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1-07 15:4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默读,不出声、不动唇、不动指,提高一分钟阅读文字量;养成一气呵成读完全文的习惯,整体感知文章的基本内容。
  2.精读描写百草园的段落,品味准确、传神的语言描写,学习抓住特点来描写景物的方法;精读描写三味书屋的段落,理解“先生”这个人物形象,学习通过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3.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和学习生活的乐趣。
重点难点
  通过抓住标题、开头、结尾和关键句,迅速理解文章大意;学习本文准确传神的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
课前准备
  1.解题:何谓“三味”?
  宋代李淑《邯郸书目》有“书三味”的说法:“诗书味之太羹(gēng),史为折俎(zǔ),子为醯(xī)醢(hǎi)。”意思是:读《诗经》《尚书》等经书如吃未加作料的原肉汁,读史书如吃大块的肉,读诸子百家的书如吃调好味道的肉酱。三味书屋柱上有对联“至乐无声唯孝弟,太羹有味是诗书”可证此说。
  2.多媒体课件。
  3.歌曲《童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歌曲《童年》,在播放歌曲时,老师在一旁解说: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一方秘密乐园,那里芳草丛生,那里四季鲜明,那里有童话故事,那里有回不去的童年。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看一看鲁迅的童年。(板书课题、作者)
  二、初读感知
  (一)检查预习。
  1.读准字音,辨清字形。[学生齐读]
  确凿(záo)  菜畦(qí)  脑髓(suǐ)
  书塾(shú) 蝉蜕(tuì) 倜傥(tìtǎnɡ)
  kuī(盔)甲 mì(觅)食 收liǎn(敛)
  2.通晓词义,填写词语。[记笔记]
  (1)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2)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
  3.本文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浙江绍兴人。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且介亭杂文》等多部著作。
  (二)快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从题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依题目所示,我们可以将课文划分为哪几部分?你能找出这两部分之间的过渡段吗?
  文题出现了两处地名“百草园”“三味书屋”,分别是作者童年生活、学习的场所。作者用“从……到……”的词语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因此,课文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反映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耍到长大读书的过程。过渡段是第9段。
  2.给课文划分层次,把握文章基本结构。
  第一部分(1~8段):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可分四层:
  一层(1段):总的介绍百草园情况,点出“是我的乐园”,充满留恋之情。
  二层(2段):写春、夏、秋三季的百草园充满无限乐趣。
  三层(3~6段):写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及“我”的感慨。
  四层(7、8段):写冬天百草园雪地捕鸟的乐趣。
  第二部分(9~24段):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可分五层:
  一层(9段):是过渡段,告别百草园去书塾读书。
  二层(10、11段):写入学的情形,介绍了书屋和先生。
  三层(12~16段):写不准提课外的问题。
  四层(17~20段):写悄悄去后园玩。
  五层(21~24段):写师生读书的情景,“我”趁先生读书入神时画画儿。
  三、合作探究
  精读描写百草园的段落,探究下列问题。
  1.“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似乎”和“确凿”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似乎”表示不肯定的语气,因为距离“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了,印象模糊,所以用“似乎”;“确凿”是“确实”的意思,表示肯定的语气,因为“我”对儿时在百草园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仍然记忆犹新,历历在目,所以用“确凿”。
  2.赏读第2段,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下列问题。
  (1)作者写了百草园中的多少种动植物?它们分别是什么?
  写了13种动植物,它们分别是:(植物)皂荚树、桑葚、菜花、何首乌、木莲、覆盆子,(动物)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
  (2)作者在写景物的时候,用了哪些词语将其写得如此生动、美好呢?百草园为什么是“我”那时的乐园?(重点引导学生如何描写景物)
  既抓住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石井栏之所以“光滑”,是因为井经过了长年累月的使用;之所以知道它“光滑”,是因为童年的鲁迅多次好奇地摸过它。说黄蜂“肥胖”,不仅是它的体态较园中的其他昆虫肥大,而且体现了儿童特别的感觉。叫天子忽然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不单写出了这种鸟儿的机灵轻捷,还表现出了儿童的羡慕。至于写油蛉“低唱”、蟋蟀“弹琴”,则更是儿童特有的感受。在大人们看来毫不起眼的百草园,却有那么多有趣的事物供好奇心强的孩子观赏、玩耍并能在其中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这当然是“我”的乐园了。
  (3)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描写百草园的可爱的?
  作者用色彩绚烂的语言、生动的文笔描绘了百草园的可爱。多角度写景,色、形、声、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蜂的“黄”是写颜色,“高大”“肥胖”“拥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写形状,这两者都是从视觉上来写;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是从听觉上来写;覆盆子“又酸又甜”是写味觉:这真叫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这里实际上包括了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景物:桑葚是春末的,蝉鸣在盛夏,蟋蟀在秋天。这与下文写到的冬天的百草园合起来便成为完整的四季图,可见作者构思之精巧。
  (4)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这百草园的可爱之景描绘得生动活泼而不显得杂乱无章的呢?
  写景有序,层次井然,条理分明,活泼多姿。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一句式将所有景物串联,条理有序。先用两句“不必说……”从整体来写百草园,再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这是一种顺序。第一个“不必说”由低到高写静物,第二个“不必说”由高到低写动物,这又是一种顺序。整体是从静物写到动物,局部是从动物写到静物,这又是一种顺序。这几种顺序配合起来,使写景不仅有序,而且活泼多姿。从详略的角度看,两个“不必说”写的景物属于略写,“泥墙根一带”的景物属于详写。
  (5)本段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百草园中的景物?分别有什么作用?
  这段文字还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排比句:“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突出百草园中景物之多,加强语势,表现出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
  比喻句:“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生动形象地写出木莲果实的形态;“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生动形象地写出覆盆子的形状颜色,体现出儿童的语言特点。
  拟人句:“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写出了这两种昆虫鸣声的悦耳动听,表现了百草园给儿时的“我”带来的无限乐趣。
  [小结]第2段是文章第一部分的第二层,是写景的精彩之处,主要描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和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这段文字中处处表现了儿童好奇、求知的心理特征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的句式写一段话。
  示例:不必说春芽破土的鹅黄,夏野翻涌的绿浪,秋林果蔬的香甜,冬雪虬枝的畅想;也不必说繁花似锦、飞鸟时鸣、游鱼嬉戏、蛙声一片。单是家乡的巨变就让人无限感慨。
  五、达标检测
  阅读课文第2段,回答1~5题。
  1.请给文段拟一个小标题。
  解析:标题是对文段内容的高度概括,注意从文段中提取相关信息,用高度概括的语言表述。
  答案:(示例)五彩缤纷的“乐园”
  2.文段除描写景物外,还写了四件趣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找蜈蚣;
  ②按斑蝥;
  ③拔何首乌;
  ④摘覆盆子。
  3.文段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种,先摘出例句,再做分析。
  解析:找出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再分析所用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答案:(示例)“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油蛉、蟋蟀叫声的悦耳动听,表现了百草园给儿时的“我”带来的无限乐趣。
  4.文段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答案:“我”是一个天真活泼,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热爱自然的儿童形象。
  5.文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抒发了作者对百草园的由衷喜爱和深切怀恋之情。
  六、课堂小结
  童年,浓缩了一段令人回味、留恋的时光;童年,沉淀了一个美丽迷人的童话。百草园里有无限的乐趣,我们看到了一个天真活泼的小鲁迅,感受到了他的快乐。
  七、布置作业
  选择一处让你难忘的美景,写一段文字,试着调动三种以上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从不同角度写出景物的特点。
示例:春雨像断线的珍珠,淅淅沥沥地打在窗上,点点滴滴,敲奏出春的节奏。沉睡了一个冬天的大地悄悄苏醒。小草从地里钻了出来,享受着春雨的滋润。春雨渐渐停息,太阳从云中探出头来。校园里的梅花开了,远远望去,雪白雪白的,如寒冬的新雪。刚走近,一缕缕清香扑面袭来,使人立刻沉浸在花香之中,真是“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啊!
  八、板书设计
/
  百草园
&赏 美好景物
&听 美女蛇的故事
&玩 雪地捕鸟
游戏玩乐
  九、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