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同步练习
一、九一八事变
1.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
2.《盛京时报》报道:“……晚间,北大营一部分官兵炸毁柳条湖附近之南满铁路,因而引起中日两军之大冲突。”该亲日报刊扭曲了以下哪一事件的真相(??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华北事变?????????????????????????D.?八一三事变
3.日本陆军中将花谷正在《“满洲事变”是这样策划的》中写道:“在北大营,一无所知的中国军队,多数人还睡在梦乡……黎明时,奉天(沈阳)全城都落到我们手里……”他记载的事件是(??? )
A.?七七事变??????????????????????????B.?九一八事变??????????????????????????C.?淞沪会战??????????????????????????D.?武汉会战
4.东北曾经流传一首民谣:“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敢言……”其中“苦难”开始的标志是(??? ) www.21-cn-jy.com
A.?西安事变?????????????????????????B.?七七事变?????????????????????????C.?八一二事变?????????????????????????D.?九一八事变
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5.下列事件与1935年一二﹒九运动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A.?华北危机??????????????????????????B.?九一八事变??????????????????????????C.?七七事变??????????????????????????D.?西安事变
6.1935年底,北平学生发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呼声,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2·1·c·n·j·y
A.?五四运动?????????????????????????B.?九一八事变?????????????????????????C.?一二·九运动?????????????????????????D.?西安事变
7.在民族危亡之际,1935年北平学生高呼“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举行示威游行。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这就是著名的(??? ) 21*cnjy*com
A.?五四运动?????????????????B.?新文化运动?????????????????C.?一二·九运动?????????????????D.?西安事变
8.下列不属于“一二·九”运动口号的是(??? )
A.?打倒日本帝国主义?????????B.?反对华北自治?????????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三、西安事变
9.“妥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突或争执”。下列事件通过“妥协”方法解决的是( ???) 【出处:21教育名师】
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C.?西安事变?????????????????????????D.?卢构桥事变
10.西安事变爆发后,有人主张将蒋介石“交付人民审判”,但中共中央认为应争取国民党亲英美派接受”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为此制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这表现出中国共严党(?? )
A.?消除了与国民党的矛盾???????????????????????????????????????B.?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C.?开始组建东北抗日联军???????????????????????????????????????D.?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版权所有:21教育】
11.1936年12月《桂林日报》登载李济深致国民政府电文:“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况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以叛逆目之。”材料中的“陕变”是指(?? )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西安事变?????????????????????????D.?七七事变
1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这些内容指的是西安事变的(?? )
A.?背景?????????????????????????????????????B.?目的?????????????????????????????????????C.?经过?????????????????????????????????????D.?意义
13.张学良说,“内战不停止,很难造成抗日之局势,从前我认为非先统一则不能抗日,现在我则认为非抗日则不能统一”。为此,张学良(?? )
A.?领导东北抗日义勇军?????????????B.?提议国共合作?????????????C.?发动西安事变?????????????D.?建立抗日根据地
四、材料探究
14.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
材料2: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21·cn·jy·com
(1)材料1所指日本军队在东北寻衅的背景是什么?
(2)蒋介石发出密电以后中国发生了什么大事?
(3)该事件后,由于张学良执行了蒋介石的命令,结果在中国境内出现了什么情况?
(4)材料2是什么时候流行的歌曲?反映了什么?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沈阳城!21·世纪*教育网
——民间小调
材料二:张学良自从在西北地区实行联共抗日之后,曾多次劝谏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对外,都被拒绝。蒋介石于1936年12月初到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把军 队全部开赴陕北剿共前线。12月12日凌晨,东北军和第十七路军协同行动,扣留了蒋介石,随即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抗日主张。21*cnjy*com
(1)材料一描述的是什么事件?几十万军队奉谁的命令让出沈阳城?此人对日军进攻采取什么政策?
(2)材料二描述的是什么事件?事件的组织者是谁?发动这一事件目的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派谁为全权代表前往参加谈判,解决材料二反映的事件?这一事件在我党积极努力下最后得到怎样的解决?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由于他的不抵抗政策,我东北三省旋即沦入敌手,这样于国于民不利的人,留有何用?——1936年,东北军爱国官兵。
材料二:若先生能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但我个人可以听先生的话,就连我们红军也可听先生指挥。
——周恩来
请回答:
(1)两则材料中的“他”“先生”指谁?
(2)这两则材料是在什么事件发生时说的?他们的主张分别是什么?
(3)如果你是当时的国民,你会赞同谁的主张,为什么?如果当时的英美两国也和你赞同的主张一样,你认为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一、九一八事变
1. 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一八事变是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A选项符合题意。西安事变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B选项排除。七七事变是全民族抗战的开始,C选项排除。八一三事变是日本进一步扩大对华战争的标志,D选项排除。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对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九一八事变影响的准确把握,结合抗日战争的经过进行分析即可。
2. A
解析:根据材料“?北大营一部分官兵炸毁柳条湖附近之南满铁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柳条湖段铁路事件是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借口,A选项符合题意。七七事变是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B选项排除。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C选项排除。八一三事变?八一三事变是指1937年8月13日抗日战争初期继七七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蓄意已久地为扩大侵华战争在中国上海制造的事变,D选项排除。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九一八事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开始。
3. B
解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北大营、沈阳”,结合所学知识,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故B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2-1-c-n-j-y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相关史实。解题关键是对九一八事变爆发的掌握。
4. D
解析:根据题干歌谣中“苦难十四年,日本与汉奸”这两个关键信息,1945—14=1931可知“苦难十四年”应开始于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由于蒋介石下令东北军不抵抗,日军在四个多月内侵占了东北三省,直到十四年后1945年8月15日中国人民才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九一八事变的内容,是抗日战争的开始,也是抗日战争的背景,难度不大。
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5. 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35年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北平学生掀起了一二﹒九运动。
一二·九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大大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它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日,故A符合题意; 1931年九一八事变使东北沦亡,故B不合题意; 1937年七七事变、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在1935年一二﹒九运动之后,故C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的重难点是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易错点是对因果关系不理解,造成回答错误。解题技巧是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一一对照,找到正确答案。 ?
6. C
解析:五四运动是1919年,九一八事变是1931年,西安事变是1936年,一二·九运动是1935年抗日救国的示威游行,答案选C。【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二·九运动。
7.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35年12月9日,北平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这就是著名的一二·九运动。C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二·九运动的知识,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需熟悉“一二·九运动”的过程,“一二·九运动”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8.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是五四运动的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都属于“一二?九”运动口号。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21cnjy.com
【点评】除了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外,学生还要掌握一二·九的时间和意义。本题难度适中。
三、西安事变
9. 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爆发后,国共双方达成妥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C选项符合题意。 ABD选项都属于日军侵华的表现,排除。 故答案为C。 【来源:21cnj*y.co*m】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西安事变的准确把握,西安事变爆发后,国共双方达成妥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21教育网
10. B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 中共中央认为应争取国民党亲英美派接受’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杀蒋介石对当时的中国有害无益,从当时的国家形势看,逼迫蒋介石“ 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才更符合国家民族利益,为此中共中央抛开以往的恩怨, 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制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有一定难度。解答时,要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回答;如果直接回答有难度,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相对照回答,注意细心辨别备选项。
11. C
解析: 根据材料关键信息“ 1936年12月 、 陕变事起 、 汉卿通电各项主张 、 迫以兵谏 ”可以判断出是这是张学良和杨虎城西安发动的西安事变,C选项符合题意;九一八事变是在东北,A选项排除;一二八事变是在上海,B选项排除;七七事变是在华北,D选项排除。故答案为C。www-2-1-cnjy-com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西安事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西安事变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争初步形成。
12. D
解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内容反映的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要掌握西安事变发生的背景、经过、结果和意义。
13. C
解析: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入侵,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对日军的进攻采取不抵抗政策,积极围剿红军。面对民族危机,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华清池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最后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西安事变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原因、有关人物、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四、材料探究
14.(1)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2)密电发出后不久,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3)“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于敌手,东北3000万同胞在日军的铁蹄下,受尽欺压凌辱。(4)东北沦亡后,东北人民离乡背井,到处流浪。材料2是那时流行的歌曲《松花江上》的部分歌词,它唱出了东北人民的思乡之情。
解析:(1)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给日本经济带来沉重打击,为摆脱经济危机,日本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2)密电发出不久日本挑起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3)由于张学良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东北军撤入关内,不到半年东三省沦陷,东北人民过上了亡国奴的生活。(4)材料二是东三省沦陷后流行的歌曲;反映了东北人民的思乡情感。要求收复失地的愿望。故答案为:(1)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2)密电发出后不久,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3)“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于敌手,东北3000万同胞在日军的铁蹄下,受尽欺压凌辱。(4)东北沦亡后,东北人民离乡背井,到处流浪。材料2是那时流行的歌曲《松花江上》的部分歌词,它唱出了东北人民的思乡之情。【点评】本题难度适中,本题通过歌谣、密电等情境考查了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记忆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背景、蒋介石采取的政策和影响。
15.(1)九一八事变;蒋变石;不抵抗政策。(2)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3)周恩来;和平解决。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九一八事变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仔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东三省,引发中国的局部抗战,即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下令实行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一百多万千米的河山在只有四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沦陷了。(2)本题学生对西安事变的准确识记。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对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迫蒋介石联共抗日,这就是历史上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3)本题学生对西安事变的准确识记。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并派周恩来到西安谈判,最终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使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故答案为:(1)九一八事变;蒋变石;不抵抗政策。(2)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3)周恩来;和平解决。【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
16.(1)指蒋介石。(2)是在西安事变发生时说的。爱国官兵主张将蒋介石处死,周恩来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3)赞同周恩来的主张,因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能促成统一战线建立,结束长期内战的形势,实现全民族的抗战。有利于团结全民族力量,共同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维护民族独立,争取民族解放。促使了国民党营垒的进一步分化,粉碎了国民党内亲日派扩大内战的阴谋。英、美的目的是希望利用中国力量牵制日本侵略以维护自己的利益。
解析:(1)本题考查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及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第二天清晨,日军占领沈阳城,随后,日军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据材料二“若先生能够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但我个人可以听蒋先生的话,就连我们红军也可以听蒋先生的指挥。”可知,随着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在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也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由此可见,两则材料中的“他”“先生”指蒋介石。(2)本题考查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到西安调停。蒋介石拒不让步,周对蒋说:“只要蒋先生能够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但我个人可以听蒋先生的话,就连我们红军也可以听蒋先生的指挥。”西安事变爆发后,东北军官兵主张处死蒋介石;中共从民族利益出发,考虑到杀蒋必然引起国内大乱,更利于日本侵华;放蒋和解,有利于中华民族联合抗击外辱。因此中共提出了和平解决的主张。在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条件下,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3)本题考查对西安事变解决方法的认识。第一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第二问围绕“美英担心日本扩大侵华,排挤美英的在华势力,主张只要蒋介石还能继续统治下去,不妨就和共产党采取某种形式的联合。”这一思路去回答即可。故答案为:(1)指蒋介石。(2)是在西安事变发生时说的。爱国官兵主张将蒋介石处死,周恩来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3)赞同周恩来的主张,因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能促成统一战线建立,结束长期内战的形势,实现全民族的抗战。有利于团结全民族力量,共同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维护民族独立,争取民族解放。促使了国民党营垒的进一步分化,粉碎了国民党内亲日派扩大内战的阴谋。英、美的目的是希望利用中国力量牵制日本侵略以维护自己的利益。【点评】本题第三问有一定难度,考查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