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空间和时间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节 空间和时间4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1-05 08:32:02

文档简介

课件45张PPT。第1章运动的描述第1节空间和时间一般选取地面为参考系实用参考系的选取应该遵循方便性原则和简单性原则,也就是说,无论将哪一个物体选作参考系,应该使问题的研究更方便、更简单,杜绝使问题复杂化的情况方便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考系任意(1)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即为时间,即Δt=t2-t1
(2)时间轴上的两个点无限靠近时,它们间的时间就会趋于零,时间就趋于时刻了联系(1)时间指两时刻之间的间隔,对应于物体所运动的过程
(2)在时间轴上用线段表示
(3)有长短之分(1)时刻指一瞬间,对应于物体的位置或状态
(2)在时间轴上用一个点表示
(3)只有先后、早迟的区分,没有长短之分区别时间时刻
“课时跟踪训练”见“课时跟踪训练(一)”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
谢 谢 观 看 课时跟踪训练(一)?空间和时间
A级—学考达标
1.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间表示较长的过程,时刻表示较短的过程
B.时间对应物体运动的过程,时刻对应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某个位置
C.1 min只能分成60个时刻
D.9点开会,开了2 h,11点散会,其中9点和11点指时间,2 h指时刻
解析:选B 再短的时间也是一个时间间隔,时刻指一个瞬间,而不是很短的一段时间,故A错。要注意1 s不等于一个时刻,1 min可以分成无数个时刻,故C错,9点和11点指时刻,2 h指时间,故D错误。
2.关于参考系的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考系的选择必须是静止不动的物体
B.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考系
C.参考系就是不动的物体
D.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
解析:选B 参考系是假定不动的物体,故参考系可以选择运动的物体也可以选择静止的物体,故A、C错误;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故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考系,B正确,故D错误。
3.从第3 s初到第4 s末所对应的时间是(  )
A.1 s         B.2 s
C.3 s D.4 s
解析:选B 3 s初是指2 s末这一时刻,故从第3 s初到第4 s末所对应的时间是2 s的时间,B正确。
4.寓言“刻舟求剑”中的主人公找不到掉入水中的剑,是因为他选择的参考系是(  )
A.乘坐的小船 B.岸边的树木
C.流动的河水 D.掉入水中的剑
解析:选A 寓言中的主人公记下的是剑相对船的下落位置,故他是以乘坐的小船为参考系的,A正确。
5.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在5 s时指的是物体在5 s末这一时刻
B.物体在5 s内指的是物体在4 s末到5 s末这1 s的时间
C.物体在第7 s内指的是物体在6 s末到7 s末这1 s的时间
D.第4 s末就是第5 s初,指的是时刻
解析:选B 物体在5 s时指的是物体在5 s末这一时刻,A选项正确;物体在5 s内指的是物体在从开始到5 s末这5 s的时间,B选项错误;物体在第7 s内指的是物体在6 s末到7 s末这1 s的时间,C选项正确;第4 s末就是第5 s初,指的是时刻,D选项正确。
6.一个小球从距地面4 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距地面1 m高处被接住。坐标原点定在抛出点正下方2 m处,向下为坐标轴的正方向。则小球的抛出点、落地点、接住点的位置坐标分别是(  )
A.2 m,-2 m,-1 m   B.-2 m,2 m,1 m
C.4 m,0,1 m D.-4 m,0,-1 m
解析:选B 取小球的抛出点为A,落地点为B,接住点为C。以A点下方2 m处为坐标原点,向下为正方向建立直线坐标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xA=-2 m,xB=2 m,xC=1 m,B正确。
7.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放映时,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这时,观众所选的参考系是(  )
A.“孙悟空” B.平台
C.飘动的白云 D.摄影师
解析:选C 白云相对“孙悟空”运动,把白云选为参考系,即认为白云静止,则“孙悟空”相对于白云运动,感觉是“孙悟空”在“腾云驾雾”,故C对。
8.以北京长安街为坐标轴x,向东为正方向,以天安门中心所对的长安街中心为坐标原点O,建立一维坐标系。一辆汽车最初在原点以西3 km处,几分钟后行驶到原点以东2 km处。这辆汽车最初位置和最终位置分别是(  )
A.3 km 2 km B.-3 km 2 km
C.3 km -2 km D.-3 km -2 km
解析:选B 坐标轴的正方向向东,则位置在原点以东为正,在原点以西为负,汽车最初在原点以西且距原点3 km,所以最初位置是-3 km,同理最终位置是2 km,故B正确。
9.一只猴子静止在悬挂于天花板上的细棒上,现使悬挂细棒的绳子断开,猴子和细棒一起向下运动,甲说此棒是静止的,乙说猴子是向下运动的,甲、乙两人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
A.甲选的参考系是地球,乙选的参考系也是地球
B.甲选的参考系是地球,乙选的参考系是猴子
C.甲选的参考系是猴子,乙选的参考系是地球
D.甲选的参考系是猴子,乙选的参考系是棒
解析:选C 根据题意知棒与猴子一起向下运动,即猴子相对棒处于静止状态,甲说此棒静止,他是以猴子为参考系,乙说猴子向下运动,他选地球为参考系,故选项C正确。
10.如图所示,由于风,河岸上的旗帜向右飘,在河面上的A、B两船上的旗帜分别向右、向左飘,则两条船的运动状态是(  )
A.A船肯定是向左运动的
B.A船肯定是静止的
C.B船肯定是向右运动的
D.B船可能是静止的
解析:选C 河岸上的旗帜向右飘,说明风是由左向右吹的,A船旗帜向右飘,说明A船相对于风是向左运动的,故A船可能向左运动,可能静止,也可能向右做速度小于风速的运动,A、B错误;B船旗帜向左飘,说明B船相对于风是向右运动的,故B船应做向右且船速大于风速的运动,C正确,D错误。
B级—选考提能
1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 000 m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他以为是一只小昆虫,便敏捷地把它一把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子弹。飞行员能抓到子弹,是因为(  )
A.飞行员的反应快
B.子弹相对于飞行员是静止的
C.子弹已经飞得没有劲了,快要落在地上了
D.飞行员的手有劲
解析:选B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去拾起掉在地上的物品,或者去拿放在桌子上的物品,其实,地面上静止的物体(包括人)都在永不停息地随地球自转而运动,在地球赤道处,其速度大约为465 m/s。正因为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都具有相同的速度,相互间保持相对静止状态,才使人们没有觉察到这一速度的存在。当飞行员的飞行速度与子弹飞行的速度相同时,子弹相对于飞行员是静止的,因此飞行员去抓子弹,就和我们去拿放在桌上的物品的感觉和道理一样。
12.[多选]汉语成语中有一个“形影不离”的成语,意思是人的身体和影子分不开,形容关系密切,经常在一起。在晴天的早上,某同学在操场上沿直线跑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考系,影子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考系,影子是运动的
C.以人为参考系,影子是静止的
D.以人为参考系,影子是运动的
解析:选BC 以地面为参考系,影子和人一起运动,影子始终在人一侧,相对于人不发生位置的变化,故以人为参考系,影子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考系,影子和人都是运动的。选项B、C正确。
13.[多选]“嫦娥三号”探月卫星由地面发射后,经过发射轨道进入停泊轨道,然后在停泊轨道经过调速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再次调速后进入工作轨道,卫星开始对月球进行探测。简化后的路线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轨道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
B.图中卫星绕月球运动的轨道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
C.图中卫星绕月球运动的轨道是以月球为参考系的
D.图中卫星运动的轨道均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
解析:选AC 地球绕太阳运动,而月球又围绕地球运动,但从图中可以看出“嫦娥三号”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轨道中,地球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这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同理,卫星绕月球运动的轨道中,月球的位置也没有发生变化,这是以月球为参考系的。正确选项为A、C。
14.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上的自然现象,但在某些条件下,在纬度较高地区上空飞行的飞机上,旅客可以看到太阳从西边升起的奇妙现象,这种现象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
A.时间必须是在清晨,飞机正在由东向西飞行,飞机的速度必须较大
B.时间必须是在清晨,飞机正在由西向东飞行,飞机的速度必须较大
C.时间必须是在傍晚,飞机正在由东向西飞行,飞机的速度必须较大
D.时间必须是在傍晚,飞机正在由西向东飞行,飞机的速度必须较大
解析:选C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我们以地球为参考系,看到的太阳东升西落,即以地球为参考,太阳绕着地球自东向西转。若飞机以太阳相对地球转动的速度飞行,即飞机也自东向西飞,则飞机上的人看到的太阳是静止的,不升也不降;若飞机的速度比太阳自东向西转的速度大,则飞机上的人(以飞机为参考系)看到太阳相对于飞机自西向东运动,即看到太阳从西边升起。若要看到太阳从西边升起的效果,则需要飞机在傍晚时以较快的速度自东向西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