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青岛市第二实验小学 王春梅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上册第66—68页。
【教学目标】com
1.结合具体情境,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通过数一数、摆一摆、拨一拨,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理解10个一是1个十,及11—20各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应用意识。
3.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1-20各数的组成和读写
【教学难点】20以内数的写法,以及理解10个一是1个十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咱青岛市发起了“挽留海鸥”的活动,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不久“海鸥回来了”,让我们去看看现在海边的美景。
1.出示情境图,学生说一说从图片上能看到什么?(让学生把图上的内容说完整。)
2.谈话:你能提出哪些与数数有关的数学问题?
预设:
生1: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
生2:沙滩上有多少位小朋友?
生3:礁石上有多少只海鸥?
评价:你们可真是一群会观察、会提问的学习小能手!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问题意识,同时,渗透爱护动物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一)解决第一个问题: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
1.数一数
提问:怎样才能知道我们估计得对不对?
学生数一数。
学生独立数数,之后集体交流数的方法。
提问:不同数法?
预设:1只1只地数、2只2只地数、……
小结:不管几只几只地数,都是11只海鸥。谁估得更准确?
2.摆一摆
(1)用小棒摆11。
①谈话:同学们,刚才我们用了数一数的方法,现在我们请出好朋友小棒,来摆一摆,好吗?
提问:那11只海鸥,需要多少根小棒?
学生独立数出相同数目的小棒。
②提问:老师这儿有一些小棒,谁能快速、准确地说出这是多少根小棒?(将一些小棒散放在实物投影上)
预设:因为杂乱,学生数的时候有困难。
谈话:其实老师这儿也是11根小棒,这样放很难一眼就看出有多少根。你有什么好办法,把这些小棒重新摆一摆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有多少根?用自己的小棒摆摆看。
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搜集有代表性的摆法预备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出示杂乱的小棒,让学生感受一根一根数的不方便,之后提出要求,把这些小棒重新摆一摆,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有多少根。让学生带着思考进行操作,使操作活动具有实效性。
(2)优化方法,建立计数单位“十”的表象。
①交流摆法。
生介绍摆法。
预设1:1根1根地摆。
预设2:2根2根地摆。
预设3:把11根分成10根和1根地摆。
②教师引导学生对各种摆法进行评议。
哪种方法能使我们一眼看出是11根小棒?
预设:大部分学生选择“把11根分成10根和1根地摆”这种方法。
追问:为什么选这种?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引导:10根小棒表示10个一,(同时出示粘有10根小棒的操作板贴于黑板,在此操作板下板书:10个一)为了看得更清楚,我们可以把这10个一捆成1捆,(师边说边操作)也就是1个十,(将1捆小棒贴于黑板操作板“10个一”旁,并在下面板书:1个十)连起来即:10个一是1个十。(补充板书)
提问:你知道11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吗?
学生交流。
③提问:你能像老师这样,用小棒做1个十吗?
学生动手操作。
(3)体验练习,丰富计数单位“十”的表象。
探究12的组成。
追问:有了这样的“十”,你能快速找出12根小棒吗?
学生说说是怎样找的。
预设:找1个十,再找2根。
提问:那也就是说,12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学生交流。
3.拨一拨
谈话:11在计数器上该怎样表示呢?让我们来拨一拨吧!
师生一起拨(从1开始)
当个位拨满10个时:
追问:拨完了吗?只有10个珠子,怎样才能拨出11呢?
先自己试着拨一拨,然后交流做法。(每两人一个计数器)
小老师展示拨的方法。
小结:(指着黑板上的板贴)刚才我们把10根小棒捆起来变成了1个十,现在我们也可以把这10个珠子合起来换成这边1个珠子,它也可以表示1个十。(边说边拨)
追问:那再怎么拨就是11了?
预设:再接着拨一个珠子。
追问:同学们来观察,说一说计数器上两个珠子各表示什么?
预设:(指着)这个珠子表示1个一,这个珠子表示1个十。
讲解:你知道吗?1个十所在的位置,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十位”,十位用来表示有几个十。这“1个一”所在的位置也有一个名字,叫“个位”,个位用来表示有几个一。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提问:现在你会写11吗?
师在田字格中板书。读作:十一
追问:(指着板书的11)这两个1表示的意思相同吗?
预设:这一个1表示1个十,这1个1表示1个一。
【设计意图】通过数一数、摆一摆、拨一拨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用多种方法,让学生手、口、脑并用,让学生能主动探究、在操作中感知。
三、借助素材,总结概念
解决第二个问题:沙滩上有多少个小朋友?
谈话:快速数一数,沙滩上有多少个小朋友?(生自己数)
预设:13个
提问:用小棒怎样摆就能一眼看出是13呢?在脑子里摆一摆,试一试。摆好了吗?你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
预设:我先摆了1捆,又摆了3根。
引导:1捆表示的是1个十,3根表示的是3个一。
(评价:你的想象力真丰富!)
提问:你能试着在计数器上拨出13吗?
生上台展示。(用老师的计数器)
边展示边引导:13里面有1个十,3个一。
伸出手指来写一写13。
2.解决第三个问题:礁石上有多少只小海鸥?
谈话:我们一起来数。数出20
追问:用小棒快速表示20,你有什么好办法?
预设:直接拿两捆的
谈话:为什么直接拿两捆?
预设:20里面有2个十。
提问:在计数器上怎样表示20?我们从11开始拨,哪位小老师想上台拨一拨,试一试?
预设:从11开始拨,当一个一个拨到19的时候,再拨一个珠子,个位上是10个珠子。
追问:当个位是10个珠子的时候,我们可以怎么办?
渗透:与第一个红点拨珠子就联系起来了,进一步巩固深化了满十进一的十进制计数原理。
明确:20里面有2个十,2个十是20
教师随机板书相应的数字。
点题:今天我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认识了这么多新朋友(11—20各数)。(板书:11—20各数的认识)
四、巩固拓展,应用概念
1.先圈出10个,再写出一共有多少个。
2.我会做
谈话:小海鸥知道大家学得这么起劲,高兴得飞起来了,都想和小朋友交朋友,你们愿意吗?下面我们一起来个抢答比赛,回答正确的小朋友才可以和小海鸥交朋友,你们有信心吗?听清要求,我说开始,大家再抢答。
3.我知道
提问:在这把尺子上有我们今天学过的数吗?在哪里?
学生交流,从0数到20。
追问:读了这些数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从左往右数越来越大,从右往左数越来越小。
引导:还有什么方法读这些数?
预设:倒读、2个2个读、5个5个读……
根据学生回答,全班分别倒读、2个2个读、5个5个读。
提问:红房子里躲的是几?你是怎么知道的?
【设计意图】在练习中第一题是一道基础的根据题意写数题,有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起1个十和几个一是十几的数学模型。第三题融入了生活中的尺子,让学生在尺子上找11—20各数,还按不同的顺序读数、猜数,从而使学生巩固了对数序的掌握,从而继续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五、联系生活,回顾整理
谈话:除了尺子上有我们今天认识的11—20各数,在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它们?
学生集体交流。
课件配乐依次出示带有数字的图片,教师配以说明。出示图片的同时,学生读出图片上的数字。
最后梳理本节课的研究过程。
总结:同学们,只要大家有善于观察的眼睛,
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课后请大家找一找你身边的哪些事物可以用你今天学到的数来描述。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对11—20各数的认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