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倍数:认识倍数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倍数:认识倍数 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1-05 07:4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倍数
教学目标:1、主计算、交流、判断等数学活动中,经历认识倍数的过程。
知道倍数的含义;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的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倍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够判断两个数是否具有倍数关系。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都学过哪些数?举例说一说(学生会说出自然数、整数、小数等)
二、探索新知:
1、计算下面两组题:
①12÷3= 40÷5= 315÷15=
②11÷3= 43÷5= 643÷15=
和同学交流计算的结果,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下面哪道题的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
17÷4=4……1 20÷7=2……6
96÷32=3 99÷11=9
78÷3=26 66÷15=4……6
3、帮助小兔子找出3的倍数 。你是怎么找的?3的倍数能够找完吗?
小结:一个数(0除外)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三、尝试练习
下面那道题的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
90÷5= 176÷22= 153÷15= 96÷8=
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四、巩固练习
(1)在下面的数中,找出有倍数关系的数。
72 48 9 4 56 24 7
(2)计算并说一说谁是谁的倍数
(3) 练一练2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下面各数的倍数。
7的倍数:
8的倍数:
9的倍数:
10的倍数:
五、课堂小结: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
板书设计:
倍数

被除数除以除数没有余数时,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

一个数(0除外)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较高,知识的掌握也较为自然而扎实,学生的思维也在呈螺旋式上升趋势,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
我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使这些枯燥的知识变成鲜活、灵动数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学到了知识,又体念到了学数学的快乐。
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学中,我们不要教给学生现成的数学,而是要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探索研究。比如在找3的倍数时,我提问3的倍数能写完吗?孩子经过思考都认为不能写完,自然就知道没有最大倍数,最小倍数是它本身。
三、挖掘不足 有待改进
1、在练习中没有教给孩子做题的方法,致使孩子做题无序。
2、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不止是一时之效,如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预案的设计,课堂中顺学而导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