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课题河流和湖泊哈尔滨市一一三中学曹振龙我爱家乡1、谁能说说抚远县的地理位置? 2、谁知道家乡有哪些大的河流? 3、谈谈这些河流对你们
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利与弊)中国水系外流区内流区为什么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河流水量相差如此悬殊? 为什么我国外流河会呈现“夏季河流水量大、水位高,冬季河流水量小、水位低”这样共同的水文特征呢?内流区外流区1、这四条河流位于我国什么地区?
2、本图横、纵坐标代表什么?
3、什么季节流量大?什么季节流量小?为什么?
中国东部主要河流含沙量1、内流河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什么地区?
2、那里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
3、内流河的河水是从哪儿来的呢?
4、一年中哪个季节内流河的水量大?为什么?1、塔里木河位于我国哪个地形区中?
2、塔里木河的河水来自哪里?
3、阅读完这段材料后,你对人们在开发利用河流时有什么建议?京杭运河起止点分别是哪儿?京杭运河沟通了哪几大水系?京杭运河连通了哪几个省市?京杭运河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的运河之一。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为了北伐齐国,称霸中原,于公元前485 年,从今江苏扬州东南到今江苏淮安开凿邗沟,使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得以贯通。到隋朝,隋炀帝征调民工数百万,开挖通济渠,使之南接邗沟。 从洛阳附近开凿永济渠,通达天津,然后沿永定河通抵蓟县(北京附近),最后又拓宽加深江南运河。隋代的大运河是以洛阳为中心,从杭州到北京,向西拐了一个 大弯。元朝定都北京后,裁弯取直,使它从江淮经山东直接向北,这就是如今京杭运河的前身。京杭运河大运河曾经是中国漕运和商旅往来的重要通道,对沟通南北交通起过重要作用。但因流经地区地势高低悬殊,黄河泛滥等原因,河道易被淤塞,多段河道废弃。1949年后,被淤河道分段被疏通,运河南端还延长了7千米,使运河船只可以能进入钱塘江。目前,运河连接四省二市,沟通了我国东部五大水系,季节性通航里程已达1100多千米,它的年运输量,在内河航运中仅次于长江,居第二位。南水北调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抚远)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主要河流湖泊的基本状况。
2、在地图上能描述出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位置、界线,并能阐述他们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3、掌握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并理解河流水文特征与地形、气候等自然要素的关系。
4、知道京杭运河时世界最长的运河,了解它在古代和今天的航运意义。
5、掌握我国主要湖泊的名称和空间分布情况,了解湖泊对河流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6、在知识掌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用图以及辨析自然要素间相互影响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反复阅读地图信息,使学生在读图的过程中,掌握我国河流、湖泊的基本状况,建立河流、湖泊空间分布的观念。通过教师的提示和学生的讨论,掌握河流、湖泊的空间分布、水文特征的形成与其它自然要素间的关系。
态度、情感、价值观:
教学中,通过学习我国河湖众多、京杭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等知识点,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通过河流水文特征的研究,使学生初步建立起自然地理要素相互影响,即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意识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主要河流湖泊的名称、分布状况,外流区和内流区,外流河和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湖泊对河流的影响。
难点:辨析河流与地形、气候等自然要素间的影响关系,外流河和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湖泊对河流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计算机辅助教学法、讨论法、讲授法、读图分析法
四、教学过程
导言:
师:同学们,在讲授新课之前,有这样几个问题想和大家交流一下,老师来自哈尔滨,对同学们的家乡——抚远还不熟悉,可是我想知道这样一些问题:
CAI:我爱家乡——抚远的标志性建筑
1、谁能向大家说说抚远县的地理位置?
结论:抚远县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地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的三江平原腹地,是我国最东边的边境县,也是中国最早迎来太阳的地方。
2、谁知道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大的河流?
结论:黑龙江、乌苏里江
3、大家讨论一下,这些河流对你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利与弊)
结论:河流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非常大。
从有利的方面看,首先它能为人类提供淡水资源,人的生存离不开水;其次在河流的中下游的两岸地区,多分布有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平原,适合发展农业生产,为人们提供必须的粮食、蔬菜。正因为如此,人类的产生、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水。请看大屏幕:
CAI:人类文明发祥地
这里是世界四大文明发祥地,孕育了古老的华夏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和古埃及文明,这些文明的诞生都离不开河流滋养。
除此之外,河流还能提供丰富的水产、可以用来灌溉、发电和航运。
从不利的方面看,表现最突出的就是给我们带来洪涝灾害。
过渡:无论怎样,河流和湖泊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意义十分重大,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新课讲授:
板书: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
CAI:中国水系图
1、当你看到这幅中国河流、湖泊分布图的时候,你有什么样的感想?
结论:中国是一个河湖众多的国家。我国仅长度在1000千米以上的河流就有20条,流域面积在1000k㎡以上的河流有1600多条,流域面积在100 k㎡以上的河流有50000多条,面积在1 k㎡以上的天然湖泊有2300多个。由此可见我国的确是一个河湖众多的国家。
板书:一、众多的河流
2、我国河流在空间分布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结论:我国河流东多西少,大部分河流向东流淌注入海洋。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所以大部分河流向东流淌。而且我国东部地处季风区,降水丰沛,所以河流多,而西北内陆距海遥远,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所以河流湖泊较少。
过渡:我们来认识一下中国的河流。请同学们翻开教材看37页图3.22。
CAI:中国外流区、内流区示意图(37页图3.22)
1、请同学们在图3.22上找出长江、黄河、珠江、塔里木河,看看这些河流最终流向何处?
结论:长江黄河河水流进海洋;塔里木河逐渐消失了,河水没有流进海洋。
师:在地理上,我们把像黄河、长江一样,河水最终注入海洋,这样的河流统称为外流河;把像塔里木河那样,河水最终消失或流进内陆湖泊中,这样的河流统称为内流河。
板书:1、外流河、内流河
过渡:请同学们继续阅读地图。
2、我国外流河大部分注入哪个海洋?为什么?
结论:注入太平洋。因为受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影响,大部分河流由西部发源,向东部流淌,最终注入太平洋。
3、我国有没有没注入其他大洋的外流河?请你举例,并说说它最终注入哪个海洋?
结论:西北部的额尔齐斯河(鄂毕河)注入北冰洋;西南的怒江(萨尔温江)、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注入印度洋。
师:习惯上,我们把外流河的汇水区域(流域)称为外流区,内流河的汇水区域(流域)称为内流区。
板书:2、外流区、内流区
过渡:外流区和内流区是怎样划分的呢?请同学们阅读37页图3.22外流区内流区图。
板书:3、外流区、内流区的划分
1、在图中找出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
CAI:主要山脉分布图
结论:这条界线大体经过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CAI: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这条界线的走向大体与我国季风区非季风区的界线分布的位置相当。
2、继续阅读教材上的外流区内流区图,估算一下外流区、内流区各占我国总面积的百分比是多少?
CAI:中国内外流区面积及河川径流量
结论:我们看屏幕,我国外流区面积约占64%,内流区面积约占36%,但是内流区和外流区的水量相差却十分悬殊。外流区的水量占我国河川径流总量的94%,而内流区只占6%。
3、思考:为什么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河流水量相差如此悬殊?
结论:外流区地处东部季风区,降水多,所以河流水量大。而内流区地处西北内陆,距海遥远,降水少,所以河流水量小。
过渡:由于内流河、外流河所处的位置、气候条件、地面植被状况等不同,导致内流河、外流河在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的变化规律也不同,我们把河流的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称之为河流的水文特征。下面我们就研究一下我国外河流和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板书:二、外河流的水文特征
CAI:我国东部主要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
过渡:请同学们看屏幕,这是我国东部主要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图,由北到南我们选取了四条河流,请同学们对照教材37页3.22图,找到这些河流,确认他们的分布位置。
确认完成后,我们继续看屏幕,思考下面的问题:
1、本图横、纵坐标各代表什么?
结论:横坐标代表一年十二个月,纵坐标代表河流的流量。
2、比较这些河流,看看在什么季节水量大、水位高?什么季节水量小、水位低?
结论:所以我国外流河表现出的共同特征为夏季河流水量大、水位高,冬季河流水量小、水位低。
CAI:我国季风区非季风区、外流区内流区地图
3、请同学们结合屏幕上的《我国季风区非季风区、外流区内流区》地图想一想,为什么我国外流河会呈现“夏季河流水量大、水位高,冬季河流水量小、水位低”这样共同的水文特征呢?
结论:我国外流河的水位、流量变化,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每当夏季风盛行时,雨季来临,河流水量大增,水位上涨,形成汛期。随着冬季风的加强,夏季风逐渐减弱,降水减少,水位逐渐下降。当冬季风盛行时,河流普遍形成枯水期,北方的一些中小河流甚至断流。
板书:1、我国外流河水文的共同特征及成因
CAI:我国东部主要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
过渡:我们继续看流量曲线图
4、北方的松花江、黄河与南方的长江、西江相比,流量大小与季节分配有何差别?
结论:北方的松花江、黄河与南方的长江、西江相比,曲线峰值不高,说明流量小,而且曲线起伏较小,比较平直,说明水量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过渡:由此可见,虽然都是地处我国外流区的河流,但是其内部各条河流的水文特征也有很大的差别,尤其是我国南方和北方的河流相比,这种水文特征的差异就更明显了。
板书:2、我国外流河水文特征差异及成因
师: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差异主要表现在河流的水量、汛期的长短、含沙量的高低、有无结冰期等方面。教师指图讲解。
CAI:中国降水量分布图
讲解:我国南方地区,降水丰富,所以河流的水量大、水位高。而北方地区降水少,所以河流的水量比南方河流小,水位低。
CAI:中国雨带移动对比图
讲解:每年4、5月份,来自东南太平洋的暖湿空气进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这是我国台湾、福建、广东、海南等地区进入雨季,河水上涨进入汛期,6月,雨带移动到长江中下游地区,这时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都进入雨季,河水上涨,河流进入汛期,7月,雨带继续向北移动,到达黄河中下游地区,黄河等河流进入汛期,8月雨带移动到我国的最北方,这时全国过大部分地区都进入雨季,9月,雨带开始向南方转移,我国由北向南依次退出雨季,等到了10月,我国大陆上雨季基本结束。从雨带的南北移动,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降水量多,所以,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水量丰富,汛期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降水量少,因此,辽河、海河、黄河水量不太大,汛期短。黑龙江及其支流由于有冬季积雪融水,蒸发量小,河流水量也较为丰富。
CAI:东部主要河流含沙量对比表
讲解:东部地区的河流中,黄河、海河、辽河的含沙量比较大,而东北的黑龙江、何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含沙量小,这主要是因为,辽河、海河、黄河多流经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夏季多暴雨,且河流的上、中游地区植被较少,水土流失严重,所以含沙量大;黑龙江及其支流、秦岭一淮河以南的河流流经气候湿润区,森林茂密区,因此含沙量小。
CAI:冬季一月平均气温图
讲解:我国冬季一月0℃等温线大体经过秦岭——淮河一线,所以秦岭、淮河以北冬季气温比0℃低,因此河流会出现结冰现象,而且越往北气温越低,河流结冰时间越长。而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由于冬季气温比0℃高,河流一般不会出现结冰现象。所以北方河流有结冰期,南方河流没有结冰期。
结论:综上所述,河流的水文特征与气候、地面状况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气候条件不同,河流的水量、水位、结冰期也不同,地面植被不同、河流的含沙量也不同。由引可见,各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过渡: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既有共性也有差异,这些都是自然环境中各地理要素间相互影响的结果,那么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是怎样的呢?我们首先来看内河流的共同水文特征及成因。
板书:三、内河流的水文特征
1、内河流的共同水文特征及成因
过渡:我们继续观察中国外流区内流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CAI:外流区内流区示意图
内流河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什么地区?
结论:西北内陆地区。
2、那里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
结论: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沙漠广布,河流较少。
3、既然降水稀少、气候干旱,那河流里的水是从哪儿来的呢?
结论:附近高山上的融冰川雪水。
4、一年中哪个季节内流河的水量大?为什么?
结论:夏季,气温高,融冰川雪水多,山地降水增多,所以河流水量大。冬季气温低,没有融冰川雪水,河流没有补给来源,所以河道干涸,出现断流。因此,这些内流河多半是季节性河流。
结论:综上所述,我国内流河由于受地形、气温、降水等影响,表现出:河流短、水量季节变化大、多季节性河流的特点。
过渡:请同学们阅读中国外流区内流区示意图,在图中找出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板书:2、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39页塔里木河的阅读材料,考虑这样几个问题:
CAI:塔里木河景观图
1、塔里木河位于我国哪个地形区中?
2、塔里木河的河水来自哪里?
3、阅读完这段材料后,你对人们在开发利用河流时有什么建议?
结论:塔里木河位于我国塔里木盆地中,河水主要来自于两侧的昆仑山、天上的融冰川雪水。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河水流失严重,下游耕地面积减少,湖泊消失,气候变得越来越干旱,这种现象在我国其他地区也存在,所以合理的安排生产生活用水,注意节约用水,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是改变这种状况的重要途径。
过渡:我国除了有众多的天然河流以外,还有许多人工开凿的运河。谁知道世界上历史最久、最长的运河是哪条运河?
结论:京杭运河
过渡: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条历史久远的人工河流。
板书:四、京杭运河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38页3.23图,完成学习行动中的第4个问题;
CAI:京杭运河图
结论: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的运河之一。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为了北伐齐国,称霸中原,于公元前485 年,从郊城(今江苏扬州)东南到末日(今江苏淮安)开凿邗沟,使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得以贯通。到隋朝,隋炀帝征调民工数百万,开挖通济渠,使之南接邗沟。 从洛阳附近开凿永济渠,通达天津,然后沿永定河通抵蓟县(北京附近),最后又拓宽加深江南运河。隋代的大运河是以洛阳为中心,从杭州到北京,向西拐了一个 大弯。元朝定都北京后,裁弯取直,使它从江淮经山东直接向北,这就是如今京杭运河的前身。
大运河曾经是中国漕运和商旅往来的重要通道,对沟通南北交通起过重要作用。但因流经地区地势高低悬殊,黄河泛滥等原因,河道易被淤塞,多段河道废弃。1949年后,被淤河道分段被疏通,运河南端还延长了7千米,使运河船只可以能进入钱塘江。目前,运河季节性通航里程已达1100多千米,它的年运输量,在内河航运中仅次于长江,居第二位。
过渡: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河流有外流河内流河之分,那么,我国湖泊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看图:
CAI:外流区、内流区示意图
1、在图中找出青海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2、他们分别位于我国什么地区?
3、以青海湖和鄱阳湖为例,观察湖水输出的形式有什么不同?这种输出方式对湖水的含盐度有什么影响?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我国的河流,了解各我国河流的分布情况,探究了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差异,让我们更加了解自然环境各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内在关系,认识了塔里木河、京杭运河等河流。希望同学们能结合自己家乡所在的地区,研究一下家乡河流的特点,为更合理利用家乡河流提出宝贵的建议。
五、板书设计
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
众多的河流
1、外流河、内流河
2、外流区、内流区
3、外流区、内流区的划分
二、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1、我国外流河水文的共同特征及成因
2、我国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及成因
三、内河流的水文特征
1、内河流的共同水文特征及成因
2、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四、京杭运河
河流
黑龙江
松花江
辽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珠江
含沙量
㎏/m3
0.11
0.31
7.35
37.7
0.56
0.123
0.126~0.334
的含沙量为千克/立方米,的含沙量公斤/立方米,,,,.公斤每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