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诗歌鉴赏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中的一首诗歌,诗歌由唐朝边塞诗人岑参所作,在这首五绝中,诗人借助主要意象“故园菊”寄托了对饱受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诗歌,特别是唐代诗歌尤其注重通过意象来传达诗人的主观情思。如果在教学诗歌时忽略这点,只简单地将诗歌的情感告诉学生,那么诗歌就会变得索然寡味,学生以后学习诗歌也会兴趣全无。
所以笔者试图通过抓住诗歌的主要意象这一途径来让学生掌握诗人传达的主要情思,从而让学生掌握“核心意象分析法”与“叠加意象分析法”两种意象分析法来对意象特点具有典型性的诗歌进行分析,让诗歌教学不再枯燥无味,让教师教得有用,学生学得有效。
教学目标
1、通过“意象分析法”来理解诗人通过诗歌传达的主要情感。
2、通过学习这首诗歌,掌握鉴赏诗歌的典型方法:意象分析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赏析《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掌握分析诗歌的典型方法:意象分析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 入
学生朗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直接进入诗歌学习。
二 朗诵诗歌,初探诗歌的情思。
(一)朗诵诗歌,正字音
诗句“强欲登高去”中的“强”字应读qi?ng,诗中表示勉强之意。
(二)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屏显: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想要表达什么?
(学生经过思考给出自己的见解,教师在学生充分回答的基础上给出结论。)
屏显:
这首诗寄托了作者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三 学习“意象”,明确诗歌意象的类型并掌握“意象分析法”。
(一)明确“意象”这一分析诗歌的重要途径的简单含义。
通过上述对诗歌情感的探讨,在此适时给出诗歌中重要的情感传达媒介——“意象”的概念。
屏显:
意象, 指的是融合了作者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
意象就是含有作者某种思想感情的形象。
(二)理解“核心意象”,并学以致用。
1.点出“意象”类型一:核心意象。
屏显:
(1)欣赏诗歌要特别注意体味核心意象;
(2)欣赏诗歌要关注与核心意象有关的诗句。
2.学以致用,利用“核心意象”分析诗歌。
全体学生朗诵《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并根据“核心意象分析法”赏析这首诗歌。
屏显: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这首诗的核心意象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借“明月”这一意象,寄托了对友人王昌龄被贬的同情以及远赴他乡的不舍与怀念。)
(三)掌握“叠加意象”,并进行诗歌赏析。
1.举一反三,比较《天净沙·秋思》与《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从“意象”角度看有何明显的差异?
学生齐读《天净沙·秋思》,感受诗歌意象的特点。
屏显: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从“意象”的角度来看,《天净沙·秋思》与《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有何明显不同?
(诗人借助众多的意象,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愁苦之情。)
2.点出“意象”类型二:叠加意象。
通过比较《天净沙·秋思》与《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总结出《天净沙·秋思》的“意象”众多,这些“意象”共同传达出了诗人表达的情感。
屏显:
叠加意象
1、欣赏诗歌也要注意有些诗中众多的叠加意象;
2、叠加意象往往共同表达了诗人要寄托的情思。
四 提炼方法,巩固提高,活学活用。
结合上述两种意象类型的介绍及对“意象分析法”的运用,运用“意象分析法”对下面两首诗歌进行赏析。
学生朗诵这两首诗歌,感知两首诗意象的特点并运用“核心意象分析法”和“叠加意象分析法”进行分析。
屏显:
运用这堂课学到的“意象”分析法,说一说下面两首诗歌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竹里馆
王 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五 课堂小结
这堂诗歌赏析课,我们主要从“意象”这一角度,通过运用“核心意象”和“叠加意象”来分析诗歌,并掌握这两种典型且较为简单的分析诗歌的方法,从而为在以后的诗歌学习中能够正确掌握并理解诗人通过典型的意象来传情达意奠定了基础。
六 板书设计
核心意象分析法
意象分析法
叠加意象分析法
教学反思
学习诗歌有很多种方法,比如朗读法,通过反复地朗读,不同形式地诵读来理解诗人在诗中寄托的情感。但诗歌教学的实践表明,学生在学习诗歌时希望能有一种较为实用且能够真正有效把握诗歌情感意旨的诗歌分析方法。在反复地学习思考的基础上,笔者通过提炼归纳,总结出“核心意象分析法”与“叠加意象分析法”两种意象分析法,并让学生学以致用。实践证明这两种方法的确能够让学生在分析诗歌时有抓手、好掌握、易成功。也让诗歌鉴赏课不再枯燥无味,教师教得有用,学生学得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