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巴西的案例分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美国和巴西的案例分析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0.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9-04-12 10:34:00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美国和巴西的案例分析
方正二中 李光艳案例一 农业材料1:中国和美国纬度接近,季节也差不多,美国农业人口逐年下降,现只有600余万人以农业为主。我国是一个农民占人口总数80%以上的农业大国70%以上从事农业生产,农产品的自给率特别高,70%以上的农产品由农民自己消费,农产品的商品率不到30%。
美国农业部预计在截止2008年9月份的年度里中国将会进口创记录的3400万吨大豆,高于2006/07年度大豆进口量2873万吨,同比增长18.34%.1.结合题中材料内容分析一下美国农业发展有哪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2.中美两国纬度位置、国土面积相差无几,为何我国要从美国进口农产品?
3.美国的农业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案例二 城市化 材料1:美国曾经用了将近100年的时间使城市人口的比重从30%提高到70%。而巴西达到同等程度仅用了40年的时间。
材料2:巴西国家地理统计局最新发布的2007年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巴西人口总数为1.839亿人,与上一次2000年的统计结果相比,增加了1400万人。
按城市人口分布看,圣保罗市有1080万人,仍是巴西人口最多的城市。里约热内卢以610万人位居第二,巴西人口居拉丁美洲首位。为世界第五,人口年增长率为1.28%.
1.巴西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哪里?为什么?
2.巴西城市人口急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巴西城市化出现“超前”现象,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会出现什么问题?
4. 巴西将首都由哪个城市迁到哪个城市?目的是什么?
案例三 种族构成美国人种构成饼状图巴西人种图美国有2.78亿人口(2000年)。印第安人是美国的土著居民,今天居住在美国的白人、黑人和亚洲黄种人都是在近200多年的时间里移人美国的。各国移民移人美国后,经过长时期的融合,在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等方面渐趋一致,形成统一的美利坚民族 .
材料2:美国难于向种族问题说再见 通过影音资料你得到了什么启示?案例四 人与自然 美国 材料2:旨在遏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于北京时间2005年2月16日时正式生效。目前全球已有141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议定书,其中包括30个工业化国家,然而作为发起国之一的美国却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
材料1:美国的秃鹰变“毒鹰”的视频1.为什么秃鹰变“毒鹰”?这说明了什么?
2.美国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3.美国对世界能源和全球大气质量的影响。巴西 亚马孙河流域覆盖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但是,目前这块关系到全球生态环境的广阔森林正在遭受人们的严重破坏。因此,保护热带雨林已成为全人类普遍关心的问题。1.人类为什么要保护森林?
2. 请问巴西热带雨林的破坏对世界有何影响?
㈠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和巴西禁止大豆交易,体现了两国对环保问题的什么态度?
㈡从美国和巴西的材料对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都面临着怎样一个共同问题?
㈢全球变暖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影响?在这样的影响下,请你想象未来的世界会是怎样的呢?
谢 谢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共同的问题:和协发展—人与人更加和睦,人与自然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