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地理必修二精品学案-3.3.2《旅游业与地理环境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地理必修二精品学案-3.3.2《旅游业与地理环境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9-04-17 16:0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单元 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
第三节 旅游业与地理环境 (选学)
第2课时 旅游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案导学】
知识点一、旅游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自主学习1、旅游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合理发展旅游业,有利于促进环境及文物保护。2、旅游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1)环境污染: 、 、 、 ;(2)破坏动植物资源:盗挖 偷猎 ;(3)对背景环境的破坏: 。3、对策:(1)对自然景观区应 治理 和 ,保护 ; (2)对于古典景观,应 修复文物古迹 、 与旅游区相协调。合作探究旅游业是一种综合性的产业,必然会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如何正确理解旅游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怎样治理这些旅游环境问题?活动提示设计本题,旨在通过设置这种情景,培养学生的旅游环保意识和个人素质。作为文明的旅游者,应该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有高度的环境责任心,直觉地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破坏花草树木等;充分地理解和尊重旅游地的社会文化、宗教信仰和民俗习惯;讲究文明礼貌;注意旅游安全。 典例感悟 有关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旅游业是“无烟工业”,旅游活动不会产生环境问题B.发展旅游业必然会污染环境,应限制其发展C.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都是由于游客乱刻乱画造成的D.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不但危害当地居民,也危害旅游者本身解析:旅游业是“无烟工业”是一种认识误区,旅游也会污染环境;只要提高认识,可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不都是由于游客乱刻乱画造成的,还有废气(以交通工具产生最多)、废水、废物、噪声、电磁辐射等污染。A、B、C是错误的。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不但危害当地居民,也危害旅游者本身。答案: D 变式训练 1.旅游景区内索道悬空,电杆高耸,会造成严重的( )A.视觉污染 B.大气污染 C.噪声污染 D.固体废弃物污染2.目前许多地方提出“绿色旅游”,其主要是针对( )A. 对背景环境的破坏 B.对文物古迹的破坏C. 环境污染问题  D. 冲击正常社会秩序
【课后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五一”“十一”假期已成为我国国内旅游的黄金周。某些景区面对急剧增多的游客,做出了限制游客人数的规定。其主要目的是( )
①保护景区环境②限制到达当地的旅客数量③控制当地的交通流量 ④保障旅游质量
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②④
山东省把各地旅游资源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包装,以“一山一水一圣人”来吸引游客。同时对各景区的软件设施和环境进行治理、保护。如指派保洁人员对旅游景观进行修缮、完善。提高服务水平,调整各景区的餐饮、住宿接待规模等。据此回答2——3题。
2.增加保洁人员、修缮旅游景观的原因是( )
A.正常旅游活动也会对文物古迹产生一定破坏,旅游部门更加重视景区环境和景观保护
B.旅游活动中存在大量的不文明的破坏行为
C.近年来旅游者素质有所下降
D.由近年来游客对环境的要求决定的
3.调整旅游景区服务设施规模的原因是( )
A.规模的大小应与当地就业人口数量相适应
B.规模的大小应与旅游区景点的数量相适应
C.规模的大小应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D.规模的大小应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4.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活动相比,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旅游有人文和自然旅游形式 B.以人文生态环境作为主要旅游场所
C.不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D.生态旅游不会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A. 5、关于我国生态旅游的正确说法是
B.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态旅游的需求不断增长
C. 我国风景名胜区是发展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
D. 在我国,所有的自然保护区都开展了生态旅游
E. 扎龙、喀纳斯湖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蓬勃发展
6、 下列环境问题是由旅游开发活动造成的是
A.近年来南极冰川的融化 B.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毁掉了一些旅游景观
C.修建索道,大量砍伐树木 D.厄尔尼诺现象使许多旅游景区出现水旱灾害
7、 下列关于旅游环境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旅游环境保护就是禁止开发旅游资源
B.旅游只是少数人的活动,所以不必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
C.旅游环境保护提倡“绿色旅游”“红色旅游”
D.建立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址公园对旅游环境保护其了积极作用
8.下列旅游不属于生态旅游范畴的是
A.森林旅游 B.渔村旅游 C.动物观赏 D.参观革命纪念地
9.生态旅游的一大特色是保护旅游对象,下列旅游行为中与此不相符的是
A.旅游交通一步行为主 B.在旅游区中建造一些亭台、楼阁,以丰富旅游景点
C.旅游的接待设施以小巧为主,并掩映在树丛中 D.旅游者在旅游中,所有的废物应丢入垃圾箱
二、综合题
10.(08广东地理) 2008年国家新的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正式实施。调整内容包括:①、国家法定节假日总天数由10天增加到11天。②、春节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③“五一”国际劳动节由3天调整为1天;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根据下面统计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1)该景点旅游旺季为___________,淡季为___________(填图中的数字代码)。
(2)自1999年实施的黄金周制度给游客带来的不利影响有_______(填正确项字母)。
A. 景点人满为患,旅游感受差 B. 交通拥堵,安全隐患增多 C. 增加了旅游方式的多样性D. 服务质量下降E. 增加了长线旅游机会
(3)2005年该景点客源地的分布特点是什么?并分析原因。
(4)分析2008年国家新法定节假日制度调整方案的积极意义。
参考答案
第2课时 旅游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案导学】
合作探究
点拨:旅游环境问题,有些是旅游过程中旅游者的一些有意或无意的行为造成的;有的是旅游管理部门调控不当,是旅游活动规模超出旅游环境承载量导致的;有的是旅游地政府和居民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引发的,要根据具体的环境来正确判断其产生的原因。
变式训练
1、A 2、 C
【课后检测】
一、选择题
1、B 2、A 3、C 4、C 5、A 6、C 7、D 8、 D 9、B
二、综合题
10、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并运动相关知识描述、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答案:(1)② ①③ (2)ABD (3)分布特点:距离北京近人数多,距离北京远人数少(客源地人数随距北京的远近而变化)。原因:距离北京越近,旅游成本越低(距离北京越近,旅游费用越低,时间花费越少)。 (4)积极意义:①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②减轻了节假日期间交通压力;③减少了对日常工作、生活的不利影响;④平衡游客量的季节分布。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