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一课一测
17.2 欧姆定律 巩固提优
1.下图中,能正确描述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是( )
A. B.
C. D.
2.如图所示电路,当开关S1、S2闭合,S3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2A;当S2、S3闭合,S1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8A,则当S1闭合,S2、S3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
A.1.0A B.0.8A C.0.6A D.0.4A
3.根据欧姆定律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C.?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D.?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4 .如图示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甲、乙两表是电压表时,示数之比U甲:U乙=3:2,当开关S断开,甲、乙两表都是电流表时,则两表的示数之比I甲:I乙为( )
A.2:1
B.1:3
C.2:3
D.3:1
5.如图,R1=2Ω.某同学在实验中,记录了三只电表的示数,但没有记录单位,记下的一组数据是1、2和3.也弄不清楚这些数字是哪只电表的示数,单位是V还是A,请根据电路图和记录的数据,确定实验中所用的电源电压和电阻R2的阻值分别是( )
A.1V 2Ω B.2V 1Ω C.2V 2Ω D.3V 1Ω
6.小明在医院看到一种输液警报器(如图甲),当管内药液流完时,电铃发声,报警器内部有一可变电阻,当输液管内有液体时,电阻大,无液体时,电阻小,电路如图乙所示,则当闭合开关报警器工作时,分析正确的是(?? )
A.?输完药液时,电流表示数变小?????????????????????????????
B.?输完药液时,电压表示数变小
C.?输完药液时,电铃响的原因是其两端电压变大,电铃正常工作??????????
D.?未输完药液时,电铃不响是因为没有电流通过
7.关于欧姆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B.电压越大,电流越大
C.电压为零,电阻也为零
D.以上说法都不对
8.如图所示,电压表量程是0﹣3V,电流表量程是0﹣0.6A,变阻器的最大值是50Ω,R0电阻为6Ω,电源电压为6V,为了保证两表使用安全,求变阻器的电阻取值范围( )
A.R≤4Ω B.R≥6Ω C.4Ω≤R≤6Ω D.无法确定
9.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定值电阻上的电流与两端电压关系的是(?? )
A.??????????????? B.???????????????C.? ?????????????? D.?
10 . 对于欧姆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公式表明: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B.公式表明: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C.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几倍,通过它的电流也增大几倍,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变
D.公式U=IR表明:导体两端的电压U是由通过它的电流I和它的电阻R共同决定
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1闭合后,开关S2由断开到闭合,电路中的总电阻将 。若S1仍闭合,S2断开,将滑片P向左移动,则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的比值将 (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2.关于电流跟电压和电阻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阻越大,电流越小;电压越大,电流越大
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就越大
C.?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小
D.?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导体电阻越小,电流就越大
13.如图,电源电压和电灯L的电阻均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后,在变阻器的滑片P从中点向下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B.电灯L的亮度变暗
C.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
D.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
14.防电墙技术是为了适应我国的用电环境开发的一种利用在电热水器上的新技术。这项技术相当于在人体和火线之间装了一个很大的“水电阻”,一旦发生漏电现象,“水电阻”,与人体 (填“串联”或“并联”)在一起;这个“水电阻”会起到 (填“分压”或“分流”)的作用;若发生漏电后,加在人体两端电压恰好为12V,则“水电阻”的阻值与人体阻值的比值 。
15.欧姆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总结出来的,它的内容是:导体中的电流跟________?成正比,跟________成反比,用公式I=________? 来表示。
16.德国物理学家 ___________经过十年不懈的努力,通过实验归纳出一段导体中电流跟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概括为数学表达式:.为了纪念他的杰出贡献,人们将他的名字命名为 _________的单位.
17.小敏看到超载车损坏公路的新闻报道,设计了一个称量车重的模拟电路,将载重量转化成电流表示数,如图甲。电路由电源、称重计(电流表、量程0~0.6A)、定值电阻R0,滑动变阻器R1、弹簧和开关组成。已知电源电压8伏,滑动变阻器R1长40厘米、最大阻值20欧,且电阻的大小与其接入的长度成正比,弹簧的长度与受到压力之间的关系如图乙,当没有载物时,变阻器滑片指在上端,电流表示数是0.1A。
(1)定值电阻R0多大?
(2)最大载重时,该模拟电路的电流表示数多大?
(3)小华觉得最大称量时,该模拟电路的电流表示数应该过满量程的一半,则应选择定值电阻:R2=20欧、R3=5欧和R4=1欧中哪个替换R0,替换后,最大称量时,电流表示数多大?
18.10秒内通过某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2库,则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________安;若该导体两端电压为3伏,则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_欧;若将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减小到0.2伏,它的电阻为________欧.
19.图示为通过A和B两个电路元件中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的图象,由此可知元件 ____是定值电阻,它的电阻为 _________Ω.
2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路中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2A”字样,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电阻R1的阻值为4Ω。当滑片在滑动变阻器的最右端a点时,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为2伏,求:
(1)通过电阻R1的电流;
(2)电源电压;
(3)为了保证电路能正常工作及各电表不致损坏,求滑动变阻器的取值范围。
21.(1)王师傅修理电视机时,发现15Ω 和25Ω的两个电阻的标称看不清了,请你帮他设计一个能够鉴别电阻阻值大小的最简单电路(电源使用旧的干电池),画在图甲的虚线框内.
(2)王师傅怀疑厂家生产的定值电阻的阻值有误差,为进一步测量15Ω电阻的阻值
①在你设计的最简电路图甲的基础上,你的修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明用额定电压3.8V的小灯泡替换15Ω的定值电阻,重新做实验.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小灯泡和定值电阻的U-I图象如图乙所示.小灯泡的U-I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L1和L的两条图线,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在如图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为0.38A和0.7A,电压表的示数为4.5V.试求:
(1)灯L1、L2中的电流I1和I2;
(2)L1两端的电压U1和电源电压U.
答案
1. A
2. D。
3. C
4 .B
5. B。
6. C
7. D
8. C。
9. A
10 . BC
11. 变小;不变。
12. B,D
13. D
14. 串联;分压;52:3。
15. 两端电压;导体电阻;
16. 欧姆;电阻.
17. (1)当没有载物时,变阻器滑片指在上端,R1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流表示数为0.1A,
由I=可得,电路总电阻:
R总===80Ω,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定值电阻的阻值:
R0=R总﹣R1=80Ω﹣20Ω=60Ω;
(2)由图乙可知,弹簧的最大压缩量:
△L=L﹣L1=40cm﹣24cm=16cm,
因滑动变阻器电阻的大小与其接入的长度成正比,
所以,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
R1′=R1﹣R1=20Ω﹣×20Ω=12Ω,
则该模拟电路的电流表示数:
I′==≈0.11A;
(3)电流表量程为0.6A,电流要超过量程的一半,则:I小>0.3A,
即I小==>0.3A,
解得:R<14.67Ω,
电路最大电流I大≤0.6A,则
I大==≤0.6A,
解得:R≥1.33Ω,
综上可知,电阻应选择R3;
替换后,最大称量时,电流表示数:I===0.47A;
答:(1)定值电阻R0为60Ω;
(2)最大载重时,该模拟电路的电流表示数为0.11A。
(3)应选择定值电阻R3,替换R0,替换后,最大称量时,电流表示数0.47A。
18. 0.2;15;15
19. A;5.
20. (1)解:电压表的示数为2伏,即R1两端的电压为2V,根据欧姆定律,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U1/R1=2V/4Ω=0.5A
(2)解:根据串联电阻的规律,总电阻为R=R1+R2 , 根据欧姆定律,电源电压U=I1(R1+R2)=0.5A×(4Ω+20Ω)=12V
(3)解:电流表的量程为0~0.6安,按要求:I≤0.6A,当I=0.6A,电压表示数U1=IR1=0.6A×4Ω=2.4V,电压表示数不会超出3V,即为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根据串联电压电压的规律,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滑=U-U1 , 为了保证电路能正常工作及各电表不致损坏,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R2′=U?U1/I=12V?2.4V/0.6A=16Ω,所以,滑动变阻器连入电阻范围为16Ω~20Ω
21. (1)见下图;
(2)①在待测电阻两端并联一只电压表;
②L;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小灯泡的U-I图线不是直线?
22. (1)0.38A;0.32A;(2)4.5V;4.5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