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曹刿论战 课件(14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公开课)曹刿论战 课件(14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8.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1-05 13:28:20

文档简介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一个故事;
2.认识一位人物;
3.学习一种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把握文中的人物形象,学习文章详略得当的写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这是孔子《春秋》对齐鲁长勺之战的记载。我们不能从这段简略的文字中感受到这场大战的惊心动魄。真的很可惜!好在,后世有不少书对《春秋》进行注解,其中有三部比较出名,合称为“春秋三传”。它们分别是公羊高的《公羊传》、谷梁赤的《谷梁传》、左丘明的《左传》。其中成就最高的是《左传》,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左传》中的长勺之战吧!
(二)预习检测
刿(guì) 间(jiàn) 辙(zhé) 夫战(fú) 孚(fú) 靡(mǐ)
(三)朗读感知
1.读准字音,声音响亮;
2.读准节奏,抑扬顿挫;
3.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
(四)自主学习
1.请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注意把握重点文言实词和关键语句。对于疑难语句,可与同桌进行交流学习。
检测反馈: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当官的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要根据实情处理。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能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就衰减了,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就枯竭了。
2.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请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提示:可按照“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来概括)
明确:长勺之战时,曹刿主动请见鲁庄公,帮助鲁庄公战胜了齐国。
(四)品悟形象
请认真品读文中的对话,(自读、对读均可)体会对话双方的语气、神态、心理,你从中感受到了曹刿身上什么样的特点。
(回答时,先读相应的语段,然后分析形象特点)
明确:曹刿是一位有远见卓识和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有强烈的爱国心和责任感的人。
(五)品析写法
战前论战(详写)
从战克敌(略写)
战后论战(详写)
文章围绕“论战”来组织材料,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虽写战争,但战争的过程写得十分简略,紧扣曹刿这一人物,运用对话来写论战前的政治准备及战胜齐国的原因,重点突出,中心明确,详略得当。这样写有利于展现曹刿形象,突出文章中心。
(六)总结
本文记叙了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说明了取信于民和正确地把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赞美了曹刿的爱国情怀。愿我们好好学习,增长本领,做一个像曹刿一样的爱国者!
(七)作业
曹刿在文中是一位富有远见卓识和高超军事指挥才能的爱国者,那么,鲁庄公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共14张PPT)
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


——《春秋》


《左 传》
《谷梁传》
《公羊传》
春秋三传
其中成就最高的是《左传》
作者公羊高
作者谷梁赤

作者左丘明
春秋三传


曹刿论战
1.了解一个故事;
2.认识一位人物;
3.学习一种方法。
学习目标
曹刿请见
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
小惠未徧
小信未孚
忠之属也
公与之乘
下视其辙
夫战,勇气也。
望其旗靡
guì
shí
jiàn
biàn

shǔ
chéng
zhé


预习检测

要求:
1.读准字音,声音响亮;
2.把握朗读节奏和停顿;
3.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宋) 朱 熹
朗读感知
疏通文意
1.请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注意把握重点文言实词和关键语句。对于疑难语句,可与同桌进行交流学习。
2.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请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提示:可按照“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来概括)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当官的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要根据实情处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能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就衰减了,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就枯竭了。
请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提示:可按照“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来概括)

长勺之战时,曹刿主动请见鲁庄公,帮助鲁庄公战胜了齐国。
品悟形象
请认真品读文中的对话,(自读、对读均可)体会对话双方的语气、神态、心理,你从中感受到了曹刿身上什么样的特点。
(回答时,先读相应的语段,然后分析形象特点)
曹刿:
有远见卓识和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有强烈的爱国心和责任感。
品析写法
文章围绕“论战”来组织材料,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虽写战争,但战争的过程写得十分简略,紧扣曹刿这一人物,运用对话来写论战前的政治准备及战胜齐国的原因,重点突出,中心明确,详略得当。这样写有利于展现曹刿形象,突出文章中心。
战前论战(详写)
从战克敌(略写)
战后论战(详写)
总结
本文记叙了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说明了取信于民和正确地把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赞美了曹刿的爱国情怀。
思考
曹刿在文中是一位富有远见卓识和高超军事指挥才能的爱国者,那么,鲁庄公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鲁庄公广开言路,使一介草民曹刿得以参与论战。
鲁庄公面对曹刿“肉食者鄙”的批评和“小惠”、“小信”的刺耳意见,仍能虚怀若谷,唯才是用。
鲁庄公不高高在上,而是亲临前线深入实际,“战于长勺”“与之乘”,甘当配角,让能人“掌旗”。
鲁庄公不被“齐人三鼓”势头吓懵头,任人唯贤,决心坚定,不收回成命,不打退堂鼓,不干扰能人的作战部署。
鲁庄公善于总结经验,不耻下问,“既克”之后能“问其故”,向内行请教,学习如何掌握战争的规律。
鲁庄公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