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1-04 21:47: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金刚石、石墨和C60》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最好使用( )
A.铅笔 B.纯蓝墨水笔 C.碳素墨水笔 D.圆珠笔
2.“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可以体现出钻石( )
A.折光率高,璀璨夺目 B.常温下性质稳定
C.硬度大,结实耐用 D.具有导电性
3.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②化学性质相似 ③物理性质相似 ④是同一种物质 ⑤完全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 ⑥都是黑色固体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④⑤⑥ C.①②⑤ D.③④⑤⑥
4.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推断,黑色粉末可能是( )

A.CuO和C
B.CuO
C.Fe2O3和C
D.C
5.中华炭雕(主要成分是木炭)是一种集观赏与空气净化于一体的工艺品,关于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炭雕摆设要远离火种
B.炭雕艺术品可以长久保存
C.水可以溶解炭雕
D.炭雕能吸附室内有害气体
6.科学家成功地利用精密仪器从石墨中分离出单层的石墨片,这是目前世界上人工制得的最薄的材料,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石墨片说法错误的是( )

A.石墨片是一种单质
B.石墨片与C60是同种物质,具有导电性
C.在一定条件下,石墨片可还原氧化铁
D.石墨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
7.下列各组物质接触时,不发生反应的是( )
A.灼热的焦炭和二氧化碳气体
B.高温下的木炭和氧化铁
C.高温下的木炭粉和氧化铜
D.阳光照射下的木炭和空气
8.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可能是( )
A.单质 B.化合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
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利用焦炭的还原性来冶炼金属
B.碳在高温下只能还原金属氧化物
C.用活性炭可除去硬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D.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CO时需要吸收热量
10.下列关于反应2CuO+C2Cu+C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uO具有还原性
B.C发生了还原反应
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D.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
11.当氧化铜中混有少量的炭粉时,下列除去炭粉的方法中合理的是( )
A.隔绝空气,将混合物加强热
B.采用先溶解然后过滤的方法
C.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
D.在空气中灼烧混合物
12.6g碳在盛有15g氧气的密闭容器里充分燃烧,反应后容器中的气体是( )
A.CO B.CO2
C.O2 D.CO和CO2
二、填空题
13.(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单质,其中,金刚石、石墨是由________构成的,C60是由________构成的。
(2)木炭、活性炭作吸附剂,是因为它们都具有________的结构;石墨作铅笔芯,是利用石墨________的性质;我国一些古建筑里埋入地下的木柱用火将表面烧成黑色是利用了碳的________性。
14.等质量的两份碳分别发生不充分燃烧和充分燃烧,消耗O2的质量比为________,生成CO和CO2的质量比为________。
15. “史上最贵”的实验:
步骤Ⅰ.让金刚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收集生成的气体;
步骤Ⅱ.让足量镁条在步骤Ⅰ生成的气体中燃烧,生成黑色的炭粉和白色的固体氧化物。
(1)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若金刚石质量为m1,按上述步骤反应且转化完全,生成的炭粉质量为m2,则m1________(填“<”、“=”或“>”)m2,理由为________。
16.X是一种无色气体,与炽热的固体A反应,生成一种无色气体Y,A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又生成X。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X________;Y________;A________。
(2)写出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
②________。
17.(2015·广东佛山)小明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进行碳还原性性质的验证,对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
(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导管浸入水中,________,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证明碳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3)CuO发生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4)酒精灯加上网罩的作用是________。
(5)停止加热时,小明若先取出导管,此时空气往往进入试管,使________。若先撤酒精灯则________。要防止红色物质被氧化,又要防止试管破裂必须对小明的装置进行改进。你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
(6)该反应需几分钟时间。最能说明这个反应已经完成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三、计算题
18.将125g由C和CuO组成的混合物充分加热,其中C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剩余物冷却,称量得固体(Cu和CuO的混合物)质量为120.6g。求反应前混合物中CuO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C
2.B
3.C
4.A
5.C
6.B
解析 点拨:石墨片是碳的单质,故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7.D
8.B
解析 点拨: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A、C都有可能;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因此,同种元素不可能组成化合物,故B选项符合题意;同一种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单质,如金刚石和石墨两种不同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若放在一起,就组成了混合物;如红磷和白磷两种不同单质,都是由磷元素组成的,若放在一起,也组成了混合物,所以D也有可能。
9.A
解析 点拨:碳在高温下还可还原非金属氧化物,例如碳可还原二氧化碳,故B错误;碳的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都放出热量,故D错误。
10.C
解析 点拨:物质得氧发生氧化反应,即C发生氧化反应,具有还原性;物质失氧发生还原反应,即CuO发生还原反应,具有氧化性;反应前CuO中O为-2价,反应后CO2中O仍为-2价;反应前固体质量是CuO和木炭质量之和,反应后生成气体CO2,故固体质量减少。
11.D
解析 点拨:隔绝空气,将混合物加强热,C和CuO会反应,结果会混入新的杂质铜,故A错误;炭粉和氧化铜都不溶于水,故B错误;在氢气流中加热混合物,氢气会和CuO反应,C错误;在空气中灼烧混合物,炭粉会跟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把炭粉除去,D正确。
12.D
13.(1)稳定(或不活泼) 碳元素 碳原子 C60分子
(2)疏松多孔徠灰色且质软 常温下的稳定
14.1︰2 7︰11
15.(1)2Mg+CO22MgO+C
(2)= 物质转化过程中元素质量守恒(或其他合理答案)
16.(1)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碳
(2)①CO2+C2CO 化合反应 ②C+2CuO2Cu+CO2↑
17.(1)用手紧握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2)有红色的物质生成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还原
(4)使火焰集中,以提高温度
(5)铜被氧化 石灰水倒流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胶皮管处夹上弹簧夹
(6)导管口不再冒气泡
18.99%
解析 点拨:设参加反应的C的质量为x。
2CuO+C2Cu+CO2↑
12 44
x 125g-120.6g
x=1.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