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世说新语二则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8世说新语二则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1-04 21:26: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语文部编版 七年级上
刘义庆
《世说新语》两则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赞誉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篇幅短小,语言简练,辞意隽(juàn)永。鲁迅称其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咏雪
没枝没叶没人栽,
一夜北风银花开。
花儿随风漫天舞。
天地山河全变白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

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Zhòu


chā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子侄辈)
(一会儿)
(像什么)
(家庭聚会)
重点分析
[译]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诗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译]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差不多可以相比
比不上,不如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判断句式
①文章开头一句话,短短十五字,总述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练地交代了哪些内容?
答: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
兄子胡儿
兄女(无奕女)
寒雪日
家里
谢太傅、儿女
与儿女讲论文义
《咏雪》一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人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②“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答: “公大笑乐”意思是谢太傅听了两个孩子的 回答以后,发出的自然感叹。
谢太傅认为兄女答的比较好。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③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
答:把雪比作柳絮较好,柳絮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之态,而盐却是沉重的颗粒,缺乏美感和轻盈,并且柳絮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暗示春天就要到来,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就缺乏这种意蕴。 “撒盐”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说不好。 认为“盐”好,雪骤时,只见雪粒片直落,看不见雪花轻飘曼舞的样子,撒盐更为真切地描摹了当时的场景,根据形似,所以“撒盐”好。



飞扬之态

轻盈之雅

文化内蕴


“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拓展延伸
你能否再举几例古人
吟咏白雪时用的比喻
的诗句。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战退玉龙三百万,
败鳞残甲满天飞。
张元所《雪》
初疑天女下散花,
复恐麻姑行掷米。
陆游《夜大雪歌》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咏雪
撒盐
何所似
柳絮
比喻
大笑乐
和睦
轻松
融洽
亲情
欣然


(差可拟)
(未若)
比较
陈太丘与友期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陈寔(shí) 尊君在不(fǒu)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
期:
行:
日中:
约定
出行
正午时分
译文: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舍:
去:
乃:
舍弃,放弃
离开

译: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时:
戏:
当时,那时
嬉戏,玩耍
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
“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尊君
不:
待:
君:
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通“否”
等待
彼此尊称,相当于“您”
译:“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
相委而去。”
便:
哉:
相:
委:

语气词,表感叹
表示行为作用的对象,可指代一、二、
三人称。此处指代“我”
舍弃,丢弃
译文: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信:
信用
译文: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惭:
引:
顾:
惭愧

回头看
译文: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几个重要的人物称呼
君 :您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古人称呼上的原则:称人时尊重对方,
对外人称呼自己人时谦逊有礼。
称呼
(亲属)
别人的
父母:
尊君,令尊
令堂,令母
儿女:
令郎,令爱
妻子:
尊夫人,贤内助
自己的
父母:
家父,家母
儿女:
犬子,小女
妻子:
拙荆,内人
小练习
补上句中省略的人物: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 )去,( )去后( )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补上句中省略的人物: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友)过中不至,太丘舍(友)去,(陈太丘)去后(友)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元方)答曰:“(家君)待君久不至,已去。”
小练习
1.元方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友人的性格特点呢?
2. 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3.陈太丘是县令,“友”为什么敢骂他?对他的行为你又有何看法?
4.从故事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1.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朋友的哪两点
错误?
“无信” “无礼”
2.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聪颖 机智 懂得为人
友人:期而不至 无信
对子骂父 无礼

元方:义正词严 率直
入门不顾 刚正
诚信有礼
才能受人尊敬

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谈谈你的看法。
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呢?这是一个开
放性的问题,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
▲ 认为元方并非无礼的理由是: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可见其态度恶劣,元方必须用“入门不顾”的态度维护自己和父亲的尊严。
▲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元方可以批评友人无礼,自己更应该做到有礼——友人已经认错,又是父亲的朋友,是长辈,即使有错,也应以礼待之,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表现了一个人胸襟宽广,有涵养吗?
这则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发?
——我们要学会聪明应对他人。
——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
诚为本
诚信的本义:诚实无欺,恪守信用。
古人云:
人无诚信则鄙陋
家无诚信则危殆,
国无诚信则绝于天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