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检测题第四章 第7节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检测题第四章 第7节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1-04 09:03: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随堂检测]
1.(2019·哈尔滨高一检测)如图所示是我国长征火箭把载人神舟飞船送上太空的情景.宇航员在火箭发射与飞船回收的过程中均要经受超重与失重的考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加速上升时,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
B.火箭加速上升时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小于其重力
C.飞船加速下落时,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
D.飞船落地前减速下落时,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大于其重力
解析:选D.火箭加速上升时,加速度方向向上,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A错误;火箭上升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由于加速度方向向上,宇航员仍处于超重状态,对座椅的压力大于其重力,B错误;飞船加速下落时,加速度方向向下,处于失重状态,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小于其重力,C错误;飞船在落地前减速,加速度方向向上,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大于其重力,D正确.
2.(2019·浙江衢州高一期中)如图所示,一人站在电梯中的体重计上,随电梯一起运动.下列各种情况中,体重计的示数最大的是(  )
A.电梯匀减速上升,加速度的大小为1.0 m/s2 
B.电梯匀加速上升,加速度的大小为1.0 m/s2
C.电梯匀减速下降,加速度的大小为0.5 m/s2
D.电梯匀加速下降,加速度的大小为0.5 m/s2
解析:选B.电梯减速上升,加速度向下,由牛顿第二定律mg-F=ma,解得F=m(g-a)=9 N;电梯匀加速上升,加速度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F-mg=ma,解得F=m(g+a)=11 N;电梯匀减速下降,加速度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F-mg=ma,解得F=m(g+a)=10.5 N;电梯匀加速下降,加速度向下,由牛顿第二定律mg-F=ma,解得F=m(g-a)=9.5 N.
3.(多选)(2019·会宁高一检测)如图所示,一水平方向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v1沿顺时针方向运动,把一质量为m的物体无初速度地轻放在左端,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一直受到摩擦力作用,大小为μmg
B.物体最终的速度为v1
C.开始阶段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物体在匀速阶段受到的静摩擦力向右
解析:选BC.当把物体无初速度地轻放在传送带的左端时,物体相对传送带向左运动,故物体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f=μmg,方向水平向右;所以物体将向右做匀加速运动,由于传送带足够长,物体将加速到v1,之后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不再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选项A、D错,B、C对.
4.如图所示,绷紧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θ=30°,传送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始终保持v0=2 m/s的速率运行.现把一质量为m=10 kg的工件(可看为质点)轻轻放在传送带的底端,经时间t=1.9 s,工件被传送到h=1.5 m的高处,并获得了与传送带相同的速度,取g=10 m/s2.求:
(1)工件与传送带之间的滑动摩擦力Ff的大小;
(2)工件与传送带之间的相对位移Δx的大小.
解析:(1)由题意知高h对应的传送带长为
L==3 m
工件速度达到v0之前,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设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1,位移为x1,有
x1=vt1=t1
因工件最终获得了与传送带相同的速度,所以达到v0之后工件将匀速运动,有
L-x1=v0(t-t1)
解得:t1=0.8 s,x1=0.8 m
所以加速运动阶段的加速度为
a==2.5 m/s2
在加速运动阶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f-mgsin θ=ma
解得:Ff=75 N.
(2)在时间t1内,传送带运动的位移为
x=v0t1=1.6 m
所以在时间t1内,工件相对传送带的位移大小为
Δx=x-x1=0.8 m.
答案:(1)75 N (2)0.8 m
[课时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2019·合肥一中高一检测)关于超重与失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游泳运动员浮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B.在超重现象中,物体的重力是增大的
C.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的物体,其重力一定为零
D.如果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它必然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
解析:选D.失重是指弹力小于重力、合力竖直向下的情形,即加速度方向向下,故D正确;游泳运动员处于静止状态,合力为零,既不失重,也不超重,A错误;不管是超重还是失重,物体的重力是不变的,B、C错误.
2.应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可以使物理学习更加有趣和深入.例如平伸手掌托起物体,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直至将物体抛出.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B.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C.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
D.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手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
解析:选D.手托物体抛出的过程,必有一段加速过程,其后可以减速,可以匀速,当手和物体匀速运动时,物体既不超重也不失重;当手和物体减速运动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选项A错误;物体从静止到运动,必有一段加速过程,此过程物体处于超重状态,选项B错误;当物体离开手的瞬间,物体只受重力,此时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选项C错误;重物和手有共同的速度和加速度时,二者不会分离,故物体离开手的瞬间,物体向上运动,物体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但手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并且方向竖直向下,所以选项D正确.
3.(2019·厦门高一检测)3名中国航天员搭乘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草原上顺利着陆.返回舱在重返大气层时,速度可达几千米每秒.为保证返回舱安全着陆,在下降过程中要利用降落伞使返回舱减速.如图所示为神舟十号返回舱主降落伞打开,返回舱减速下降过程,在这过程中 (  )
A.返回舱处于失重状态
B.返回舱处于超重状态
C.航天员受到的重力变小了
D.航天员受到的重力与返回舱对他的作用力相等
解析:选B.返回舱减速下降时,加速度方向向上,故返回舱处于超重状态.但返回舱的重力不变,故选项B对,A、C错;由于返回舱处于超重状态,里面的人也处于超重状态,故航天员受到的重力小于返回舱对他的作用力,选项D错.
4.(2019·江苏启东中学高一月考)电梯的顶部挂一个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了一个重物,电梯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 N,在某时刻电梯中的人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8 N,关于电梯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g取10 m/s2)(  )
A.电梯可能向下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2
B.电梯可能向上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 m/s2
C.电梯可能向下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2
D.电梯可能向下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 m/s2
解析:选A.电梯匀速运动时,对重物由平衡条件得mg=F;m=1 kg,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8 N时,对重物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得a=2 m/s2,加速度方向向下,其运动情况可能向上减速或向下加速,故只有A正确.
5.如图所示,一乒乓球用细绳系于盛有水的容器底部,某时刻细绳断开,在乒乓球上升到水面的过程中,台秤示数(  )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先变大后变小
解析:选C.同体积的水比乒乓球的质量大,在乒乓球加速上升的过程中,水和乒乓球系统的重心加速下降,处于失重状态,台秤示数变小,故选C.
6.若货物随升降机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竖直向上为正),则货物受到升降机的支持力F与时间t关系的图象可能是(  )
解析:选B.根据v-t图象可知电梯的运动情况:加速下降→匀速下降→减速下降→加速上升→匀速上升→减速上升,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g=ma可判断支持力F的变化情况:失重→等于重力→超重→超重→等于重力→失重,故选项B正确.
7.在“探究超重和失重规律”时,某体重为G的同学站在一压力传感器上完成一次下蹲和起立的动作.传感器和计算机相连,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到压力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则下列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
解析:选D.下蹲过程从静止→向下运动→静止,加速度方向先向下后向上,物体先失重后超重;起立过程从静止→向上运动→静止,加速度方向先向上后向下,物体先超重后失重,故D正确.
8.如图所示,在台秤的托盘上放一支架,支架上固定一个电磁铁A,电磁铁正下方有一铁块B,电磁铁不通电时,台秤的示数为G,当接通电路,在磁铁被吸引起来的过程中,台秤的示数将(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忽大忽小
解析:选B.解决这类问题可将整个装置视为整体,判别整体的加速度是向上还是向下,再利用整体的超重和失重的特点判断即可.电磁铁A对铁块B的引力是非接触力,且B离A越近,受到的引力越大,所以电磁铁A通电后,B上升的运动是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将整个装置视为整体,铁块向上加速,整体处于超重状态,整体对台面的压力将大于物体的重力,台秤示数变大,选项B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
9.原来做匀速运动的木箱内,有一被伸长弹簧拉住具有一定质量的物体A静止在木箱的底板上,如图所示.现发现物体A突然被弹簧拉向右方.由此可判断,木箱的运动可能是(  )
A.加速下降 B.减速上升
C.匀速向右运动 D.加速向左运动
解析:选ABD.原来拉力与摩擦力平衡,现物体A被拉动,表明最大静摩擦力减小了,因此物体A对底板的压力减小了,物体A处于失重状态,所以木箱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即选项A、B正确;另一种原因是木箱向左加速运动,由于惯性,物体A向右运动,故选项D正确,选项C错误.
10.(2019·江西南昌高一检测)为了节省能量,某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电动扶梯,无人乘行时,扶梯运转得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如图所示.则在加速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顾客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B.顾客处于超重状态
C.扶梯对顾客没有摩擦力的作用
D.顾客对扶梯的压力等于顾客的重力
解析:选AB.以人为研究对象,加速过程中,人受到静摩擦力、重力、支持力三个力的作用下沿电梯加速上升,A正确;顾客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因此顾客处于超重状态,B正确;顾客受到水平方向的静摩擦力作用,C错误;顾客处于超重状态,对扶梯的压力大于顾客的重力,D错误. 
11.(2019·山东青岛高一月考)如图所示,小球B放在真空容器A内,球B的直径恰好等于正方体A的边长,将它们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不计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A对B有向上的支持力
B.若考虑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A对B的压力向下
C.若考虑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B对A的压力向上
D.若不计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B对A没有压力
解析:选BD.将容器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后,若不计空气阻力,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加速度为g,再以容器A为研究对象,上升和下落过程其合力等于其重力,则B对A没有压力,A对B也没有支持力,故A错误,D正确;若考虑空气阻力,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上升过程加速度大于g,再以球B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B受到的合力大于重力,B除受到重力外,还应受到向下的压力.A对B的压力向下,故B正确;若考虑空气阻力,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下落过程加速度小于g,再以B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A受到的合力小于重力,B除受到重力外,还应受到向上的力,即A对B的支持力向上,B对A的压力向下,故C错误.
12.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1匀速运动,小物体P、Q由通过定滑轮且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t=0时刻P在传送带左端具有速度v2,P与定滑轮间的绳水平,t=t0时刻P离开传送带.不计定滑轮质量和摩擦,绳足够长.正确描述小物体P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是(  )
解析:选BC.若v1>v2,且P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于Q的重力,则可能先向右匀加速,加速至v1后随传送带一起向右匀速,此过程如图B所示,故B正确.若v1>v2,且P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小于Q的重力,此时P一直向右减速,减速到零后反向加速.若v2>v1,P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向左,开始时加速度a1=,当减速至速度为v1时,摩擦力反向,若有FT>μmg,此后加速度a2=,故C正确,A、D错误.
三、非选择题
13.一小圆盘静止在桌布上,位于方桌的水平桌面的中央.桌布的一边与桌的AB边重合,如图所示.已知圆盘与桌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圆盘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现突然以恒定加速度a将桌布抽离桌面,加速度的方向是水平的且垂直于AB边.若圆盘最后未从桌面掉下,则加速度a满足的条件是什么?(g表示重力加速度)
解析:设圆盘的质量为m,桌长为l,在桌布从圆盘下抽出的过程中,圆盘的加速度为a1,
则μ1mg=ma1
桌布抽出后,圆盘在桌面上做匀减速运动,以a2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则μ2mg=ma2
设圆盘刚离开桌布时的速度为v1,移动的距离为x1,离开桌布后在桌面上再运动距离x2后便停下,有
v=2a1x1
v=2a2x2
所以==
圆盘没有从桌面上掉下的条件是
x1+x2≤l
设桌布从圆盘下抽出所经历的时间为t,在这段时间内桌布移动的距离为x,有x=at2,x1=a1t2
而x=l+x1
可得x1=
由以上各式解得a≥μ1g.
答案:a≥μ1g
14.(2019·衡水高一检测)一种巨型娱乐器械由升降机送到离地面75 m的高处,然后让座舱自由落下.落到离地面30 m高时,制动系统开始启动,座舱均匀减速,到地面时刚好停下.若座舱中某人用手托着m=5 kg的铅球,取g=10 m/s2,试求:
(1)从开始下落到最后着地经历的总时间;
(2)当座舱落到离地面35 m的位置时,手对球的支持力是多少;
(3)当座舱落到离地面15 m的位置时,球对手的压力大小.
解析:(1)由题意可知,座舱先自由下落
h1=75 m-30 m=45 m
由h1=gt得t1= =3 s
下落45 m时的速度v1=gt1=30 m/s
减速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2==15 m/s
减速时间t2==2 s
总时间t=t1+t2=5 s.
(2)离地面35 m时,座舱自由下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手对球的支持力为零.
(3)由v=2gh1=2ah2得,减速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
a=15 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N-mg=ma
解得:FN=125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球对手的压力大小为125 N.
答案:(1)5 s (2)0 (3)125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