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河流与湖泊》 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河流与湖泊》 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9.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1-04 10:37:05

文档简介

《河流与湖泊》同步习题
1 、 填空题。
( 1 )除了天然形成的水域,还有 _______ 水 域 ,如水库。
( 2 )在河流、池塘、水库中, _______ 的水 域 面积最大。
( 3 )水库与河流相比, _______ 是动态水体, _______ 是静态水体。
( 4 )河流 与湖泊是重要的 _______ 资源,也是许多生物的家园。
2 、判断题。
( 1 )下雨时校园里可能会有 “ 河流 ” 和 “ 湖泊 ” 。( )
( 2 )河流和湖泊属于人工水域。( )
( 3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河流与湖泊。( )
3 、选择题。
( 1 )下面的生物中,( )生活在河流与湖泊中。
A. / B. / C. /
( 2 )下列选项中,( )属于水库的特点。
A . 是流动的 B 蓄水量极大 C. 有人工修建的坝
( 3)皮皮和丽丽在讨论河流与湖泊的形成时,提出了下面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河流和湖泊是在平地上积水形成的
B. 河流和湖泊是在山地上积水形成的
C. 河流和湖泊是在洼地上积水形成的
4 、简答题。
科学课上,爱动脑科学小组在讨论河流、湖泊、池塘、水库有什么不同,你能帮小组的同学们解释一下吗?
5 、实验探究。(能力指数★★★)
子萱想探究一下河流与湖泊的形成,于是她做了下面的模拟实验,请你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
/
( 1 )先用油泥在塑料盆中塑造了一块 _________ 的地形 [ 填 “ 平整 ” 或 “ 不平,然后她往模拟地形 “ _________ ” 。
( 2 )子 萱 选择 _________ 处筑 坝 [ 填 “ 高 ” 或 “ 低 ” ] ,观察 “ 河流 “ 湖泊 ” 的形成。
( 3 )你能根据子萱做的模拟实验说一说河流和湖泊是如何形成的吗?
6 、 材料分析。 (能力指数★★★★)
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储量为 3500 万立方千米,只占地球上水体总储量的 2.53% 。其中大部分是固体冰川,主要分布在南北两极地区。这种冰川在目前技术水平下,还难以利用。液体形式的水体,绝大部分是深层地下水,开采利用得也很少。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储量约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 30.4% 。
( 1 )人类主要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冰川 B. 河流和湖泊 C. 深层地下水
( 2 )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占地球上水体总储量的( )。
A. 大部分 B. 一半 C. 很少一部分
( 3 )淡水资源主要以( )形式储存。
A. 冰川 B. 河流和湖泊 C. 深层地下水
( 4 )液体形式的水体,绝大部分是( )。
河流和湖泊 B. 深层地下水 C. 浅层地下水
参考答案
1. ( 1 )人工( 2 )河流( 3 )河流 水库( 4 )淡水
2. ( 1 )√( 2 )×( 3 )√
3. ( 1 ) C 解析:玉米和小狗生活在陆地上,青蛙生活在河流和湖泊中。
( 2 ) C ( 3 ) C
4. 河流和湖泊的水域大,蓄水量多,池塘和水库的水域小,蓄水量小,同时河流、湖泊是天然形成的,水库属于人工水域,而池塘有的是自然水域,有的是人工水域。
5. ( 1 )不平整 降水( 2 )低洼( 3 )河流和湖泊主要是通过陆地上的洼地积水形成的。
6. ( 1 ) B ( 2 ) C ( 3 ) A ( 4 ) B
/
苏教版科学三上4.1《河流与湖泊》教案
课题
河流与湖泊
单元
四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三年级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地球上的水资源可能有浅显的认识,但地球上的海陆分布状况,以及陆地上有不同类型的水体可能没有系统的认识。本单元主要使学生初步建立科学的宇宙观和自然观,以及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
学习
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地球陆地表面有河流、湖泊等水体类型
2.简要说明陆地上有不同类型的水体,初步了解地球上水的基本状况
科学探究:
1.在教师引导下,能观察和比较河流与湖泊的不同
2.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模拟河流与湖泊的形成
科学态度: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河流与湖泊形成的探究兴趣
2.增强学生对河流及其周围的环境的保护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
2.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
重点
识别出河流、湖泊等常见水体类型。
难点
完成河流(或湖泊)模型的设计与制作,说出生活在水体不同位置的淡水生物名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都喜欢旅游吗?
我们国家有很多名山大川,河流湖泊,这几个地方大家去过吗?(展示PPT课件)
这节课老师先带领大家领略一下这几处的风光,在欣赏的过程中,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播放视频)
看完后,你发现了什么?
大家看的非常仔细。水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在地球各处,河流水与湖泊水就是水存在的一种形式。那么,河流与湖泊到底蕴含着什么秘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河流与湖泊。(板书课题)
学生回答:喜欢
学生回答:去过或者没去过
学生回答:这几个地方都有水,都很美丽
从学生自身生活经验入手或者通过仔细的观察,发现生活中河流与湖泊的存在,引出课题
讲授新课
一、感受水域的不同
说一说,你居住的地方有河流和湖泊吗?
你见过的河流和湖泊是什么样子的?
那你能不能试着用简图来表示河流与湖泊?
展示PPT课件(河流和湖泊)
总结:
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储藏水?
展示PPT课件(池塘、水库、小溪、沼泽)
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在我们地球上,河流与湖泊并不都是天然形成的,还有些是人工建造的,如京杭大运河,瘦西湖等。
播放视频《天然水域和人工水域》
总结(各种水域的主要特点):
那么自然界的河流和湖泊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这些只是大家的猜测,要想得出科学的结论,我们还需要进行实地考察,搜集证据。科学课堂上,我们还可以通过模拟实验的方法来验证我们的猜测。
二、模拟河流与湖泊的形成
播放实验视频《模拟河流与湖泊的形成》;
实验器材:大方盒、水、油泥、饮料瓶
操作步骤:
(1)用油泥在塑料盆里塑造一块不平整的地形。
(2)用饮料瓶装水后倒入模拟地形里,制造人工“降水”。
(3)选择低洼处筑坝,观察“河流”“湖泊”的形成。
实验现象:
当往模拟地形里倒水时,随着水的逐渐增多,水会往比较低洼的地方流动,在低洼处就会形成“湖水”。
实验结论:
河流与湖泊是由于洼地积水形成的,河流是由高向低流动的;湖泊是静止的。
实验思考:我们刚模拟了河流和湖泊的形成,实验中的水是用饮料瓶中装的水,谁来说一下大自然中河流的水是怎么来的?
湖泊是怎样形成的?
什么样的地形才能够形成河流和湖泊?
教师总结:
河流里的水是降雨、雪山融化的水和地下水共同组成的。刚开始,河流可能只是融化的雪水所形成的的小河流,也可能是地面上涌出来的一股泉水,或是雨水汇集的小溪。当水越聚越多,便开始向地势低的地方流动。
在湖泊地壳构造运动、冰川作用、河流冲淤等地质作用下,地表形成许多洼地,积水成湖。湖水是相对静止的水体,水体运动的规模较小,而且运动无恒定方向。
寻找河流与湖泊周围的生物
河流和湖泊是地球上重要的淡水资源,也是许多生物的家园。谁来说一说,河流、湖泊中生活着哪些生物?
展示PPT课件图片(河流与湖泊生物分布图)
说一说,在河流、湖泊中生活着哪些生物,这些生物分别生活在水体的什么位置?是生活在岸边?还是生活在水体的上部、中部或者底部?
播放视频《河湖也是生物的家园》
河流和湖泊的作用
有人把河流比作“地球的动脉”,川流不息;把湖泊比作“地球的明珠”,光彩熠熠。想想这是为什么呢?
河流与湖泊对我们的生活、生产还有着哪些密切的关系呢?
小结:
(1)水是生命之源,为人类提供生活、工业、农业用水。
(2)河流有运输功能,沟通各地。
(3)湖泊可以调节河流水量,能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变好。
(4)河流与湖泊中有众多的生物,提供食物来源。
(5)具有旅游价值,观赏文化价值。
教师总结:
河流和湖泊,是地球上重要的淡水水体,也是许多生物的家园,我们人类更是离不开河流与湖泊这些淡水水体,他们不但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而且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所以,我们要爱护水资源。
学生回答描述河流和湖泊的不同,并画出简图。
学生回答:池塘、水库、小溪……
学生回答:蓄水量不同,面积不同,形状不同,功能不同……
学生回答:降雨、水
准备实验材料,合作完成实验,观察并作记录。
学生交流实验的结果,说说自己的收获 和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回答:降雨、雪山融化的水
学生回答
学生认真听讲并记录
学生列举自己知道的生活在河流湖泊中的生物,如鱼、青蛙、蛇、乌龟、水草、荷、田螺等等。
学生回答
通过观看实验视频,使学生们对河湖有更多的了解。
学生回答:河流与湖泊对我们有很重要的作用
学生回答:灌溉 、养殖等
自古以来人类择水而居。在学生生活的周围一定有各种水体,但他们不一定能分清和说得出名称,对各种水体的水域大小、形成原因等更知之甚少。交流和分享居住地附近的河流和湖泊名称,能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和学习兴趣,还能为认
识水体区别、成因打下基础。
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经验,拓展学生的视野,扩大对水资源的认识。
通过观看实验视频,使学生们对实验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有清晰的认识。
通过做一个简单的地表模型来模拟河流和湖泊的形成,使学生能够对各种水体的特征及形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不仅能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地形、降水与河流、湖泊的联系,还能在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和动手实践的
能力。
河流和湖泊是许多生物的家园,也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教材以图片的方式分水底、水中、水面及岸边等不同
区域介绍常见的植物和动物,让学生比较直观地、有结构地认识河流与湖泊中的生物,初步体验“生物家园”。
本活动意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充分认识河流和湖泊的作用。
作业布置
完成同步练习题
课后作业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能够识别出河流、湖泊等常见水体的类型,知道它们各自的特点及性质,通过河流和湖泊模型的制作,知道了水的来源及它们的形成方式,能够说出河流与湖泊里的生物名称,知道河流与湖泊不仅仅是许多生物的家园,对我们人类有很大的作用。
思考小结内容,巩固学习知识。
总结课堂内容,使学生加深理解。
板书
河流与湖泊
水域的分类
河流与湖泊的形成:
(1)洼地积水
(2)河流由高向低流动
河流与湖泊的作用:
灌溉 、养殖、航运、发电、生活和生产用
板书设计
课件24张PPT。河流与湖泊江苏教育版 三年级上 河流与湖泊江苏教育版上 三年级上青海湖太湖新知导入新知导入感受水域的不同河流湖泊新知导入感受水域的不同蜿蜒曲折,水是沿着狭长的凹地流动湖光山色,水是蓄积在洼地里新知导入河流湖泊池塘水库小溪沼泽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储藏水?新知讲解水向下流动,长长的水面宽广平静,水量比较多 面积很大,水量极多
一望无际,水会运动 面积不大,水量不多
水面平静,多为死水有人工修建的坝,水比较深自然水域自然或人工水域人工水域各种水域的主要特点实验探索观




频自然界的河流和湖泊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实验探究模拟河流与湖泊的形成(1)用油泥在塑料盆里塑造一块不平整的地形。(2)用饮料瓶装水后倒入模拟地形里,制造人工“降水”。(3)选择低洼处筑坝,观察“河流”“湖泊”的形成。实验材料:大方盒、水、油泥、饮料瓶。实验探究模拟河流和湖泊的形成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河流与湖泊是由于洼地积水形成的,河流是由高向低流动的;湖泊是静止的。当往模拟地形里倒水时,随着水的逐渐增多,水会往比较低洼的地方流动,在低洼处就会形成“湖水”。探索思考湖泊是怎样形成的?什么样的地形才能够形成河流和湖泊?河流里的水是怎么来的?新知讲解大自然河流和湖泊的形成在湖泊地壳构造运动、冰川作用、河流冲淤等地质作用下,地表形成许多洼地,积水成湖。湖水是相对静止的水体,水体运动的规模较小,而且运动无恒定方向。河流里的水是降雨、雪山融化的水和地下水共同组成的。刚开始,河流可能只是融化的雪水所形成的的小河流,也可能是地面上涌出来的一股泉水,或是雨水汇集的小溪。当水越聚越多,便开始向地势低的地方流动。新知讲解河流与湖泊(1)水是生命之源,为人类提供生活、工业、农业用水。(2)河流有运输功能,沟通各地。(3)湖泊可以调节河流水量,能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变好。(4)河流与湖泊中有众多的生物,提供食物来源。(5)具有旅游价值,观赏文化价值。新知讲解河流与湖泊河流和湖泊,是地球上重要的淡水水体,也是许多生物的家园,我们人类更是离不开河流与湖泊这些淡水水体,它们不但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而且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所以,我们要爱护水资源。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能够识别出河流、湖泊等常见水体的类型,知道它们各自的特点及性质,通过河流和湖泊模型的制作,知道了水的来源及它们的形成方式,能够说出河流与湖泊里的生物名称,知道河流与湖泊不仅仅是许多生物的家园,对我们人类有很大的作用。板书设计河流与湖泊水域的分类河流与湖泊的形成洼地积水河流由高向低流动灌溉 、养殖、航运、发电、生活和生产用河流与湖泊的作用:作业布置完成同步练习题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