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的说课题目是:《病毒》。
一、指导思想
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是:走进新课程,新课堂,新行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病毒》这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五章。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动物、植物、细菌真菌,单细胞生物等由细胞结构构成的生物体。病毒对于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内容,但可以与前面所学知识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也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切入点。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但它具有重要的生命物质——蛋白质和核酸;它不能独立生活,却可以寄生在活细胞中生,靠自己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物质“繁殖”后代,病毒具有生命的特征,因而是生物。人类在治疗各种疾病的过程中,借助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手段才逐渐认识了病毒。教材中关于病毒发现史的介绍,阐明了技术手段对科学研究的促进作用,体现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在教学中应予以重视。同时,还应注意病毒在生物圈中的分布十分广泛,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动植物和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在教材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2、教学重点
(1)????? 病毒的形态结构(2)????? 病毒的分类及分类的标准(3)????? 病毒的生活形式
3、教学难点
1、病毒的分类2、病毒的生活形式3、病毒与人类关系
三、学情分析??????????????
本节的教学对象为初二年级学生。通过前一部分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植物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等知识;已学会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 等研究生物学的方法。具备了独立学习本节部分内容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他们对本节课涉及的有关病毒与人类关系,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病毒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的知识,难以理解,尤其是病毒的非细胞结构很难理解。
?初中学生,生性好动,想象力比较丰富。学习病毒不排除恐惧排斥心理,因此要善诱善导,让学生愉快的学习。
四、教学目标设计
(1)基础知识目标:
1、知道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
2、识记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及分类。
3、知道病毒对人体的危害以及病毒的利用。
(2)能力训练目标:
1、具有进一步获取课本以外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思想情感目标:
1、? 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2、? 通过认识病毒学会预防病毒的感染
3、? 通过学习病毒并联系生活树立起病毒并不可怕,人类在对抗病毒时总会胜出
五、教法设计
1、直观教学法
通过动画课件等直观教学手段,创设生物微观世界,激起学生的感性认识,获得生动的表象,使学生能比较全面地掌握知识,比较深刻地掌握和理解教学内容。
2、创造式教学
使学生初步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总结所学的内容,另一方面使学生充分展示个人的才艺,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提高。
3、合作性学习
4,概念教学法
六、学法指导
本节课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积极思考,针对师生共同提出的问题,所学知识得出自己的结论,并进一步通过小组讨论、协商得出统一的答案,最后有老师总结。
七、 教学程序设计
1、教材的处理打破知识结构先介绍病毒的有益之处让学生产生好感。且是学生未知领域,产生神秘感作为导课内容。以趣导学以趣激学。顺应让学生说出自己想知道的内容,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成为追求解决的目标期待寻找原由的紧张地思考过程。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出人类对病毒的认识过程以及科学技术在人类认识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然后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方式激发情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先介绍病毒的有益之处克服学生的恐惧排斥心理,乐于接受学习,让学生提出自己想知道病毒那些知识,定为课标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内容并观察一系列图片。之后,提供平台让学生充分展示,当学生利用以有知识来解决相关问题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活动就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落实。在介绍病毒与人类关系时,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从事物的正反两方面去看待这个问题。教材的处理先介绍病毒的益处让学生产生好感。作为导课内容。以趣导学以趣激学。
2、教学内容分为四部分内容:病毒的发现;病毒的分类、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有害);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有利)。
(1)学生的主体活动为:做好听课纪录,知识的梳理,识记理解。思考并提出相关问题,讨论得出结论,病毒生活模拟表演,成就性游戏的体验,培养学习兴趣。
(2)教师的主导作用:引领教学主线,创设问题情景,聆听学生讲解,归纳教学内容。完成学生的测评。
八、媒体的选择
本 节课的知识较为抽象,特别病毒的生活难以理解。因此我采用课件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把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形象化、立体化、动态化;把学生看不到、摸不着的病毒结构及生命活动的动态变化过程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难点迎刃而解,重点得以突出,充分体现了 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
九、具体过程
活动一:游戏官兵捉贼。目的:益智
活动二:自学。目的:动口动手动脑。成为鲜活的学习2.
活动三:你说我们听。 目的:培养表达记忆理解力。
活动四:模拟表演 目的:表演力,想创造力。
活动五:出五关暂六将 目的:巩固知识。张扬个性
活动六:微信连连看 目的:收集信息能力,合作交流,团队协作能力。
6、小结:1采用表演形式,游戏等各种活动,形成鲜活的有趣课堂,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2活动过多,冲淡教学,任务得不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