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第5课
主题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时
教学目标
知 识
与技能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区域开发的新成就。
引导学生是从时空观念的角度把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情况。分析政权更迭的的原因;归纳概括江南开发的史实,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状况,认识孝文帝改革对北方经济发展和统一的贡献
过 程
与方法
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情况,引导学生把握政权更替线索。培养学生联系历史史实的能力;分析西晋统一全国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这一时期在我国历史上民族大交融方面的重要地位,认识到历史上各族人民在进一步交往中,加深了解,共同书写着中华民族的历史。
了解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史实,认识理解北方分裂割据的原因。归纳概括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影响,认识孝文帝改革对民族交融中华民族发展的贡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南北人民共同开发江南,认识到人民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认识维护和平的重要,认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潮流。从家国情怀的角度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劳动人民对民族交融和江南开发所作的贡献。
教
材
分
析
重点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迭。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与江南开发。北魏孝文帝改革。
难点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学情分析
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自主学习
归纳提升
学生依照教学目标参照课本归纳,完成基础再现部分。
第一学习时间:自主学习、归纳提升(30分钟)
网控全局——知识结构化
一、三国与西晋
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朝代更迭
国家
建立者
都城
存续时间
魏国
洛阳
220-266年
蜀国
刘备
221-263年
吴国
孙权
222-280年(西晋完成统一)
西晋
洛阳
266-316年
(2)民族关系
①民族迁徙:自东汉到西晋, 、羯、氐、羌、鲜卑等民族向内地迁徙。
②历史影响:内战导致中国长期分裂,最终演变为 的对峙。
2.西晋的建立与统一
(1)背景:263年,曹魏权臣 发兵灭蜀。
(2)建立:266年, 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
(3)统一: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3.西晋的灭亡
(1)背景
①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
②晋武帝死后,宗室诸王展开对 的争夺,演化为内战。内迁少数民族卷入其中,并且逐渐主导了局势。
(2)灭亡:316年,西晋被内迁 贵族所灭。
(3)影响: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比较长的政权分立时期。
二、东晋与南朝
1.东晋
(1)建立: 年,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2)士族的崛起
①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 、经济等方面特权,“ ”阶层形成。
②逃到南方的几家北方高门士族先后执掌朝政,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
2.南朝
(1)朝代:420年,出身低级士族的武将 夺取皇位,改国号宋。此后,南方先后经历了宋、 、 、陈四个王朝,合称“南朝”。
(2)“六朝”:建业是今江苏南京,两晋之际更名为 。定都于此的三国时期的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统称为“六朝”。
3.江南的开发
(1)背景: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 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
(2)表现:农业方面: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方面: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
(3)影响:江南的开发促进了山区的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逐步交融。
4.南北对峙:东晋、南朝之交,东晋一度将势力范围扩展
到 南岸附近。到陈朝,只能保有 以南,上游又丢掉了 和荆襄,在南北对峙中处于明显劣势。
知识问题化——学生带问题阅读下面材料并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问题思考1: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发展
史料一 (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而足,亡(无)冻饿之人,亦亡(无)千金之家。
——西汉《史记》
史料二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宋书》
(1)分析比较以上两则史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的变化。
(2)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三、十六国与北朝
1.十六国时期
(1)十六国:东晋统治南方的时候,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最主要的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 ,合称“十六国”。
(2)北方的民族融合: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 ;在长期混战中,原有族群布局被打乱,各族彼此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
(3)前秦统一北方
4世纪下半叶, 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
(4)淝水之战:前秦统一北方后,大举进攻东晋,被击败于 。强大的前秦政权迅速崩溃。
2.北朝
(1)北魏统一北方
4世纪末,鲜卑 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于439年统一北方。
(2)北魏孝文帝改革
①时间: 世纪后期。
②内容:将都城从平城迁到 ,迁到洛阳的鲜卑贵族一律将籍贯改为洛阳,死后不得归葬平城;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朝中禁鲜卑语,改说 ;改鲜卑姓为 ,其中皇族拓跋氏改姓元,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并鼓励他们与 高门士族通婚。
③影响: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 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3)北方政权的更替
①6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 和西魏,稍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上述5个王朝合称 。
②北周灭掉北齐,不久, 取代北周,统一全国。
知识问题化——学生带问题阅读下面材料并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问题思考2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史料一 北魏王朝于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定迁都之计”。十八年“二月甲辰,诏天下,喻以迁都之意。十二月壬寅,革衣服之制”。十九年“六月己亥,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丙辰,诏迁都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二十年“诏改姓为元氏”。并任用南朝儒士制定礼乐制度,仿效南朝建立士族制度,同汉族通婚。
——《北朝时期龙门石窟与洛阳历史文化》
史料二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隋唐政治制度史》
(2)结合史料二,分析孝文帝汉化政策对后世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
对照提纲,知识系统整理,归纳记忆。
合作探究
高分跨栏
第二学习时间:合作探究、高分跨栏——知识技能系统化
老师指导学生根据高分跨栏部分互动探究本课重点难点: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以开发的条件、原因、影响
(1)条件: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
(2)原因:①从东汉末年开始,许多人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迁到江南地区。西晋后期以来,更多的北方人迁到江南。北方人的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②那时候,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③经过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3)影响: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汉化政策的评价
(1)这一政策的具体措施表现为移风易俗和实行汉制等内容。对鲜卑族来说,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就中华民族而言,更加丰富、发展了民族文化。
(2)从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根本目的来看,是为了加强鲜卑族的统治;从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来看,促进了民族融合的进程,为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作出了贡献。
(3)该政策体现了落后民族必然会被先进民族的文化所征服的历史规律,从这个角度来讲,孝文帝的汉化政策自觉地顺应了历史发展规律,值得肯定。
(4)从本质上说,汉化政策既是落后文化学习先进文化的过程,又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
(5)孝文帝在改革过程中,全盘吸收汉文化,不加区别兼收汉文化的精华和糟粕,这是改革的不足之处。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对立和统一)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不断加强,特别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民族矛盾减弱,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局部统一,如:三国、前秦、北魏、北周、东晋南朝各政权。东晋南朝虽然朝代更替频繁,但南方相对统一。这些统一因素的存在,为隋唐统一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
(4)国家的分裂给人民带来苦难,人民渴望统一。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主要形式
(1)民族迁徙:魏晋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大批内迁,他们在北方各地和汉族人民杂居相处。
(2)联合斗争:西晋末年统治者对各族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十六国时期的连年战乱,北方经济破坏,人民生活困苦,迫使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斗争,从而使民族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3)友好往来:魏晋以来,我国北方出现过几次统一局面,在和平的环境中,各族人民频繁交往使民族大融合进程进一步加快;在战乱期间,这种交往也始终未断。
(4)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默写过关
当场检测
【体系构建】
高效训练
不练不讲
高效训练、不练不讲——知识题目化、能力具体化
当场训练、同步测控:
一.选择题
1.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
2.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 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这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
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3.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个“流亡政府”是( )
A.东汉 B.西晋 C.东晋 D.北魏
4.下列砖画出土于甘肃嘉峪关魏晋古墓,生动反映了当时汉人胡食的生活习俗。这组砖画可以用来直接研究( )
A.江南开发 B.民族交融
C.政权并立 D.经济重心南移
5.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义富庶,人物殷阜。”这段文字反映了( )
A.隋朝洛阳,商业盛极一时B.南朝时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
C.士族制度在中原得到发展D.北魏迁都洛阳,促进其繁荣
6.南北朝时期的南北对峙的实质是( )
A.两种经济制度的对立 B.两种文化形态的对立
C.两个阶级的对立 D.两种民族政权的对立
7.4世纪下半期,前秦苻坚励精图治,曾经一度统一了黄河流域,但是淝水之战以后,前秦迅速败亡,北方再度陷入分裂混战局面。出现这一后果的最重要原因是( )
A.东晋力量强大,苻坚军队主力全部被歼
B.各民族间的隔阂依然存在
C.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D.江南发展迅速,全国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8.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历代民族融合的过程实质上是少数民族( )
A.内迁杂居的过程 B.汉族化的过程
C.社会封建化的过程 D.经济农耕化的过程
9.汉人有吃狗肉的习惯,但是北朝成书的《齐民要术》却没有提屠狗及烹饪狗肉的技术,其原因可能是( )
A.北朝战乱频繁,北方犬类动物濒临灭绝,成为保护动物
B.北方游牧民族不喜狗肉,受其影响,黄河流域居民的饮食习惯发生变化
C.东南之人食水产,所以《齐民要术》没有提屠狗及烹饪狗肉的技术
D.当时黄河流域的狗用于打猎和交通,受到人们保护
10.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
B.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况
C.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南移
D.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往
11.下列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中,对我国经济格局影响最大的一项是( )
A.各民族经济的交流加强 B.商品经济不够发达
C.江南地区迅速发展D.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重要地位
12.4世纪下半期,前秦苻坚励精图治,曾经一度统一了黄河流域,但是淝水之战以后,前秦迅速败亡,北方再度陷入分裂混战局面。出现这一后果的最重要原因是( )
A.东晋力量强大,苻坚军队主力全部被歼
B.各民族间的隔阂依然存在
C.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D.江南发展迅速,全国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13.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材料二 北魏时一位皇帝决心把都城迁到洛阳,但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于是,公元493年,这位皇帝以南征为名,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一路上秋雨连绵,道路泥泞,长途跋涉的鲜卑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到洛阳后不愿意继续前进了。于是这位皇帝趁机说,行军中途,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愿意继续南征,可以先定在此,以后再做南征的打算!于是宣布定都洛阳,次年正式迁都……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洛阳经济、文化兴盛的景象后,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原因。
(2)孝文帝迁都有什么历史影响?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教学案参考答案
问题思考1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发展参考答案
(1)由荒凉、落后变为富庶、先进。
(2)原因:魏晋南朝时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为南方补充了大量的劳动力,使江南得到开发。影响: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3)保持安定的环境;引进人才;引进技术等。(言之有理即可)
问题思考2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参考答案
(1)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移风易俗;加速了北魏社会封建化;促进了民族交流和融合。但另一方面,消除了鲜卑民族特性的全盘汉化,使拓跋贵族迅速腐化堕落,为北魏发展埋下了隐患。改革必须在立足自身主体性和文化土壤的基础上,学习其他先进文明,不能直接移植、生搬硬套。
(2)促进了民族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高效训练】参考答案
1.【答案】D。【解析】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黄河流域。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2年孙权称王。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吴国建立。所以D项准确、直观地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2.【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反应的时代特征可知,这一时期政局动荡、战乱频繁,故A项正确。
3.【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中的“公元383年”“前秦领袖苻坚”等信息可知,材料描述的战役是淝水之战,该战役中战争的双方是前秦和东晋,故C项正确。
4.【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汉人胡食的生活习俗”等信息可知B项正确。
5.【答案】D。【解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对“5世纪”“洛阳”“礼义富庶,人物殷阜”的理解。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促进了其经济的发展繁荣。所以选D。
6.【答案】D。【解析】南北朝时期随着民族融合的加深,南北经济制度、文化形态逐渐融合,南北政权的阶级属性也趋向一致,并没有形成对立,因此南北对峙的实质应是两种民族政权的对立,故选D项。
7.【答案】B。【解析】淝水之战中前秦民族隔阂严重,民族矛盾尖锐,统治基础薄弱,导致其败亡,故B项正确。A、D两项不符合史实。当时北方少数民族还没有完成封建化,排除C项。
8.【答案】C。【解析】此题的关键语句是“社会发展的角度”。A项从地域角度;B项从民族变化的角度;C项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封建化是一个综合概念,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及生产方式、思想等方面,C项符合题意;D项表述不全面。
9.【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现象反映了北方饮食习惯的变化,故选B项。
10.【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江南开发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晋末年,中原人民南迁,给南方带去了大量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促进了南方的开发和民族融合,故选D项。
11.【答案】C。【解析】南北朝时期,江南的开发使江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南宋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奠定了基础,故选C项。
12.【答案】B。【解析】前秦民族隔阂严重,民族矛盾尖锐,统治基础薄弱,导致其在淝水战败后迅速败亡,B项正确。
13.解析:(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归纳。(2)第一小问影响,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北魏政权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和促进民族融合等方面回答。第二小问启示,从积极应对改革中的阻力方面回答。
答案:(1)原因:政治改革上,迁都是为了冲破鲜卑族上层贵族对改革的阻力,取得汉族地主对改革的支持,在旧都平城,鲜卑族守旧势力是占据了上风的,而洛阳是汉族地主势力的中心;经济上,北魏原都城平城气候干旱,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防御上,平城的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文化上,以平城为都城不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所以北魏孝文帝要迁都洛阳。
(2)影响: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巩固统治;促进了汉族与鲜卑族之间的民族融合。
启示: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受到旧势力的阻碍与反对,在遇到阻碍时,可以采用一些策略来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