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件(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件(3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05 14:23: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乡愁》
余光中YOUR LOGO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学习目标1、了解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认识新中国成立后我党和政府对台方针的变化。
3、知道新中国成立之后,海峡两岸交往的史实,以及海峡两岸能够日益交往的原因、表现 。
重点、难点: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促进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措施。
预习检测 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什么样的对台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 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对,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总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一大岛,扼守着中国的东南门户。用史实说明: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的历史问题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设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郑成功收复台湾1683年清军进驻台湾。 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马关条约》中把台湾割让给日本台湾回归祖国台湾与祖国再度分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材料分析 材料一
将人民解放战争进行到底,解放中国全部领土,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
—毛泽东
材料三
在解决台湾问题时,我们会尊重台湾的现实。比如,台湾的某些制度可以不动……生活方式可以不动。但要统一。
—邓小平
材料四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中国的主权和领土不容许分割。任何制造“台湾独立”的言论和行动,都应坚决反对……违背一个中国原则,也应坚决反对。
—江泽民
结合课本P72-P73及以上材料说明我国在实现祖国大陆统一大业方面的方针政策有什么变化?


武装解放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和为上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八项主张四点意见、《反分裂国家法》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政策两岸共同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983年,邓小平说: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台湾的党、政、军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台湾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改革开放以后 江泽民:“八项主张”(江八条)1995年1月,江泽民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2005.3.14 第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并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海基会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海协会“九二共识”汪辜会谈 打破隔绝状态、历史性变化 民间团体;经济性、事务
性商谈和政治对话。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历史性重要一步新中国成立后,海峡两岸的交往: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停止炮轰金门;倡议“三通”“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和平之旅”胡连会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1949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习马会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1991年 大陆:“海协会 ”
会长:汪道涵1990年 台湾:“海基会 ”会长:辜振甫  “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本此精神,对两岸公证书使用(或其他商谈事务)加以妥善解决。” 九二共识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第一次会谈 这次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文教科技交流达成共识。汪辜会谈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 胡连会影响: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习马会日益密切的交往2、表现:日益密切的交往1、原因: 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
②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2008年两岸实现三通2008年12月,两岸实现“三通”三通:通航、通邮、通商日益密切的交往政治往来01 经济合作02文化交流03国民党副主席江炳坤 —“经贸之旅”国民党主席连战 —“和平之旅”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搭桥之旅” 新党主席郁慕明— “民族之旅”民间往来04政治往来01 经济合作02文化交流03民间往来04日益密切的交往政治往来01 经济合作02文化交流03民间往来042015海峡两岸中小学校长高峰论坛九江举行日益密切的交往 被誉为“画中兰亭”的《富春山居图》,因故一分为二,分别存于大陆和台湾。2011年6月,两部分画作在台湾同时展出,实现了山水合璧。政治往来01 经济合作02文化交流03民间往来04日益密切的交往
“三不”政策调整后每年来祖国大陆探亲的台胞都超过百万人次。 2015年两岸人员往来940万人次再创新高。 从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 的局面初步形成。
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材料一:2008年11月,国台办主任陈云林赴台访问,台湾民进党手持“台湾不是中国一部分”等旗帜进行示威游行,制造冲突,受到国内外谴责。材料二:2008年10月,中国外交就美国向台出售总价值达64.63亿美元武器,向美方提出强烈抗议……
请回答:
结合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思考目前解决台湾问题存在哪些阻碍(不利因素)?以及哪些有利因素?材料解读 蔡英文2016年5月20日就职演说提到“台湾”41次“这个国家”13次,“中华民国”5次。
围绕备受关注的两岸关系问题,蔡英文未提“九二共识”,也没有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表述,而是用了一些模糊的话语。李登辉:两国论陈水扁:一边一国不利因素:
(1)国际反华势力尤其是美国粗暴干涉中国内政;
(2)岛内的台独势力的阻挠和破坏。(最主要)
目前促进祖国统一的有利因素:
(1)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一部分,海峡两岸同根同源;
(2)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以及国际影响力的加大;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基本方针的正确指导;
(4)两岸经济文化交往的日益密切;
(5)《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中美联合公报以及其它中外建交公报都承认一个中国,
祖国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198719921993九二共识汪辜会谈今天19492005《反分裂国家法》1995年八项主张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武装解放 和平解放调整三不政策课堂小结当堂训练:课时练1-5题P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