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课件(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课件(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05 14:3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1.了解中华民国建立的基本史实;
(重点)
2.知道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史实;
(难点:原因)
3.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及重大 意义 (难点)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预习课本,回答以下预习问题:
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背景,时间、定都、临时总统、副总统、意义?
2、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背景、条件和过程?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时间、内容、性质、意义如何。背景: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革命
形势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1912年1月1日(民国元年,改用公历)孙中山 黎元洪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一.中华民国的创建时间:
定都:
临时总统:
副总统:
意义:南京 小知识公元纪年与民国纪年的换算公元1912年= 民国元年公元y年 = 民国X年- 1911公元1935年 = 民国 年+ 191124民国X年 = 公元y年 公元1912年=民国1+ 1911民国36年 = 公元 年1947例: 民国五色旗:民国成立后五色被赋予五族共和之意,五色即代表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另外,外国人视五色旗为彩虹旗,彩虹在雨过天晴出现,所以五色旗象徵扫除过去封建、专制政治制度之阴霾,实现政治清明。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材料研读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庄严宣布:“对外要将清政府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而后在《告各友邦书》中,重申承认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国家缔结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承担过去的外债和赔款,保护帝国主义在华的各种特权和利益。思考:你怎样看待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临时政府主张对外维护民族尊严,
但它又承认清政府同列强缔结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它的目的是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承认与支持。
它暴露了临时政府对帝国主义的严重妥协性。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1.背景争取袁世凯推翻清朝统治,通过和平方式实现共和2.条件孙中山解除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迁往北京清帝退位 孙中山提出辞职,推荐袁世凯袁世凯于北京就职3.过程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宣统退位诏书 1912年2月12日清帝下诏退位,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成功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清政府袁世凯帝国主义列强革命党人 立宪派旧官僚军事进攻政治讹诈任命外交孤立
经济封锁施压临时政府成立前后形势支持军事威胁袁世凯成功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1)外因袁世凯掌握清政府军事政治大权
袁世凯得到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2)内因:立宪派和旧官僚的进攻,资产阶级革派的软弱妥协(3)根本原因: 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提出了哪些条件?①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②新任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
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时间:
内容:1912年3月11日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2、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3、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4、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意义: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三权分立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以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内容:不仅宣判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死刑,而且以根本法形式废除封建君主专制制。有利于组织党团和创办报刊,大量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新文化运动创造了条件。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 三权分立行政权(总统、国务员)立法权(国会)司法权(法院)制衡材料一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闻此噩耗,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书写挽联: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竞之功。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取得什么历史功绩?还有什么遗憾?辛亥革命的成果辛亥革命的遗憾1.推翻清朝统治,终结帝制;2.成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3.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2.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课后活动 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合作探究 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目的和预定目标是否或者在大多数程度上达到了。辛亥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压迫,铲除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根本目的推翻满清政权,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直接目的成功的一面: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失败的一面: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孙中山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的创建时间:1912年1月1日颁布时间:1912年3月11日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选大总统;定都南京,改用农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