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温故知新
武昌起义
1.概况: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起义胜利后成立____________,推举新军将领________为都督。
2.名称由来: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____________。
3.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_________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_____________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_______________,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__,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湖北军政府
黎元洪
“辛亥革命”
清王朝
君主专制制度
民族民主革命
思想解放
同盟会政治纲领: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武昌起义胜利后全国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背景
新课讲解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武昌
1911年12月29日,十七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在南京召开,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1票:16票
黄兴
孙中山
政府名称
时间
地点
总统
副总统
机构
纪元
性质
1912年1月1日
南京
孙中山
黎元洪
临时参议院
公历,中华民国纪元(1912)
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阅读课文P46-2,完成下列表格,并做好记录。
外交、教育、法制等部、局的总长、局长均为同盟会的会员。其它六部的实际工作也都掌握在革命党人手中。在拥有立法权的参议院,共有43名议员,其中同盟会会员就占了33人。
自主学习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意义: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民国纪年法
年份 1912 1913 1914 1915 1916
民国年份 民国元年 民国二年 民国三年 民国四年 民国五年
中华民国成立于___________年,这一年就被称为民国元年。练一练:民国五年指的是公元多少年?
1912
1912+5-1=1916年
算一算
民国纪年=公元纪年-1911
武昌起义后清廷重新启用袁世凯。任命他为湖广总督,内阁总理大臣 ,交出指挥海陆军的全部军政大权,命其“统兵平乱”。1911年10月30日,袁世凯督率北洋军一举攻下汉口,汉阳。通过英国驻汉口领事的斡旋,武汉革命军与清军达成停战协议。同年12月,双方代表正式和谈。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收拾这烂摊子,非我袁项城不可!
只要袁兄能保证赞成共和,让宣统退位,文即辞职,推举兄继任临时大总统!!
此话当真?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袁世凯是怎样一步步窃取革命果实的?
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袁世凯就职
孙中山辞职,推荐袁世凯继任
逼清帝退位
1912.2.12
说一说
1912.2.13
通电声明拥护共和
1912.2.15
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1912.3
1912.4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合作探究
孙中山该不该让位于袁世凯?
材料四:“利用袁可以事半功倍”,正是南方革命党人的普遍心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之初的南京城 “库藏如洗”。
材料一:在武昌起义胜利后,北方半壁江山还在袁世凯领导的北洋军的手中。北洋军是当时全国最精锐的部队;南方的革命军,大多缺乏训练、纪律涣散、装备落后。
材料二:清末,袁世凯被认为是“治世之能臣”,随着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凡一切拥护清廷和反对革命的人们都寄厚望于他。当清帝被迫让位后,其个人声望更是达到极点。
材料三:帝国主义不断在军事、经济、外交上向革命党人施加压力,压迫革命党人妥协。日、俄两国直接干涉中国革命。美、德、法等国则维持在华的既得利益,扶植袁世凯作为新的代理人。
清政府
被迫重用
帝国主义列强
支持
军事威胁
外交孤立
经济封锁
革命党人
立宪派和旧官僚
施压
妥协退让
逼宫
军事进攻
政治欺骗
袁世凯窃取
辛亥革命果实
孙中山不得不让位给袁世凯
思考: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做了哪些努力?
材料 民国建设肇始,百凡待治。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之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谨守宪法,依国民之愿望,蕲达国家于安全强固之域,俾五大民族同臻乐利。
---袁世凯北京临时大总统就职仪式宣誓词
①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②新任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
③制定《临时约法》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内容:
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性质:
意义:
时间:
1912年3月11日
颁布机构:
参议院
新课讲解
分析
为什么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②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③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④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宣判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死刑,而且以根本大法形式废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有利于组织党团和创办报刊,有利于资本主义思想的传播
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
主权在民
平等
自由
三权分立
三权分立
行政权(总统、国务员)
立法权(国会)
司法权(法院)
制衡
有效地防止专制独裁
三权分立是西方民主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的建制原则。主张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国家权力分别由不同机关掌握,各自独立行使、相互制约制衡。
知识链接
三权分立
中国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 ——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大会讲话
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有人说失败了,你怎么看?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回答。
(评价一个改革或革命是否成功的标准在于它的任务是否完成,目标是否达成)
拓展延伸
成功
(1)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
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创立了中华民国 。
(2)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失败
(1)胜利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2)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革命任务没完成。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辛亥革命既有成功的一面,又有失败的一面。
课堂小结
一个崭新国家,
一部重要文件,
两个重要人物
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背景
经过
意义
内容
意义
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辛亥革命的结果
中华民国的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