NO2+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2+NaNO3+H2O,
NO不能被NaOH溶液吸收。相同条件下NO2与NO的体积比如下,其中能被完全吸收的是
A.1:2 B.2:l
C.1:3 D.3:1
讨论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利用
1.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D.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A+B=A2B
2.煤气中加人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可提示煤气是否泄漏。乙硫醇(用X表示)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2X+9O2 点燃 4CO2十2SO2十6H2O,则X是( )
A. C4H12S2 B. C2H6S
C. C2H6O2 D. C2H6
3、下列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的CO2和H2O分子的个数比为1:2,则该物质是 ( )
A.CH4 B.C2H2
C.CH3OH D.C2H5OH
AC
4.某反应A+2B===C+D,若有30gA
和15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gC,那么
要得到7gD,参加反应A的质量应为
( )
A.20g B.15g
C.12g D.6g
D
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
5.亚硝酸钠(NaNO2)外观与食盐很相似,有咸味,误食易中毒。区别它们的一种方法是:隔绝空气加热。没有明显变化的是食盐。能分解放出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亚硝酸钠。此气体可能是( )
A.SO2 B.NO2 C.N2, D.NH3
6.在一只密闭容器内有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Y、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1:9
C.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为1:4
D.P一定是催化剂
物质 X Y Z P Q
反应前质量/g 8 2 40 5 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4 8 5 23
7.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气与氧气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后,生成CO和CO2,且测得反应后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其中氮气的质量分数可能为
A.10% B.30% C.50% D.70%
8.有一瓶气体,它由H2、CO2、CO、CH4中
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用它进行以下实验:
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未出现沉淀
在导管口将气体点燃,气体安静燃烧,火焰
呈蓝色,用一个冷而干的烧杯罩在火焰上,
烧杯壁上出现水珠;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
注入少量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用化学式填空:
(1)气体中一定没有 ;
(2)气体的组成可能是(可不填满)
② ③ ,
④ ⑤ ⑥ .
9.写出天然气、液化石油气(C3H8)燃烧的反应方程式是: 。
现有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要改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应采用的措施是 ( )
A.减少空气的进入量,增大液化气的进入量
B.增大两者的进入量
C.增大空气进入量或减少液化气的进入量
D。减少两者的进入量
C
10、欲鉴别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甲烷4种气体,现有一盒火柴,还要用到下列实验用品中的 ( )
A.装有蒸馏水的烧杯 B.装有无色酚酞的烧杯
C.冷而干燥的烧杯 D.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D
11.纯净物A可用作气体燃料。在一定条件下,将一定质量的A与160g B按下图所示充分反应,当B反应完全时,生成132gC和72gD
(1)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质量是 。
(2)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2.12g碳在38g氧气中燃烧,根据反应物之间的质量比判断反应情况是 ( )
A.碳有剩余
B.氧气有剩余
C.恰好反应
D.无法判断
13.某研究学习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样品,并取稀盐酸200克,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求:(1)哪几次反应中矿石有剩余?
(2)上表中m的数值是
(3)试计算这种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实验 1 2 3 4
加入样品的质量 5 10 15 20
生成CO2的质量 1.76 3.52 4.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