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2.2.1 综合法与分析法第二章 §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学习目标
1.理解综合法、分析法的意义,掌握综合法、分析法的思维特点.
2.会用综合法、分析法解决问题.问题导学达标检测题型探究内容索引问题导学知识点一 直接证明直接证明是从命题的 出发,根据已知的定义、公理、定理,
推证结论的真实性.常用的直接证明方法有综合法与分析法.条件或结论直接知识点二 综合法思考 该题的证明顺序是什么?答案 从已知利用基本不等式到待证结论.梳理 综合法
(1)定义:综合法是从 出发,经过逐步的推理,最后达到待证结论.
(2)逻辑关系:P0(已知)?P1?P2?…?Pn?Q(结论).
(3)特点:从“已知”看“可知”,逐步推向“ ”,其逐步推理,实际上是寻找它的 条件.已知条件未知必要答案 从结论出发开始证明,寻找使证明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知识点三 分析法思考 阅读证明基本不等式的过程,试分析证明过程有何特点?梳理 分析法
(1)定义:分析法是从 出发,一步一步寻求结论成立的 条件,最后达到题设的已知条件或已被证明的事实.
(2)逻辑关系:B(结论)?B1?B2?…?Bn?A(已知).
(3)特点:从“未知”看“需知”,逐步靠拢“ ”,其逐步推理,实际上是要寻找它的 条件.
(4)证明格式:要证×××,只需证×××,只需证×××,…,因为×××成立,所以×××成立.待证结论充分已知充分1.综合法是执果索因的逆推证法.( )
2.分析法就是从结论推向已知.( )
3.分析法与综合法证明同一问题时,一般思路恰好相反,过程相逆.
( )[思考辨析 判断正误]××√题型探究例1 在△ABC中,三个内角A,B,C对应的边分别为a,b,c,且A,B,C成等差数列,a,b,c成等比数列,求证:△ABC为等边三角形.类型一 综合法的应用证明由a,b,c成等比数列,得b2=ac.
又∵b2=a2+c2-2accos B=a2+c2-ac,
∴a2+c2-ac=ac,
即(a-c)2=0,因此a=c.故△ABC是等边三角形.反思与感悟 用综合法证题是从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推向结论.其适用范围为
(1)定义明确的问题,如证明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等.
(2)已知条件明确,并且容易通过分析和应用各种条件逐步逼近结论的题型.在使用综合法证明时,易出现的错误是因果关系不明确,逻辑表达混乱.证明且上述三式等号不能同时成立,类型二 分析法的应用证明当a+b>0时,用分析法证明如下:反思与感悟 (1)当已知条件简单而证明的结论比较复杂时,一般采用分析法,在叙述过程中“要证”“只需证”“即证”这些词语必不可少,否则会出现错误.
(2)逆向思考是用分析法证题的主题思想,通过反推,逐步寻找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正确把握转化方向,使问题顺利获解.解答类型三 综合法与分析法的综合应用证明例3 已知a,b,c是不全相等的正数,且0只需证 ,
只需证 .所以只需证(a+b)2≤(a2+1)(b2+1),
即证a2+2ab+b2≤a2b2+a2+b2+1,
即证a2b2-2ab+1≥0,
即证(ab-1)2≥0,
上式显然成立,所以原不等式成立.反思与感悟 综合法和分析法各有优缺点,从寻求解题思路来看,综合法由因导果,分析法执果索因.就表达证明过程而论,综合法形式简洁,条理清晰;分析法叙述烦琐,文辞冗长.也就是说分析法宜于思考,综合法宜于表述.因此,在实际解题时,常常把分析法和综合法结合起来使用,先利用分析法寻求解题思路,再利用综合法有条理地表述解答过程.证明证明 由已知条件得
b2=ac, ①
2x=a+b,2y=b+c. ②只要证2ay+2cx=4xy.
由①②得2ay+2cx=a(b+c)+c(a+b)=ab+2ac+bc,
4xy=(a+b)(b+c)=ab+b2+ac+bc=ab+2ac+bc,
所以2ay+2cx=4xy.命题得证.达标检测12341.若a>b>0,则下列不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A.a2>ab B.ab>b2
C. D.a2>b2答案√5解析解析 根据不等式性质,当a>b>0时,才有a2>b2,解析答案√12345A.c B.b
C.a D.随x取值不同而不同√12345解析答案12345分析法答案12345证明证明 要证cos α-sin α=3(cos α+sin α),1.综合法证题是从条件出发,由因导果;分析法是从结论出发,执果索因.
2.分析法证题时,一定要恰当地运用“要证”、“只需证”、“即证”等词语.
3.在解题时,往往把综合法和分析法结合起来使用.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