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 秦统一中国(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秋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 秦统一中国(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05 06:32: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1、秦王嬴政横扫天下,他那虎视龙卷的气势多么雄大啊。


2、他挥剑割断浮云,各国的富贵诸侯尽数迁徙到咸阳。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 9 课
秦 统 一 中 国
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导入明标
掌握:
1.秦灭六国的时间。
2、理解秦统一的历史意义。
3、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巩固
统一的措施。


内容:阅读课文p42-45,完成《助学》
P38知识梳理。
方法:把答案填在助学空格上,并在课
本划出要点。
时间:5分钟
要求:自主学习,5分钟后,师友互查,展示
预习成果. 解决不了的问题小组合作解决。
自学指导
一、秦灭六国
民心
实力
人民希望结束战乱。
商鞅变法后,秦具备统一六国的条件。
秦王为灭六国做了充分的准备。
秦为什么能灭掉六国?
(点拨:从民心、实力、君主作用三方面分析)
君主作用
秦灭六国
嬴政
秦统一的历史意义?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长期混乱局面,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军事
行政
监察
最高统治者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郡(守)
县(令)
中央集权
君主专制
皇帝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廷议之辩

王绾说:“现在天下初定,应该实行分封制。”

李斯说:“不行,当初周就是因为分封,诸侯的权力太大,造成长年战争的局面,现在应该实行郡县制。”
郡县制

故事一:
一个原齐国的百姓到秦国买布,由于货币不同,没有买到,他到原楚国,由于布的尺寸不同,原来做长裙子的布只能做短裙。双方起了争执,最后她不愿意要这条裙子了,打算退货,裁缝让她填一份文书,由于文字不同,她突然发现自己变成‘文盲’了。
请问: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
统一文字
小篆
统一货币
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
统一度量衡
衡:重量单位
度:长度单位
量:容积单位
交通
军事
道路
水运
北击匈奴
修筑长城
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
临洮
辽东
匈奴
蒙 恬
秦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
政治
经济
文化
交通
军事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统一货币、度量衡。
统一文字。
统一车轨,开凿灵渠。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秦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
政治
经济
文化
交通
军事
建立 。
统一 、 。
统一 。
统一 ,开凿 。
北击 ,修筑 。
东海
长城
咸阳

南海
陇西
秦王扫六合
灭六国,
建立秦朝。
前221年,
咸阳,
嬴政。
巩固统一:
1、政治上: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上:
统一货币、度量衡。
3、文化上:
统一文字。
4、交通上:
统一车轨,开凿灵渠
5、军事上: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秦朝疆域:
东到东海,
西到陇西,
北到长城,
南到南海。
课堂小结,提炼升华
过秦论
(西汉)贾谊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做历史助学40页达标训练
巩固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