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2 阳光下的影子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2 阳光下的影子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1-05 13:58: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阳光下的影子》教学设计
课题
阳光下的影子
重点
难点
学习水平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一课时
识记
理解
运用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3、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二)过程与方法:1、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3、一天中影子长短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5、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利用影子来测定时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如实记录数据。3、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


突破重点
难点设想
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亲身经历、探究发现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本节课教学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设计实验,自主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这一核心概念,并且能用文字或图示记录、交流观察到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猜想假设、实验探究、归纳构建的科学探究活动历程,让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科学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材分析
《阳光下的影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光》的第2课。太阳的运动和影子的变化,对孩子们来说,太习以为常了。即使是一年级的学生也不陌生,但正是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变化,却往往被学生忽视。因此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知道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发现太阳和影子的变化规律;知道可以通过影子的变化来推断太阳的变化;进一步感知人类生活离不开太阳。
教学媒体
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
课前收集有关影子的信息。简易的日影观测仪、指南针、电筒、白纸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铺垫设疑(3—5分钟)
1、师叙述谜语内容: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头,灯前月下跟你走,就是从来不开口。( 影子 )
2、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光和影)
回顾知识:(1)什么叫光源?(2)什么叫投影?(3)影子产生需要的条件是什么?(4)影子有什么特点?
3、问:我们已经学过影子了,关于太阳和影子你还知道哪些?(晴天时,大树有影子、篮球架也有影子;有阳光时就有影子;阴天时没有影子;有太阳的时候才能看到影子。……)
谈话:你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影子和太阳确实有关系,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阳光下的影子)
二、探究发现(10—12分钟)
(一)想想看从清晨到黄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在不断变化,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也在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呢?根据我们上节课的研究,说说我们的推测及理由。
1、猜想假设
小组讨论后交流。(一天中物体的影子早晨和傍晚长,中午短;影子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想一想:(1)太阳一天中运行的方向变化?(东—南—西)(2)一天中太阳的高度是怎样变化的?(低—高—低)
3、探究影子变化规律。(1)在阳光下我们看到过影子吗?(2)早上、中午、傍晚的影子方向、长短是怎样变化的?
4、把物体的影子添画在下面的图中,课本第26页。
(课件演示:如下图)
结论1:
影子长短变化:清晨 ,逐渐变 ,午 ,然后变 ,到太阳偏西快落山时 。
结论2:
①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影子在 方;
②中午太阳在正南方,影子在 方;
③下午太阳由南往西运动,影子由 往 运动;
④夕阳西下,影子指向 方。
(二)制定方案
1、提问:同学们,你觉得怎么设计实验才能观察到物体影子的变化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
2、小组交流后汇报。各小组互相补充形成方案:(把铅笔立在白纸上,用手电筒的光充当太阳的光,模仿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移动,分别在纸的东方、南方、西方慢慢移动手电筒,观察铅笔的影子的变化情况(注意长短和方向变化)并分别画下来。)
3、课件演示:如何观察铅笔的影子的变化情况。
(三)实施探究
各个小组选择实验材料,准备实验用的材料(白纸板、手电筒、铅笔、橡皮泥),分工合作实验。填写铅笔影子变化的表格。师巡视指导。
(四)整理我们的记录
1、绘制铅笔影子的变化表格,记录同学们的实验观察数据。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观测数据
2、教师讲解如何把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整理成柱状图:纵轴表示影长,横轴表示时间
3、每个学生自己将数据整理成柱状图
4、分析柱状图: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我们还有什么发现?
(1)小组交流: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
(2)引导小结:
①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②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三、归纳构建(13—15分钟)
1、思考:(1)阳光下影子的特点对我们认识光的传播有什么启发?(2)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2、小组交流:把你的收获在小组内说一说
3、引导小结:(1)影子表明光沿着直线传播。(2)可以应用激光测距离、雷达、光电鼠标、手电、探照灯……几乎所有与光有关的都是。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4、观看视频和图片,认识日晷。
四、实践应用(6—8分钟)
(一) 根据影子的特点完成题目
(二) 小小法官
1、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不会发生变化。( )
2、物体的影子总在阳光背光的一面。( )
3、影子越短,表示太阳的位置越高。( )
4、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物体的影子就在东方。 ( )
5、同一时间,阳光下不同物体的影子方向相同。( )
(三)我会选择
1、同一时间,阳光下不同物体的影子( )。
A、形状相同 B、方向相同 C、长短相同
2、不同时间,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 )。
A、位置保持不变 B、方向保持不变 C、长短、位置和方向都发生变化
3、阳光下旗杆影子长5米,一会儿旗杆影子变长了,这种现象发生在( )。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最短。
A、早晨 B、正午 C、傍晚
5、阳光下一根10厘米的铅笔直立在地上,其影子长5厘米,同时测得旗杆影子长为2米。旗杆实际高度约为( )米。
A、2米 B、1米 C、4米
6、在中午12时,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最长。
A、春季和秋季 B、夏季 C、冬季
7、 古代人们用日晷来计时,其原理是( )。
A、物体的影子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B、物体的影子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8、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方向是( )。
A、西—南—东 B、西—北—东 C、东—北—西
(四)画出影子
五、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课后测量铅笔影子的变化记录。
测量铅笔影子的变化记录
记录人: 铅笔长度:
观察时间
太阳位置和方向
影子位置和方向
影长
阳光下的铅笔影子( )长,( )最短
六、板书设计
阳光下的影子
太阳:东-南-西;低-高-低
影子:西-北-东;长-短-长
猜谜语
复习光和影的相关知识
思考
猜测
小组汇报交流
回答
独立画影子
汇报交流
从课件物体的影子添画的演示中得出结论
制定实验方案
交流汇报,形成方案
观察
小组合作实验
小组汇报
将数据整理成柱状图
分析柱状图
小组交流
小结
思考
小组讨论
小结
观看视频和图片,认识日晷
指出影子图中的影子画错在哪里
判断对错,并能说出理由
选出正确的序号
根据阳光与影子的特点画影子
课后测量铅笔影子的变化记录
从谜语引出影子,接着复习光和影的相关知识,从而引入新课,激起学生探究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欲望。
从猜想假设,想一想,探究影子变化规律。利用课本第26页的图,让学生添画影子,利用课件演示,得出结论,让学生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头脑中建立起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通过制定方案,动手操作做实验,然后记录、观察数据,将数据整理成柱状图,分析柱状图。
让学生交流总结出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从而激起学生探求的欲望。
通过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引导小结。接着观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视频和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几个的图片和资料,认识日晷是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让学生感受科学的无穷魅力,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四组习题的训练,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到知识,进一步体会到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怎样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物体是运动变化的,从而进一步激起学生探求的欲望和天文方面的兴趣。
利用学到的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把探究学习活动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
教学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