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检测题第三章 第2节 弹力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检测题第三章 第2节 弹力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1-04 08:46: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随堂检测]
1.一辆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汽车没有发生形变,所以汽车不受弹力
B.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汽车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汽车也发生了形变
C.汽车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汽车也发生了形变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解析:选C.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汽车受到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形变而要恢复原状对阻碍恢复原状的物体(汽车)产生的作用力.地面受到的弹力是由于汽车发生了形变而要恢复原状对阻碍恢复原状的物体(地面)产生的作用力.故选项C正确,选项A、B、D错误.
2.(2019·安徽六安高一期末)一只松鼠站在倾斜的树枝上,则树枝对松鼠的弹力的方向为(  )
A.竖直向上        B.竖直向下
C.垂直树枝斜向上 D.沿树枝方向
解析:选C.根据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要恢复原状,从而产生弹力,因此树枝对松鼠的弹力的方向垂直树枝斜向上,故C正确.
3.如图所示,两只同样的弹簧测力计每只自重0.1 N,下端的挂钩重力忽略不计,甲“正挂”、乙“倒挂”,在乙的下方挂上重0.2 N的砝码,则甲、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  )
A.0.2 N,0.3 N B.0.3 N,0.2 N
C.0.3 N,0.3 N D.0.4 N,0.3 N
解析:选C.根据二力平衡,结合题图可知,两弹簧承受的拉力均为0.3 N,故C对.
4.(多选)如图所示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和弹力大小的关系,根据图象判断,正确的结论有(  )
A.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 N/m
B.弹簧的原长为6 cm
C.弹簧伸长8 cm时,弹力为2 N
D.当弹力为4 N时,弹簧长度为10 cm或2 cm
解析:选BD.由k=得,k=100 N/m,故A错;F=0时,弹簧处于原长,由图可知x0=6 cm,B对;伸长8 cm时的弹力:F=k·Δx=8 N,C错;由图知,F=4 N时,弹簧长
2 cm或10 cm,D对.
5.如图所示,杆AB和AC分别铰接于B点和C点,A点为两杆的固定连接点.请在图上画出A点受到的弹力.
解析:A为杆AB和AC、绳子的结点.绳挂重物时,对A点的拉力竖直向下;对AB杆,假设此杆不存在,则AC杆将以C点为轴顺时针转动,AB间距变大;再设想AB中间有一小弹簧,小弹簧将被拉长,故挂重物时AB杆将被拉伸,对A点弹力沿AB方向向里.对AC杆,假设此杆不存在,则AB杆将以B点为轴顺时针转动,AC间距变小;再设想AC中间有一小弹簧,小弹簧将被压缩,故挂重物时AC杆将被压缩,对A点的弹力沿CA方向向外.
答案:如图所示
[课时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2019·盐城高一检测)下列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B.只要两个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C.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受到弹力作用
D.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产生弹力
解析:选D.接触不一定形变就不一定有弹力,A错;两物体相互吸引,不一定接触,就不一定有弹力,B错;任何性质的力作用在物体上都能使物体形变,C错.
2.把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木块受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B.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木块受的重力
D.木块保持静止是由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二力平衡
解析:选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木块形变产生的,与木块重力大小相等,但压力与重力不是同一性质的力,故A、B错,C对;木块静止是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与木块重力二力平衡,故D错.
3.(2019·上海奉贤高一期末)如图所示,长方体木块搁在光滑方形槽中,则长方体木块除重力外还受到弹力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解析:选C.长方体木块搁在光滑方形槽中,与槽接触的地方三处,并且都有相互作用,故长方体木块除重力外还受到弹力的个数是3个,故C正确.
4.(2019·福建高一检测)下列各图中P、Q两球之间不存在弹力的是(所有接触面都是光滑的)(  )
解析:选B.因为接触面光滑,所以B图中两球间没有挤压,不存在弹力.而选项A、C、D中两球之间均发生挤压,由此知选项B正确,A、C、D错误.
5.(2019·漳州高一检测)在半球形光滑容器内放置一细杆,细杆与容器的接触点分别为A、B两点,如图所示,容器上A、B两点对杆作用力的方向分别为(  )
A.均竖直向上
B.均指向球心
C.A点处的弹力指向球心O,B点处的弹力竖直向上
D.A点处的弹力指向球心O,B点处的弹力垂直于细杆向上
解析:选D.支持力、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或其切面.在A点,杆的端点跟球面接触,弹力的方向垂直于该处球面的切面,指向球心;在B点,容器的边缘跟杆的侧面接触,该处的支持力应垂直于杆向上,D正确,A、B、C错误.
6.(2019·湖南师大附中高一期末)体育课上一学生将足球踢向斜台,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斜台给足球的弹力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沿v1的方向
B.先沿v1的方向后沿v2的方向
C.沿v2的方向
D.沿垂直于斜台斜向左上方的方向
解析:选D.支持力是弹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支持物,所以斜台给足球的弹力的方向为垂直斜台向左上方方向,故D正确.
7.(2019·郑州高一月考)如图所示,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力为2 N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则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  )
A.大小为2 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B.大小为1 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C.大小为2 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D.大小为2 N,方向竖直向上
解析:选D.小球受重力和杆的支持力(弹力)作用处于静止状态,由二力平衡知识可知,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与重力等大、反向.
8.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小球重G,静止时小球在A处,今用力F压小球至B处,使弹簧又缩短x,则此时弹簧的弹力为(  )
A.kx B.kx+G
C.G-kx D.以上都不对
解析:选B.设球在A处时弹簧已压缩了Δx,球静止时弹力FA=G=kΔx,球在B处时,弹簧又压缩x,球再达平衡时弹力FB=k(Δx+x)=G+kx,B正确.
9.(2019·山东日照高一月考)两个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的轻质弹簧a、b串接在一起,a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如图所示.开始时弹簧均处于原长状态,现用水平力作用在b弹簧的P端向右拉动弹簧,已知a弹簧的伸长量为L,则(  )
A.b弹簧的伸长量也为L
B.b弹簧的伸长量为
C.P端向右移动的距离为2L
D.P端向右移动的距离为L
解析:选B.两根轻弹簧串联,弹力大小相等,根据胡克定律F=kx得x与k成反比,则得b弹簧的伸长量为,故A错误,B正确;P端向右移动的距离等于两根弹簧伸长量之和,即为L+=L,故C、D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
10.(2019·广州高一检测)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产生弹力
B.绳对物体的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C.木块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D.弹力是根据力的性质命名的,支持力是根据力的效果命名的
解析:选ABD.弹力的产生条件是两物体间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A对;绳子被拉伸后向中间收缩时对被拉物体产生的弹力就是绳子拉物体的力,该力一定沿绳子收缩的方向,B对;木块受到的桌面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的形变产生的,C错;弹力是性质力,支持力、压力、拉力等都是根据效果命名的力,D对.
11.(2019·揭阳高一检测)如图所示,一倾角为45°的斜面固定于竖直光滑墙上,为使一光滑的铁球静止,需加一水平力F,且F通过球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一定受墙的弹力且水平向左
B.球可能受墙的弹力且水平向左
C.球可能受斜面的弹力且垂直斜面向上
D.球一定受斜面的弹力且垂直斜面向上
解析:选BD.若没有竖直墙,球在水平力F和斜面共同作用下也可能处于静止状态,即球有可能不受墙的弹力,若有弹力则该弹力方向垂直竖直墙水平向左,A错误,B正确;若无斜面,球一定不会保持静止,即球一定受到斜面的弹力,该弹力方向垂直斜面向上,C错误,D正确. 
12.某人用来锻炼身体的拉力器并列装有三根相同的弹簧,每根弹簧的自然长度都是40 cm, 一次锻炼时,他用600 N的力把弹簧拉长至1.4 m,如图所示,则(  )
A.人的每只手受到拉力器的拉力为300 N
B.每根弹簧产生的弹力为200 N
C.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0 N/m
D.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600 N/m
解析:选BC.由题,某人用600 N的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知,人的每只手受到拉力器的拉力为600 N,故A错误.由于三根弹簧并联,每根弹簧受到的拉力相等,拉力之和等于600 N,则每根弹簧产生的弹力均为200 N,故B正确.每根弹簧的伸长长度为x=1.4 m-0.4 m=1.0 m,弹力F=200 N,则由胡克定律F=kx得,劲度系数k== N/m=200 N/m,故C正确,D错误.
三、非选择题
13.如图所示,各接触面光滑且物体A静止,画出物体A所受的弹力的示意图.
答案:
14.如图所示,两木块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上面木块m1压在弹簧k1上(但不拴接),两弹簧与下面木块m2相连,下面弹簧k2竖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m1,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k1,求在此过程中:上面木块m1移动的距离.
解析:设未提木块m1时两弹簧的压缩量分别为x1、x2,根据二力平衡和胡克定律,对弹簧k1有k1x1=m1g①
对弹簧k2有k2x2=k1x1+m2g②
当木块m1离开弹簧k1时,弹簧k2压缩量变为x′2,
对弹簧k2有k2x′2=m2g③
由①②③式解得:
x1=,x2=,x′2=.
木块m1向上移动的距离为
h1=x1+x2-x′2=m1g.
答案:m1g
15.如图所示,一根弹簧的自由端B在未悬挂重物时,正对刻度尺的零刻线,挂上100 N的重物时正对着刻度20,试问:
(1)当弹簧分别挂50 N和150 N重物时,自由端所对刻度尺读数应是多少?
(2)若自由端所对刻度是18,这时弹簧下端悬挂了多重的重物?
解析:由胡克定律F=kx知同一根弹簧k不变,可利用=求解.
即=①
(1)设挂50 N和150 N重物时,自由端所对刻度尺读数分别是x1、x2,由①式得:
=②
=③
由②③式可得:x1=10,x2=30.
(2)设自由端所对刻度是18时,所挂重物重力为G,由胡克定律得=,解得G=90 N.
答案:(1)10 30 (2)90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