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 第一章第三节速度: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必修一 第一章第三节速度: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1-05 15:03:35

文档简介

==================资料简介======================
运动快慢的描述:17张PPT
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
德清三中物理组:施松明
课程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记住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并能熟练应用
知道瞬时速度,平均速度,速率。
了解位移―时间图像
重点难点
比值法定义速度
瞬时速度,平均速度的理解
速度公式的应用
学习难点
理解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内涵
平均速度,平均速率的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介绍或学习各种工具的速度,去感知科学的价值和应用
了解从平均速度到求瞬时速度的思想方法,体会数学与物理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由简单到复杂,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坚定学习思考探索的信念。
教材脉络梳理

教学过程
引入:
运动中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师:运动会上,比较哪位运动员跑得快,用什么方法?
生:同样的长短的位移,看谁用的时间少。
师:如果运动的时间相等,又如何比较快慢呢?
生:比较谁通过的位移大
师:如果运动物体所走的位移,所用的时间都不一样,又如何比较其快慢呢?
生:单位时间内的位移来比较,就找到了比较的统一标准。
坐标及坐标变化量
位移是描速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物体若沿直线运动,以这条直线为x坐标轴,这样,物体的位置就可以用坐标来表示,物体的位移就可以通过位置坐标的变化量来表示,如图所示,设时刻t1物体处于A点,其位置坐标为x1,一般时间后,时刻t2物体处于B点,其位置坐标为x2,这一过程中,坐标的变化量为△x=x2-x1,则△x的大小表示位移的大小;△x的正、负表示位移的方向,若为正,则表示物体运动方向与x轴正方向相同,若为负,则表示物体运动方向与x轴正方向相反,同样,这一过程中时间的变化量可表示为△t=t2-t1。
一个人从A点出发沿直线到达C点后再返回到B点静止,如图,已知AC=80m,BC=30m,则他走完全程所通过的路程为_____,人的位移为_______,位移的方向为________.

解:110m;50m;由A指向B 点拨:以A为坐标原点,以运动直线为坐标轴建立一维坐标系,如图所示,则初位置A的坐标x1=0m,末位置B坐标x2=50,所以A到B的位移为△x=x2-x1=50m,方向与x轴正方向相同,即由A指向B。由于此人的运动有往复,所以路程L=AC+BC=110m
================================================
压缩包内容:
liuxiang.mpg
shunshi.swf
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swf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swf
运动快慢的描述.doc
运动快慢的描述.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