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专题复习2 地球的面貌(一)地球是球体的证实:麦哲伦环球航行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经过长达3年的十分艰苦的海上航行,于1522年胜利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他们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 当代的太空观测:地球的卫星照片阿波罗17号拍摄的地球全貌,这是人们第一次看到地球的真实面貌。你能具体的用数据来说明地球的大小吗?1、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2、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3、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真实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仪纬 线(latitude):与赤道平行的线。赤道(equator):
位于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
经线(meridiam) :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之间的线。也称子午线。这是什么极?
纬度几度?纬线形状与纬度纬线是大小不等的圆圈,以赤道纬线圈最大,两极最小,缩为点。以赤道为0° 纬线,向北、向南各分为90 ° ,所以,极点纬度是90 °,南北极地就属于高纬度地区(60°~90°),赤道一带属于低纬度地区 (0°~30°) 。高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低纬度地区经线形状与经度经线是等大的半圆。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Greenwich)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以0°经线往东、往西各分180°,即东经0°~180°和西经0°~180°半圆 都相等 由上表可知
1.两条相对的经线才能组成一个圆圈,即经线圈。
2.度数越大的纬线,其长度却越短;度数相等的纬线,其长度则相等 。
3.沿某条纬线一直向东(或西)走,最后能返回到原地;而沿某条经线一直向北(或南)走,最后不能返回到原地。站在北极向四周看,所有方向都朝南 ;而站在南极向四周看,所有方向都朝北。纬度的特点(如下表)
(2)经度的特点(如下表)
1、经纬网地图解题技巧经纬网地图主要有两种形式:其一、经线与纬线平行;其二、纬线呈狐状,经线越往高纬,距离越小。
20°10°0°20°10°20°10°0°10°20° 第一种情形:经线由0°向东西方向递增;由180°向东西方向递减。因此,可归纳为:向东递增为东经;向西递增为西经。155°165°175°175°165°155°145°递增自西向东递增,所以左侧的经度依次为155°E、165°E、175°E。递增向西递增,所以右侧的经度依次为175°W、 165°W 、155°W、145°W。180°依此类推,纬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增,可归纳为:自南向北递增是北纬;自北向南递增为南纬。16°8°4°0°4°16°8°BACD16°8°4°0°4°16°8°问题:
A点是北纬还是南纬?
B点的纬度位置?
C点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
D点的纬度位置?
BACD南北半球的划分半球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赤道(纬度___°)为界。以西经20 °和东经160°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东半球:西经20 °~0 °~东经160 °,小小东 西半球:东经160 °~180 °~西经20 °,大大西 0南、北半球的判断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也是南纬和北纬的分界线。所以,北纬一定分布在北半球,南纬一定分布在南半球。如某地(北纬40度,西经15度)就很容易判断是分布在北半球 东、西半球的判断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组成的经线圈,而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是本初子午线。所以,西经不一定分布在西半球(小于20度的西经<图中阴影>是分布在东半球),东经不一定分布在东半球(大于160度的东经<图中阴影>是分布在西半球),下图所示。例如前面所说的某地(北纬40度,西经19度)很容易判断是分布在东半球。
为什么不以本初子午线作为东西半球划分的界线?经纬网定位你知道A(40°W ,40°N )、B(80°W , 30° N )、C( 60°W , 50°N )这三个点在图中的什么位置吗?(点击图片观看录像)ABC考一考1.判断图中表示的是南纬还是北纬?东经还是西经?
2.写出A、B两点的经纬度。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归纳比较: 地球的运动使地球表面产生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导致各地的光热不同,气候不同,并在地球表面形成四季和“五带”。0090°N66.5°N66.5°S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南温带南寒带90°S阳光直射 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地球上的五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