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动物的主要类群 检测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蜜蜂能飞行,体内无脊柱。下列与蜜蜂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蜂鸟 B.蝙蝠 C.青蛙 D.蜻蜓
2.下列不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A.人 B.鸡 C.狗 D.青蛙
3.“五岛一湾”是湛江著名的旅游景区,其海鲜很有名,下列哪组海鲜属于软体动物( )
A.红鱼,牡蛎 B.章鱼,乌贼 C.龙虾,大闸蟹 D.鲍鱼,海蜇
4.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是( )
A.大熊猫 B.昆虫 C.丹顶鹤 D.螃蟹
5.水螅和涡虫排出食物残渣的方式都是( )
A.由口排出 B.由肛门排出 C.由细胞膜排出 D.由咽排出
6.两侧对称的体形是从哪一类动物开始出现的( )
A.单细胞动物 B.腔肠动物 C.扁形动物 D.节肢动物
7.下列有关线形动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身体细长,呈圆柱形 B.有些自由生活,有些营寄生生活
C.体表有鳞片 D.有口有肛门
8.鲫鱼和河蚌的最大区别在于( )
A.是否为水生动物 B.是否是多细胞动物
C.是否有脊柱 D.是否有专门的呼吸器官
9.鲍鱼是营养丰富的海鲜,它的贝壳可以做中药。你推测它应该属于( )
A.节肢动物
B.鱼
C.软体动物
D.腔肠动物
10.某同学在公园内发现了如图所示的动物。该动物不具有的特征是( )
A.有翅,会飞
B.体表有外骨骼
C.有一对足长在腹部
D.一对触角分节
11.下列有关动物特征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鲤鱼用鳃呼吸 B.蚯蚓用腹足运动
C.鸟类前肢变为翼 D.蝴蝶身体分三部分
12.蝗虫比蚯蚓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是因为( )
①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扩大了活动范围;②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
③蝗虫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④用气门呼吸,能适应干旱的环境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3.烟台是美丽的海滨城市,海洋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鲜美食品,如鲍鱼、海蜇、对虾、银鲳等,它们分别属于( )
A.软体动物、腔肠动物、节肢动物、鱼类 B.腔肠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类
C.节肢动物、腔肠动物、软体动物、鱼类 D.鱼类、软体动物、腔肠动物、哺乳动物
14.自然界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千差万别,请分辨出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
A.鸟类的身体大都呈流线型,有与肺相通的气囊
B.哺乳动物大都体表被毛,胎生
C.鱼属于脊椎动物,体温会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D.蚯蚓身体分节,因此蚯蚓属于节肢动物
15.据2013年5月浙江电视台《新闻直通车》报道,江苏一团伙用狐狸肉、老鼠肉等未经检验检疫的动物肉制品,添加明胶、胭脂红、硝盐等冒充羊肉销售至苏、沪等地农贸市场,案值1 000余万元。处理后的狐狸肉、老鼠肉与羊肉从视觉上不易区分,原因之一是这三种动物都属于( )
A.哺乳动物 B.鸟 C.动物 D.无脊椎动物
16.根据表中数据,正确的分析是( )
动物名称 心脏占体重比例(%) 每分钟心跳次数
蛙 0.57 22
人 0.42 72
鸽 1.71 135~244
A.鸽的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比其他两种动物高,因此增加了飞行的负担
B.人的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低,因此,人也可能会进行飞行生活
C.蛙每分钟心跳次数最低,可以减少代谢对物质和氧气的需求,更适于飞行生活
D.鸽的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高、心跳快、血液循环迅速,适于飞行生活
17.下图展示了四种动物,下列哪个特征可以放在阴影部分中( )
A.用肺呼吸 B.体温恒定 C.有脊柱 D.胎生、哺乳
18.下列关于不同动物体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因果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家兔有发达的大脑,能适应陆地复杂多变的环境
B.蚯蚓的身体分节,适于生活在湿润的土壤中
C.蛇的体表有角质鳞片,能适应陆地干燥的环境
D.鱼类有鳃,适于生活在水中
19.以下是有关动物生活习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鳃呼吸的动物一定在水中生活,在水中生活的动物一定用鳃呼吸
B.体表干燥的动物不能在干燥的地面上生活,体表湿润的动物却可以在干燥的地面上生活长久
C.鸟类中有的种类善于飞翔,也有的种类不会飞翔;有的种类只能在陆地上生活,也有的种类可以在水上生活
D.白天,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蝴蝶常在花丛中飞舞,蚯蚓都在土壤中穿行
20.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表现在( )
A.人类食品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B.可以为人类提供大量的药材
C.是人类生产活动中重要的原料来源 D.以上三项都对
二、非选择题(共7小题,共60分)
21.(5分)小动物们结伴外出游玩,回家时却迷了路,请你为下列动物找到自己的家。(连线)
水蛭 七星瓢虫 大鲵 狼 蜗牛
22.(8分)将下列问题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相关问题之后:
(1)涡虫比珊瑚虫高等之处: 。
(2)蛔虫比涡虫高等之处: 。
(3)蜥蜴比青蛙高等之处: 。
(4)家兔比家鸽高等之处: 。
①有口有肛门 ②身体呈两侧对称 ③胎生、哺乳 ④生殖和发育脱离了水的限制
23.(9分)蚯蚓是人类的好朋友,如图是在做“饲养和观察蚯蚓”的实验时所观察到的部分结构,请据图回答:
(1)蚯蚓的身体由许多[ ] 构成,这使它的躯体运动灵活。
(2)请判断如图所示是蚯蚓身体的哪一端? 。并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
(3)用手指触摸蚯蚓身体腹面处,会有 的感觉,这是摸到了 ,它具有 的功能。
(4)在实验中要不断用浸湿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这样做是为了 。
(5)实验结束后,应该如何处理蚯蚓? 。
24.(8分)如图为蝗虫的外部形态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蝗虫的身体分为[ ] 、[ ] 、
[ ] 三部分,其表面都被覆着 ,
该结构的作用是 。
(2)仔细观察蝗虫的结构[1]和[2],会发现它们有许多 ,这也是节肢动物的一个共同特点。
(3)根据蝗虫的呼吸特点,你认为可采取怎样的灭蝗措施?
?
。
25.(14分)下面是几种常见动物外形或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系统,呼吸靠能够分泌黏液而湿润的 完成。从呼吸这一生理过程看,蚯蚓适于在 中生活。
(2)鱼适应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是 ,该器官的结构特点是由许多鳃丝构成,内含丰富的 。
(3)鸟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 ] 。标号[2]是 ,其功能是 ,以适应空中的飞翔生活。
26.(9分)仔细观察图中动物,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身体内有无脊柱可将上面的动物分为两类,分别是:
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填字母)
(2)C在外部形态上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包括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 ,体表被覆 。
(3)G的幼体用 呼吸。
(4)D能够形成珍珠,珍珠是由 的分泌物形成的。
(5)在上述几种动物中,最低等的是 。最高等的是 。
(6) 所在的类群是包含动物种类最多的类群。
27.(7分)现有小鲤鱼数条,金鱼缸、凉开水(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已经除去)、池塘水等。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鱼在水中呼吸时,利用的是否是溶解在水中的氧气。
(1)提出问题:鱼在水中呼吸时,利用的是否是溶解在水中的氧气?
(2)作出假设: 。
(3)设计探究方案:
①取两个 的鱼缸,编号为甲、乙,分别向其中加入等量的
和 。
②分别取5条小鲤鱼放入甲、乙两金鱼缸中,观察一段时间并记录鲤鱼的不同表现。
(4)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甲中的小鲤鱼 ,而乙中的小鲤鱼 。
(5)根据预测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
参考答案
1.D【解析】蜂鸟属于鸟类,蝙蝠属于哺乳动物,青蛙属于两栖动物,而蜻蜓和蜜蜂都属于昆虫,所以,蜻蜓和蜜蜂亲缘关系最近。
2.D【解析】人、狗属于哺乳类,鸡属于鸟类,都是恒温动物;而青蛙属于两栖类,是变温动物。
3.B【解析】红鱼属于鱼,龙虾、大闸蟹属于节肢动物;海蜇属于腔肠动物,牡蛎、鲍鱼、章鱼、乌贼均属于软体动物。
4.B【解析】如根据“无脊椎动物”排除A和C两项,它们都属于脊椎动物,根据“会飞”排除D项,螃蟹无翅,不会飞。
5.A【解析】水螅属于腔肠动物,涡虫属于扁形动物,二者都是多细胞动物,都有口无肛门,故食物残渣均由口排出。
6.C【解析】两侧对称的体形是从扁形动物开始出现的。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是腔肠动物,体形为辐射对称。从扁形动物开始,出现两侧对称的体形。两侧对称的动物,身体可以分出前后、左右、背腹,前端感觉器官集中,身体的两侧或腹面通常具有专门的运动器官等。
7.C【解析】线形动物有些营寄生生活,如蛔虫、蛲虫等,也有的营自由生活,如秀丽隐杆线虫等。线形动物的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8.C【解析】鲫鱼和河蚌都能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都是由多细胞构成的。鲫鱼的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河蚌为软体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9.C【解析】软体动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形态差异较大,这类动物的身体柔软,常常有贝壳保护,如蜗牛、鲍鱼、扇贝等。
10.C【解析】据图可看出该动物具有翅,有三对足,一对触角,触角分节。据此可判断该动物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昆虫的翅和足都分布在胸部,而不是腹部。
11.B【解析】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没有足的分化,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所以B错。
12.C【解析】节肢动物大都属于陆生动物,由于陆地环境气候相对比较干燥,节肢动物的体表具有坚韧的外骨骼,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散失,这是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之一。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扩大了活动范围,利于蝗虫觅食、避敌和求得配偶等;气门是气体进出体内的门户,适于陆生生活。
13.A【解析】鲍鱼身体柔软,外有贝壳保护,属于软体动物;海蜇体表具有刺细胞,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对虾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体表具有外骨骼,属于节肢动物;银鲳生活在水中,体表被覆鳞片,用鳃呼吸,依靠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属于鱼类。
14.D【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仔细分析各选项提供的信息。鸟类的身体大都呈流线型,有与肺相通的气囊;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胎生;鱼属于脊椎动物,但体温会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是环节动物。蚯蚓是环节动物。
15.A【解析】老鼠、狐狸和羊均属于哺乳动物,因此经添加明胶、胭脂红、硝盐等处理后的肉从视觉上不易区分。
16.D【解析】鸽的心脏占身体的百分比大,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多,所以心肌发达,心脏输送氧的能力强,可以分解更多的有机物,为飞行提供充足的能量。
17.C【解析】鲫鱼、青蛙、家鸽、家兔都属于脊椎动物,体内都有脊柱;其中,鲫鱼用鳃呼吸,卵生,变温动物;青蛙用肺和皮肤呼吸,卵生,变温动物;家鸽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卵生,恒温动物;家兔用肺呼吸,胎生、哺乳,恒温动物。
18.B【解析】家兔神经系统发达,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灵敏的反应,因此能适应陆地复杂多变的环境;蚯蚓的身体分节,使运动灵活,与适于生活在湿润的土壤中没有直接关系;蛇的体表有鳞片,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生活在干燥的陆生环境中;鱼的身体大多呈流线型,可以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用鳃呼吸,适于吸收水中的氧气,因此鱼用鳃呼吸是与水生环境相适应的。
19.C【解析】在水中生活的动物有的用鳃呼吸,如鱼类、蝌蚪,有的用肺呼吸,如水生哺乳动物鲸、海豚,爬行动物龟等,故A不正确;蝗虫的身体表面有外骨骼,可以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鱼类和两栖动物的体表湿润,但不能在地面上生活长久,故B不正确;鸟类中有的种类善于飞翔,如大雁、麻雀,也有的种类不能飞翔,如鸵鸟,也有的种类可以在水上生活,如鸭子等,故C正确;只有晴天,蝴蝶才能在花丛中飞舞,如果下大雨,土壤中缺少空气,蚯蚓会爬出地面,故D不正确。
20.D【解析】人类的许多食物离不开动物,许多动物具有一定的食用价值,如猪、牛、羊、鸡、鸭等;动物在医药保健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如蜈蚣、蝎子等可做中药材;动物是人类生产活动中重要的原料来源,许多轻工业原料来源于动物,如哺乳动物的皮毛是制裘或鞣革的原料。另外,动物还具有很多其他用途,如警犬、导盲犬、军马等。
21.水蛭——环节动物;七星瓢虫——节肢动物;大鲵——两栖动物;
狼——哺乳动物;蜗牛——软体动物
【解析】水蛭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七星瓢虫的体表具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属于节肢动物;大鲵,又称“娃娃鱼”,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狼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分化为犬齿、臼齿和门齿,属于哺乳动物;蜗牛身体柔软,体表有壳保护,属于软体动物。
22.(1)② (2)① (3)④ (4)③
【解析】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腔肠动物的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两个胚层组成;扁形动物的身体呈两侧对称,两侧对称有利于动物的运动和摄食;这两种动物都有口无肛门,食物残渣由口排出体外;线形动物则是有口有肛门;青蛙属于两栖动物,水中产卵、受精,蝌蚪必须在水中发育,因此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蜥蜴的生殖和发育则脱离了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家鸽属于鸟,生殖方式为卵生;家兔的生殖方式为胎生、哺乳,这种生殖发育特点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因而哺乳动物是自然界中最高等的动物。
23.(1)[1]体节 (2)前端 因为环带靠近身体的前端
(3)粗糙不平 刚毛 协助运动 (4)保持体表的湿润,维持正常的呼吸
(5)将蚯蚓放回到它适宜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解析】(1)蚯蚓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使其运动更加灵活。
(2)蚯蚓的身体上有一个环带,它靠近身体的前端,图中的2是环带,故该图是蚯蚓的前端。(3)用手指触摸蚯蚓身体的腹面,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这是因为摸到了蚯蚓的刚毛,它能够协助运动。(4)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在实验中不断地用浸湿的棉球擦拭蚯蚓的体表,是为了保持体表的湿润,维持正常的呼吸。(5)保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栖息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所以要把蚯蚓放回到适宜它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24.(1)[一]头部 [二]胸部 [三]腹部 外骨骼 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2)节
(3)可将有毒气体或能散发毒气的药物喷洒在发生蝗灾的环境中,使有毒气体由气门进入其体内,将其毒杀
【解析】(1)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其中[一]为头部,[二]为胸部,[三]为腹部,体表都有外骨骼,外骨骼具有保护、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2)图示中[1]为蝗虫的触角,[2]为中足,[3]为后足,蝗虫的足和触角都分节。附肢分节也是所有节肢动物的共同特点。(3)在蝗虫的胸部和腹部有排列比较整齐的小孔为气门,是气体进入蝗虫体内的门户,所以可将有毒气体或能散发毒气的药物喷洒在已发生蝗灾的环境中,使有毒气体由气门进入其体内,将其毒杀。
25.(1)体壁 阴湿土壤 (2)鳃 毛细血管 (3)[3]肺 气囊 辅助肺呼吸
【解析】本题以图示表达动物的形态结构为主题,主要考查对动物呼吸器官的掌握和理解能力。(1)蚯蚓属于环节动物,适于生活在阴湿的土壤里,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湿润的体壁完成与外界的气体交换。(2)鱼是水中生活的类群,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头部两侧的鳃内含有许多鳃丝,鳃丝呈红色,内密布丰富的毛细血管,适应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3)鸟适于陆上生活的呼吸器官是肺,还有适应空中飞行生活辅助肺呼吸的气囊,肺和气囊相通,但是气囊没有气体交换的功能。
26.(1)A、B、D C、E、F、G、H (2)翼 羽毛 (3)鳃 (4)外套膜
(5)涡虫 蝙蝠 (6)B
【解析】图示中涡虫属于扁形动物,河蟹属于节肢动物,老鹰属于鸟,河蚌属于软体动物,蝙蝠属于哺乳动物,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蟾蜍属于两栖动物,鲳鱼属于鱼。(1)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脊椎动物包括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和哺乳动物。因此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有A、B、D;其余动物属于脊椎动物。(2)老鹰属于鸟,其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均适于飞行生活。其在外部形态上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包括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
(3)G属于两栖类,其呼吸特点是: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4)河蚌具有外套膜,当外套膜受到异物刺激时,可分泌珍珠质,将异物层层包裹起来,从而形成珍珠。(5)在上述几种动物中,最低等的是涡虫,有口无肛门;最高等的是蝙蝠,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6)节肢动物是自然界中生物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
27.(2)鱼是利用水中溶解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3)相同 池塘水(或凉开水) 凉开水(或池塘水)
(4)正常(或死亡) 死亡(或正常) (5)鱼是利用水中溶解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解析】(1)根据提出的问题和已有的知识储备,可作出假设:鱼是利用水中溶解的氧气进行呼吸的。(2)对照实验是指除了一个实验变量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对照实验具有较高的说服力。本实验的实验变量为氧气,控制水中有无氧气的方法是加入不同的水,即池塘水和经过处理的凉开水,池塘水中含有氧气,而凉开水中则不含氧气。(3)鱼呼吸利用的是水中的氧气,因为池塘水中含有氧气,故鲤鱼的生活正常,生长状况良好;但凉开水中的鲤鱼,由于缺少氧气,所以会呼吸困难,最终因窒息而死亡。(4)如果池塘水中的鲤鱼正常,凉开水中的鲤鱼死亡,则说明鲤鱼是利用水中溶解的氧气进行呼吸的。解答本题应该注意的一点是现象要与加水情况相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