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辛亥革命后,百姓的门户前仍然贴着这种对联说明了什么?帝德乾坤大辛亥革命后,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仍没有根本改变,封建统治思想还根深蒂固地影响着多数中国人。 ——中国需要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
皇恩雨露深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2课 新文化运动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时间、标志、口号和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2.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和意义(重点)。
3.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矛头指向孔教(难点)学习目标 文化运动的兴起兴起标志代表人物主要阵地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口号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新青年》、北京大学民主、科学①新旧思潮发生冲突②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袁世凯为独裁专制,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新旧思潮
激烈冲突袁世凯政府:尊孔复古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文化运动的兴起兴起标志代表人物主要阵地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口号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新青年》、北京大学民主、科学①新旧思潮发生冲突②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代表人物——南陈北李 文化运动的兴起兴起标志代表人物主要阵地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口号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新青年》、北京大学民主、科学①新旧思潮发生冲突②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文化运动的兴起兴起标志代表人物主要阵地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口号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新青年》、北京大学民主、科学①新旧思潮发生冲突②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内容:意义:
性质: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3.推倒旧文学 2.提倡民主和科学提倡新道德反对专制,迷信提倡新文学①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②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内容: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3.推倒旧文学,提倡新文学2.提倡民主和科学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旧道德、旧文化: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其核心是“三纲五常”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新道德:指资产阶级的道德,追求个性解放、男女平等。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内容: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3.推倒旧文学,提倡新文学2.提倡民主和科学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DemocracyScience(德先生) (赛先生)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科学常识、理性分析社会的科学观点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内容: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3.推倒旧文学,提倡新文学2.提倡民主和科学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内容: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3.推倒旧文学,提倡新文学2.提倡民主和科学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材料二:孔教与共和是绝对势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 ——陈独秀 材料一:“孔子者,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也。……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
——李大钊 阅读材料:分析为什么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指向儒家传统思想? 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理论核心和精神象征,只有打倒儒家传统道德才能唤醒民众,才能实现民主政治与民主共和。 打倒“孔家店” 材料:
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李大钊
“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存在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合作探究:
你认为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对传统文化要抱着“扬弃”的态度。对于优秀的文化传统我们首先要学会继承。对于不适合当今时代的内容,要进行必要的批判。所以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师夷长技维新变法三民主义或是民主共和冲破旧思想,树立新思想先进技术思想文化政治制度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关系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资本主义在中国走不通小 结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1915年“民主” “科学”《新青年》 北京大学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1. 抨击
2. 提倡
3.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意义
影响地位(性质):旧道德和旧文化;民主与科学;文学革命。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思想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