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05 14:16: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签订《南京条约》签订《马关条约》签订《辛丑条约》回顾历史你能用几个词来概括近代中国外交有何特点?不平等,不独立,无自主权的屈辱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大楼第16课 学习目标:
1、能熟练说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求同存异”方针;能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2、体会周恩来作为新中国外交家为国家赢得荣誉、为世界和平作出的贡献。学习他高尚的个人修养与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预习检测 新中国成立后,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向全世界宣告: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一)、背景:(新中国提出的外交政策和当时中国所处的外交环境)政治上不承认
经济上禁运封锁
军事上武力包围威胁 苏联 1954年缅甸总理吴努对周恩来说:“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坦率地讲,我们对大国是很恐惧的。”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尼赫鲁看到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赢得很高的国际威望,对中国既敬佩,又担心。1、两国总理对新中国共同的态度是什么?2、周恩来是如何打消他们的顾虑的?(对策)(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经过1、时间:1953年 2、提出与倡导
(1)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2)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3、内容:4、影响: 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印度尼西亚万隆市独立大厦亚非29国1、时间:1955年2、地点:印度尼西亚的万隆3、特点(性质):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4、议题:讨论保卫和平、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会议之中:伊拉克等国代表发难
伊拉克发言人:我认为:当今世界上存在着三股扰乱和平和谐的国际性势力。而第三股就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已经创造出了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我们要号召非共产主义国家认真对待共产主义危险的严重性。
目的关于万隆会议 巴基斯坦发言人:我认为:亚非人民当前的任务不是反对殖民主义、争取独立,而是同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
泰国发言人:我认为:中国“没有宗教自由”,“利用国外1000多万华侨的双重国籍搞颠覆活动”
锡兰发言人:我认为:(台湾)应当在我们中间取得一个独立国家的地位
(详细内容见导学案)这种情况导致什么方针被提出在这次会议上?5、“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1)原因:遇到的问题是什么
(2)针对什么提出
(3)提出后的影响
(4)含义遭遇相同: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面临问题相同:
如何维护民族独立,
发展国家经济,
促进世界和平。异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发展道路不同 什么是“求同存异”?合作探究同内涵:包含了宽容、谦虚、彼此理解、互相尊重的内涵。万隆精神 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参加亚非会议的各方人士纷纷请周恩来签名留念2015年4月2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万隆精神永不褪色 1955年一年内,到中国访问的使者,有来自世界5大洲的63个国家471个代表团。到1956年,中国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到1959年底,就有尼泊尔、埃及、叙利亚等11个亚非国家同中国建交……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到中国访问,与中国建立贸易关系的国家增多。与中国建交的亚非国家增多。
中国逐步走上了国际舞台,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在万隆的七八天里,周总理平均每天睡觉不超过三个小时。会议期间总理尽可能多的举办一些宴会,也尽可能多的出席一些国家举办的宴会,对待弱小的国家也一视同仁。中国代表团诚挚而友好的举动使中国得到越来越多的信赖和友谊。 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为中国外交事业做了哪些重大贡献?1、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1954年,周恩来参加了日内瓦会议,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
3、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了会议的圆满成功。要点归纳 课堂小结一项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个外交原则——一位外交伟人——一个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求同存异”方针 当 堂 练 习1950年,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违背了“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1950年,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违背了“互不侵犯”的原则1964年以来,中法相互投资总额从50年前的零投资增长到2012年的160亿美元。遵守了“平等互利”的原则一、连线题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是在
A 、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B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
C 、1954年日内瓦会议
D 、1955年万隆会议二、选择题2、在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这里的同包括:
(1)相同的遭受殖民侵略的经历
(2)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 共同要求
(3)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4)保卫和平的共同的愿望
  1、  它就像一个万众瞩目的舞台,他就像一位耀眼的明星,受到世人的追捧与尊敬,它就像一首经典的老歌,超越国界和时空被人们传唱。   万隆会议、周恩来、“求同存异”方针(或万隆精神)请回答:
材料中第一个“它”指什么?材料中“他”指谁?材料中第二个“它”指什么?   三、材料阅读题因为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2、一个美国记者评价说:“他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你认为周恩来为什么能改变会议的航向? ■ 问题探究:
新中国与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认识?
旧中国:屈辱外交政策
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认识: 1、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
2、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必然导致外交失败
3、提高综合国力,是外交的坚强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