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地理必修2)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单元综合测试题 鲁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地理必修2)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单元综合测试题 鲁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1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9-04-01 10:0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
单元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
东山镇位于长江下游南岸的太湖之滨,西部山丘绵延,东部地形平坦直抵湖畔。自古为鱼米之乡。山麓和山坡分别是茶园和果园。这里出产的名茶是碧螺春,这里的果园盛产橘子、枇杷、杨梅和白果。读东山镇地形剖面示意图(图1),回答1~2题。
1.结合上文并读图1,东山的土地利用方式自西向东依次为
A.①果园②稻田③茶园④淡水养殖
B.①果园②茶园③稻田④淡水养殖
C.①茶园②稻田③果园④淡水养殖
D.①茶园②果园③稻田④淡水养殖
2.由上述资料判断,下列不是东山镇农业发展趋势的是
A.发展生态农业 B.发展适应市场的农产品
C.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 D.增加农业就业人口数
读图2,四个区域简图,完成3~4题。
3.关于四地自然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丁两地都是平原,气候宜人
B.甲、丁两地资源丰富,大量出口能源矿产
C.乙、丙两地气候特征、成因相同
D.甲、丙两地北部都有高大山脉,它们都对当地的南北气流有明显阻挡作用
4.关于四地人文地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地所在国都有世界著名的以微电子技术为主的高科技园区
B.甲、丁两地所在国都在重点发展宇航技术
C.甲、乙所在国都是世界农产品出口国,其中A国出口经济作物,B国出口粮食
D.丙、丁两国都利用廉价的海运大量输入铁矿石,在本国领土上发展钢铁工业
图3为鞍山市部分工业企业分布图。回答5~8题。
5.鞍山市的城市地域形态是
A.组团式 B.疏松式
C.集中式 D.放射式
6.图中各企业高度集聚的最主要原因是
A.存在投入——产出联系
B.共用原料和基础设施
C.共用劳动力
D.集中治理工业污染
7.不符合鞍钢未来发展方向的叙述是
A.引进技术,改造传统企业 B.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治理污染,美化环境 D.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8.50年代鞍山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基地,其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高科技力量雄厚 B.水陆交通便利 C.水资源丰富 D.矿产资源丰富
9.新疆的哈密瓜特别甜,而同一品种在北京采用大棚种植则甜度下降,这是因为大棚种植:①温度偏低 ②水分偏少 ③温差较小 ④光照减弱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0.促进吐鲁番盆地经济发展的对策有
①发挥“火洲”的气候优势,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 ②大力发展造纸工业 ③加速发展长绒棉.哈密瓜.葡萄等特色农产品以及相关的加工业 ④发展以“丝绸之路”和干旱盆地景观为特色的旅游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1.澳大利亚混合农业与我国混合农业相比,其相似之处是
A.都有同时饲养牲畜和生产谷物的混合方式
B.都是将甘蔗、果树、桑蚕的生产与养鱼有机结合起来
C.普遍采用同时种植小麦和牧羊的混合经营方式
D.饲养牲畜都主要采用家畜.家禽的小规模饲养方式
12.下列有关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造纸厂应布局在河流的上游
B.化工厂要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且应布局在居民区的最小风频的下风地带
C.发电厂应远离居民区
D.水泥厂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地带
13.目前许多地方提出“绿色旅游”的口号,主要是针对日趋恶化的
A.对文物古迹的破坏问题 B.对北京环境的破坏问题
C.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D.冲击正常社会秩序问题
14.有关工业区位因素发展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
B.交通运输仍是各工业部门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C.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D.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削弱
15.关于工业区位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一般情况下,决策者把工厂建在某个区位优势明显的地方 ②工厂建在什么地方,厂商可做决策而政府不能干预 ③发达国家交通运输已趋完善,区位选择不受其影响 ④区位选择既要考虑经济效益,也要考虑环境效益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图6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16~18题。
16.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A.市场导向型 B.劳动力导向型
C.原料导向型 D.动力导向型
17.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B.产品科技含量高
C.以航空运输为主 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
18.现阶段,丙类工厂在我国宜转移到
A.环渤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 D.中西部地区
19.2007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我国旅游市场异常火爆。读“中国重点城市旅游实力比较图”,有关图8中各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上海、广州、深圳是发展中旅游城市
B.大连旅游人次比值大于西安
C.大连、西安的旅游资源类型相同
D.北京的旅游实力是最强大的
20.“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反映了我国古代文人欣赏旅游景观追求的境界是
A.把握时机  B.抓住景观的特点  C.以情观景  D.选择观赏位置
二、综合题
1.读下表和图,我国三个地区钢铁产量和区位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A、B两个地区钢铁产量差异的主要自然条件。
(2)C地区面积虽小,但产量与A地区差不多,试分析C地区钢铁工业区位的优势。
(3)指出A东北部;B两地农业生产最主要地域类型的差异,并分析其差异的区位原因。
2. 图13反映了美国汽车产业布局及区位选择的发展和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图13  汽车工业布局的变化
(1)试分析 A 城市能成为世界著名汽车城的工业区位优势条件。
(2)分析巴尔的摩发展汽车工业的优越区位条件。
(3)过去,汽车相关产业大量集中在 A 城。而现在汽车相关产业分散在各地。试比较它们各自的优势与不足。
3.“农夫果园”番茄汁的原料主要来自右图中的A地区,看图后回答。
(1)A地区种植番茄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2)A地区生产的番茄质优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
(3)影响番茄榨汁企业地区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4)B河流主要补给是 ,此河流汛期主要出现在 季。
(5)图示地区城市相对集中的主要区位因素有哪些?
答案
一、选择题
BDCCC ABDCD ACCCD CDDDC
二、综合题
1.(1)A:铁矿、煤炭资源丰富;B:铁矿、煤炭资源较少。
(2)水陆交通发达;附近城市众多,市场广阔;工业基础较好,轻重工业发达;科技力量雄厚。
(3)A东北部:商品谷物农业 B地:水稻种植业为主
A东北部:平原广阔,土地资源丰富;土地为肥沃的黑土;人口较少,利于大型机械化作业,粮食商品率较高。
B地:山地、丘陵较多,气候温暖湿润,人口较稠密,为劳动密集型农业。
2.(1)地处五大湖附近,水陆交通方便,运费低廉;附近钢铁、机械制造业发达。
(2)临海,海运方便;附近城市众多,人口稠密,市场广大;接近国际市场。
(3)集中在A城优势:相关产业集中,节省交通成本;充分利用公共基础设施等;具有集聚效应、规模效应。不足:环境污染较严重,资源、能源紧张。
分散的优势:各零部件能选择最好区位布局,降低生产成本;环境污染较少。不足:加大运输成本;难以发挥规模效应。
3.(1)水源
(2)光照强;日照时间长;夏季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
(3)原料
(4)冰川融水 夏
(5)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农业发达,交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