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常见的酸和碱(同步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10.1.3常见的酸和碱(同步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3.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1-05 17:31:48

文档简介


人教版化学九下10.1.3常见的酸和碱
1.检验某溶液是不是酸,不能选用的试剂是( ? )
A.紫色石蕊溶液??
B.锌粒
C.无色酚酞溶液??
D.铁锈
2.下列关于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金属除锈
C.稀盐酸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都变红色
D.稀硫酸能够与活泼金属反应制取氢气
3.下列反应能进行的是(  )
A.用稀盐酸除铁锈生成浅绿色的氯化亚铁? ? ? ? ? ? ? ? ? ? ? ??
B.氧化铜溶解在稀硫酸中生成蓝色的硫酸铜
C.铜溶解在稀硫酸中生成蓝色的硫酸铜? ? ? ? ? ? ? ? ? ? ? ?
D.铁溶解在稀盐酸中生成黄色的氯化铁
4.足量的盐酸除去铁钉上的铁锈,一段时间内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①铁钉上的铁锈消失②铁钉上有气泡放出③溶液呈棕黄色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只有③??????
D.①②③?
5.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铁粉末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盐酸,烧杯中相关量的变化与图象相符的是(   )
6.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水、锌、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7.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是将氧化铜逐渐加入稀盐酸中
B.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不相等
C.n点和m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
D.该曲线不能反映溶液中溶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8.下列物质能用稀酸和金属直接反应制取的是 ( )
A.CuSO?4?? ??
B.FeCl?3??? ?
C.MgSO?4??? ?
D.AgCl?
9.实验室制H?2?和CO?2?(用大理石)都可以使用的酸是 (? ? )
A.浓硫酸 ? ?
B.稀硝酸 ?
C.稀硫酸 ? ??
D.稀盐酸?
10.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因为酸性的溶液能使石蕊变红,所以酸溶液一定能使石蕊变红
B.因为酸和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一定是中和反应
C.因为金属能和酸反应产生氢气,所以能和酸产生气体的一定是金属
D.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答案解析:
1. C
解析:无色酚酞遇酸不变色,遇中性溶液也不变色。
2. C
解析:稀盐酸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稀硫酸遇酚酞不变色。
3. B
解析:A生成红棕色氯化铁,C中的铜不与稀硫酸反应,D铁和 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4. B
解析:铁锈的成分为三氧化二铁,铁离子是黄色的,所以选B
5. A
解析:反应开始前铁元素完全在氧化铁中,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溶液中铁元素的质量不断增加,当氧化铁被反应完之后,溶液中铁元素的质量不再增加是个定值,故A正确;反应开始前固体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随反应的进行,固体氧化铁的质量不断减少,直到反应完全,氧化铁被消耗完,固体的质量应为0,故B错误;刚开始时溶液质量为0,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溶液,直到氧化铁全部反应后,加入稀盐酸后的质量与溶液增加的质量相等,即图象刚开始斜率较大,当恰好完全反应后,图象斜率变小,故C错误;随稀盐酸的加入,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这时增加的溶剂是加入的稀盐酸中的水和生成的水,当反应完全时,增加的溶剂仅有加入的稀盐酸中的水,曲线应该先斜率大,后斜率小,故D错误。
6. D
解析:A项,对酸进行稀释,不可能稀释成碱,所以pH值不会超过7,错误;B项,活泼金属和酸接触就会放出氢气,所以起点应该从零开始,错误;C项,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当盐酸反应完后,氯化钠的量就不变了,刚开始逐渐增加,后面就成水平线了,错误;D项,硝酸银和盐酸接触就会生成沉淀,当盐酸反应完后,沉淀量就不变了,刚开始逐渐增加,后面就成水平线了,D正确。
7. C
解析:由图可知,溶液的总质量从0开始,该实验是将稀盐酸逐渐加入氧化铜中,A错误; n点时,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m点时稀盐酸过量,即n点之后,铜元素的质量不再增加,故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相等,B错误; n点时,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铜;m点时,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铜和盐酸,故n点和m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都是氯化铜,成分相同,C正确; n点时,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m点时稀盐酸过量。该曲线能反映溶液中溶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8. C
解析:A、铜在氢的后面,铜不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故A错误;
B、铁在氢的前面,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不能生成氯化铁,故B错误;
C、镁在氢的前面,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故C正确;
D、银在氢的后面,不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故D错误.
故选C。
9. D
解析:A、浓硫酸与金属反应不能生产氢气,故A错误; B、稀硝酸与金属反应不能生产氢气,故B错误; C、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产的硫酸钙覆盖在碳酸钙的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不能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故C错误; D、稀盐酸能用于制取氢气和二氧化碳,故D正确; 故选D
10. A
解析:酸性的溶液能使石蕊变红,所以酸溶液一定能使石蕊变红,正确;B项,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氧化铜和盐酸反应能生成盐和水,不属于中和反应,错误;C项,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金属,例如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错误;D项,水(H2O)和过氧化氢(H2O2)的元素组成相同,但分子结构不同,一个过氧化氢分子比一个水分子多一个氧原子,所以化学性质不同,错误。故选A。
课件11张PPT。人教版《化学》九年级 授课:多多老师 慕 课 联 盟 课 程 开 发 中 心 www.moocun.com[慕联教育同步课程] 课程编号:慕课联盟课程开发中心 www.moocun.com第十单元 课题1 常 见 的 酸 和 碱

第 三 课 时
TS20181118RW911502QJJ学 习 目 标1、掌握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能描述典型反应的实 验现象并会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2、知道酸溶液具有某些共性的原因。1、与酸碱指示剂反应变红变红不变红不变红酸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
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酸的化学性质2、与活泼金属反应Mg+2HCl=MgCl2+H2↑Zn+2HCl=ZnCl2+H2↑Fe+2HCl=FeCl2+H2↑Mg+H2SO4=MgSO4+H2↑Zn+H2SO4=ZnSO4+H2↑Fe+H2SO4=FeSO4+H2↑酸的化学性质酸 + 金属 → 盐 + 氢气金属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在盛有稀盐酸和稀硫酸的试管里分别放入
一根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的铁钉,过一会取出,用水洗净,铁钉表面和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酸的化学性质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Fe2O3+6HCl = 2FeCl3+3H2O
Fe2O3+3H2SO4 = Fe2(SO4)3+3H2O 铁锈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讨论:①上面反应的生成物有什么共同之处?
②上述反应,除锈时能否将铁制品长期浸在酸中?都生成+3价的铁盐和水不能;当铁钉表面的铁锈被清除完,酸将与铁发生反应。
如盐酸:Fe+2HCl=FeCl2+H2↑酸 + 金属氧化物 →盐 + 水注:含有Fe3+的溶液显黄色酸的化学性质Fe2O3+6HCl==2FeCl3+3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上面的两个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的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无改变?组成物质的元素(原子团)的位置发生怎样的变化?双交换,价不变。黑色粉末消失,无色溶液变蓝色思考: 为什么“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呢?HCl = H+ + Cl-H2SO4=2H+ + SO42- 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H+,所以,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质。CAB1、与酸碱指示剂反应酸 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
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2、酸 + 活泼金属 → 盐 + 氢气3、酸 + 金属氧化物 →盐 + 水注意:⑴、金属与浓硫酸或硝酸反应,不生成氢气,
(浓硫酸、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⑵、铁与酸反应生成+2亚铁盐(Fe2+),
而铁锈与酸反应生成+3铁盐(Fe3+)本 节 小 结慕联提示
亲爱的同学,课后请做一下习题测试,假如达到90分以上,就说明你已经很好的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有关情况将记录在你的学习记录上,亲爱的同学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