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2009届高考地理考点预测:人文地理部分之工业

文档属性

名称 21世纪教育网2009届高考地理考点预测:人文地理部分之工业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81.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9-04-17 09:5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文地理部分之-----《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考纲解读】:
1.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生产地域的类型、特点、形成条件
2.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条件、特点
3.农业、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5.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命题方向二】:工业生产
近几年高考中对该内容的考察,命题规律已然形成:
(1)从考查内容来看,工业区位的选择因素分析、工业地域的对比、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工业布局的影响
(2)从考查形式上看,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以国内或国际工业生产布局的典型案例为资料,注重实际问题的区位分析,考察方向也往往集中于影响工业生产布局的多要素综合分析和评价
(3)能力考查上,则从文字材料、图表、统计图、比重图等的信息提取、整合、迁移、应用、归纳、阐述等多方面实施地理素养的综合考察
【真题回放】:
1.(08,海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发展涌现出三种模式:苏南模式、珠江三角洲
模式和温州模式。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图7
材料一 苏南模式的特征是以集体经济为主要体制,以市场调节为主要手段,带动经济全面发展;珠江三角洲模式的特征是以中外合资企业为起点,聚合海内外资金和人才,通过市场导向,实行进口替代策略,生产“国产洋货”,带动整个区域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温州模式的特征是以个体经济家庭经营为起点,以股份合作制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核心,以小商品生产为主导。
材料二 温州的乡镇企业分布有一个显著特点:同一行业或同一产品成片发展,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区域经济格局。在专业村、专业乡的基础上形成一个专业商品产销基地。同一个专业商品产销基地中,多家企业同时生产同一种面向市场的最终产品,企业间互不联系。
(1)图中a所示地域乡镇企业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什么?
(2)图b所示地域与a、c两地相比较,促使该地区乡镇企业实施这种发展模式的主要区位优势条件是什么 目前图b所示地域所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3)近年来,欧美国家多次发起针对我国的反倾销调查,该图c所示地域商品出口也受到了影响。请结合意大利普拉托新兴工业的发展经验,谈谈你对该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看法。
【答案】.(1)①交通便利;②有丰富的劳动力;③工业企业协作条件好;④国家政策的支持;⑤上海特大城市的辐射作用;⑥劳动者素质较高等。(2)优势:①邻近港澳,依托港澳引进外资和技术;②地处侨乡,借助华侨和海外华人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问题:①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面临困境;②城市建设相对落后;③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④劳动力不足等。(3)①避免多家企业同时生产同一种面向市场的最终产品;②各企业间应当建立一个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企业之间保持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即要求企业要独立经营,密切协作;③提高企业的品牌意识,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从而增强企业产品在国内、国际的竞争力。
【预测2009】:
(1)以图表、文字等介质呈现析题背景,注重对工业区位、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变化的考察;由单一的区位主导因素的分析,拓宽至综合布局因素及影响的考察
(2)以典型区域图为切入点深层次考察考生运用“双基”知识和能力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探究思考、创新思考能力
(3)“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金融危机的影响”、“两会精神”、“环境问题”,这些都可能成为2009高考地理的热点所在;对这一形式的考察,则可能以数据对比、文字介绍、图形展现甚至新闻报道予以背景呈现,通过比较、分析、评价,对考生的能力进行综合考查
【模拟演练】:
1.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腾飞的30年。我国各区域经济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右图是我国某经济迅速发展的地区。
(1)根据图上提供的信息,简述该地区的地表环境特征。
(2)B城市所在省的西部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试分析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
2.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地理上靠近,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产业领域的中小企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未来的世界竞争,很大程度上将是产业集群的竞争。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从产业联系看,在“纺织业集群地”布局可能性最小的是:( )
A.化纤厂 B.织布厂 C.印染厂 D.造船厂
(2)“一提到打火机,人们就想到温州;一提到领带,人们就想到嵊州;一提到袜子,人们就想到诸暨大唐;一提到纺织,人们就会想到绍兴。”这一现象说明产业集群:( )
A.有利于技术的创新 B.有利于节约运输成本
C.有利于创立区域品牌 D.有利于共亨基础设施
3.为应对全球金融风暴,我国政府出台多项针对性措施,其中包括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据此回答:
(1)受此政策的影响,下列企业将直接受惠的是:( )
A.有色金属冶炼企业 B.石油化工企业
C.箱包、玩具企业 D.软件开发企业
(2)国家出台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① 提高企业产品附加值 ② 解决大量人口的就业问题
③ 鼓励劳动密集型企业增加出口 ④ 促使企业产业升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格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
(1)简述30年来我国产业转移线路。
(2)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具有哪些区位优势。
(3)目前,西部地区将逐步承接东部地区和国际上部分产业的转移。试简要分析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带来的影响。
参考答案
1.(1)以高原山地为主,起伏大;河湖较多;森林广布。(2)由于煤炭资源和有色金属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大气)酸雨和粉尘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
2. D C
3. C D
4.(1)海外产业转移,最初多集中在珠三角区域;随着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兴起,(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制造业开始向这些地方转移;(随着土地、劳动力、能源等方面成本的上升与环境的恶化),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资源性产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或答:大致形成国际产业向我国沿海经济圈转移,沿海经济圈向中西部转移的局面)。(2)临海(地处沿海);历史上著名的对外开放地区;临近港澳;著名的侨乡,利于吸引境外资金,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国家政策优势。(3)促进资源开发,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工业化(促进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和城市化进程;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珠江
三角洲
长江
三角洲
环渤海
经济区

西



海 外 产 业
海外产业
海外产业
开放初期
20世纪90年代
21世纪初期
图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教案·第 1 页 (共 4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