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 检测 2.3 欧姆定律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 检测 2.3 欧姆定律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1-04 09:13: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欧姆定律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得出表格中的数据.根据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导体两端电压/V
导体电阻/Ω
通过导体的电流/A
4
2
2
4
4
1
4
8
0.5
A.导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
B.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C.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D.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答案:D
2.导体的电阻是4 Ω,在120 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是480 C,这时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是(  )
A.960 V       B.16 V
C.1 V D.60 V
解析:由q=It得I=,则I= A=4 A,由欧姆定律可得,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是U=IR=16 V.
答案:B
3.
一个阻值为R的电阻两端加上电压U后,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q与通电时间t的图象如图所示.此图线的斜率等于(  )
A.U B.R
C. D.
解析:在q-t图象线上斜率表示电流I=,而由欧姆定律知I=,故选项C正确.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
4.由欧姆定律I=导出U=IR和R=,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B.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及流过导体的电流的大小无关
C.对确定的导体,其两端电压和流过它的电流的比值就是它的电阻值
D.一定的电流流过导体,电阻越大,其电压就越大
答案:BCD
5.下列关于电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I=可知电流与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成正比,与所用时间成反比
B.由I=可知在任何电路中电流皆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C.由I=neSv可知对于某一确定的金属导体,其电流与导体内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成正比
D.由I=可得q=It,可知当t一定时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与电流I成正比
解析:I=是电流的定义式,I与q和t无关,故A错;欧姆定律I=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故B错;电流在微观上与n、e、S、v有关,I=neSv,故C正确;电路中通过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q由I和t决定,故D正确.
答案:CD
6.小灯泡通电后其电流I随所加电压U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P为图线上一点,PN为图线过P点的切线,PQ为U轴的垂线,PM为I轴的垂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增大
B.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减小
C.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
D.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
解析:根据电阻的定义R=,电阻等于图线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的倒数,斜率逐渐减小,电阻逐渐增大.A、B图线的斜率逐渐减小,说明电阻逐渐增大,故A正确、B错误;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故C正确、D错误.
答案:AC
三、非选择题
7.把5.0 V的电压加在一段电阻丝的两端,测得通过电阻丝的电流为1.0×102 mA.当电阻丝两端电压增至8 V时,通过电阻丝电流增加多少?
解析:已知:U1=5.0 V,
I1=1.0×102 mA,U2=8.0 V,
由欧姆定律I=得,R===50 Ω,
I2==0.16 A,所以ΔI=I2-I1=1.6×102 mA-1.0×102 mA
=60 mA.
答案:60 mA
8.如图所示为甲、乙两金属电阻的U-I图线,某同学是这样计算它们的阻值的:R甲=R乙=tan60 °= Ω,你认为他的解法对吗?如果不对,它们的阻值应为多少?
解析:该同学的解法是错误的.事实上在不同的坐标系中,由于所选取的标度不同,在相同的电压和电流值下图线的倾角是不同的,所以不可以用倾角的正切值表示电阻.正确的解法为:R甲== Ω=3 Ω,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求得乙的电阻为6 Ω.
答案:不对 3 Ω 6 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