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件(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件(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07 07:4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1.康乾盛世 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出现了长达100多年的鼎盛局面,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史称“康乾盛世”。康熙帝
爱新觉罗·玄烨雍正帝
爱新觉罗·胤禛乾隆帝
爱新觉罗·弘历2.君主专制的发展(1)奏折制度
①内容: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特点:迅速、机密。
②作用: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历史趣闻】康熙雍正奏折曝光,看完觉得我有做暴君的潜质……
康熙五十八年三月二十八日
闽浙总督:奏进台湾番子土产芒果等物折
康熙:知道了,此等东西皆无用,不必再送来
康熙五十八年四月二十九日
闽浙总督:奏进台湾芒果及武夷山茶叶折
康熙:知道了,因芒果为一次未见之物,原想看看,看来甚是无用之物,再也无庸送来也
雍正十三年五月十五日
福建水师提督:奏报台湾番妇拾金不昧折
雍正:览(2)设立军机处
①设立:雍正时,在皇帝寝宫旁边设立,军机大臣由被指派的朝臣兼职充任。
②职责:轮流值班,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材料 雍正以来,本章归内阁,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大臣相见……承旨诸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赵翼根据以上史料,概括说明军机处有哪些特点?北京故宫平面图(局部)(3)大兴文字狱
①目的:加强对思想文化的控制。
②影响:对文化造成严重的摧残。◎文字狱在文字狱的高压下,有的地方戏曲也遭受到了史无前例的破坏和毁灭。在这种文化专制恐怖主义之下,曹雪芹在写《红楼梦》时不得不声明此书大旨言情,都是“贾(假)语村言”,“甄士(真事)隐去”,其良苦的用心,就是为躲避残酷的森严文网。清代文字狱盛行,研究前朝或当朝一不小心就可能引来杀身之祸。梁启超指出:“考证古典之学,半由‘文网太密’所逼成。”到了学派发展的全盛期时,其研究的话题基本已经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完全脱节,为考证而考证,饾饤繁琐。当时的杰出之士,亦以之为忧。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3.从一条鞭法到摊丁入亩规定农民不再为官府服役,改交役银。根据每户人丁、土地两项标准算出役银的具体数目,与该户的田赋合并,折银征收。首先将役银中按人丁摊派的部分“丁银”加以固定康熙五十一年,康熙帝宣布“盛世滋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即位后,进一步将这笔数额固定的丁银完全分摊到田赋当中一条鞭法
(明朝后期)摊丁入亩(清朝)二、疆域的奠定1.收复与管辖台湾(1)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2)台湾府的设立:①1683年,清军渡海远征,郑氏后裔战败投降。②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厦门鼓浪屿郑成功像2、反击沙俄(1)背景:17世纪中叶,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
(2)过程:康熙前期,清军围攻侵占雅克萨的俄军,迫使其同意谈判。
(3)结果: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雅克萨反击战3、巩固西北边疆(1)1757年,清朝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叛乱。康熙帝(1654年-1722年)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初期,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面对严峻局势,他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康熙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成年后康熙帝坐镇北京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消灭在台湾的明郑政权;三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意图以条约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注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笼络汉族士人。爱新觉罗·玄烨(2)平定天山南路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叛乱。
(3)清朝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
(4)1762年,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形势图4、共治西藏(1)册封宗教领袖:清政府以“达赖喇嘛”册封五世达赖。康熙以“班禅额尔德尼”的尊号赐予五世班禅。
(2)1727年,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
(3)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中央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   
5、清朝的民族管理制度
(1)设立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
(2)对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强化对西南地方各民族的管理。◎乾隆帝颁发给西藏地方政府的金瓶,用于“金瓶掣签”仪式6、清朝的疆域 清朝中期,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清朝形势图(1820年)三、统治危机的初显1、出现:康乾盛世后期,清朝统治已出现由盛转衰迹象。19世纪前期,嘉庆、道光时期衰象更为明显。2、表现:伴随经济繁荣、国土开发,清朝人口膨胀迅速,使得资源危机日益显露清朝人口数量统计表政治腐败,贫富矛盾积累,农民起义频发天理教攻入紫禁城
打斗所留下的痕迹天理教徒在宫中太监的接应之下攻入皇宫,“酿成汉唐宋明未有之事”。嘉庆皇帝还装模做样地为此下诏“罪己”,并在临终前告诫群臣,“永不忘十八年之变”。平变之后,混战中射在隆宗门上的一个箭镞,一直被保留了下来。嘉庆希望这个箭镞能够对爱新觉罗皇室的子孙们保持紧迫感。3、闭关锁国政策
(1)背景:西方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 在乾隆帝接见马戛尔尼使团前,双方就礼仪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执。乾隆帝得知对方不愿向自己行跪拜礼时,发怒的说:“似此妄自骄矜,朕意深为不惬,已令减其供给,所有格外赏赐,此间不复颁给……”,经过一番争论,双方作出了让步,即单膝跪拜。清廷官员劝说马戛
尔尼使团行跪拜礼 马戛尔尼向乾隆帝赠送了西洋礼物,后来又提出了六条便于两国通商的条件,在即将离京之际,乾隆帝给予了答复:“……尔国王或未能深悉天朝体制,并非有意妄干……况尔国王僻处重洋,输诚纳贡,朕之锡予优加,倍于他国……尔国王当仰体朕心,永远遵奉,共用太平之福。”【历史趣闻】马戛尔尼使团访华 2.内容:◎广州十三行(清)清朝严格限制外商在华活动及其交往,实行闭关自守政策,严厉禁止民间出海贸易。3.评价: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