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西区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设计
草场街 学校 四 年级 冀教版 版本 设计人: 李君 日期:
课题: 奇数与偶数及奇偶性的应用
课型:阅读实践课
教材与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什么叫做奇数,什么叫做偶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奇数、什么是偶数,并能区分奇、偶数,而且学生已具备了一些推理逻辑能力。
教材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方面通过三组算式发现奇数、偶数加法的规律,第二方面通过三组算是发现奇数、偶数乘法规律,第三方面通过以上的规律总结有关奇数、偶数运算的其他规律,并运用规律。
学生在前两个环节中比较易懂,但容易混淆,第三个环节需要同学们多说一说,需要老师帮助学生理解、突破“偶数个奇数相加得偶数,奇数个奇数相加的奇数”。从而形成逻辑思维展开对本节课新知的应用。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发现奇偶性的规律并能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例题,经历总结奇偶性规律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积极参与探索中来,发展学生的发现问题、逻辑推理于灵活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
能发现奇偶性的规律并能运用。
教学难点
发展学生的发现问题、逻辑推理于灵活运用能力。
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板块
课堂预设
课堂记录及
原因分析
第一版块:
情景引入,
认定问题阶段
1分钟
第二版块:
自主合作,
探索尝试阶段
15分钟
第三版块:
反馈交流,
达成共识阶段
10分钟
第四版块:
巩固拓展,
提升发展阶段
14分钟
一、引入新知
同学们,在上学期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自然数,简单地了解了奇数和偶数,其实关于奇数和偶数还有好多奥秘呢,他们的运算也非常有趣,你们想知道吗?
二、探索规律
(一)探索奇数偶数加法规律。
1、出示三组算式,学生们看一看有什么规律?
2、学生们计算并总结规律,在小组里说一说。学生如果说不出来,教师可提示学生观察算式
看看第一组中的都是什么数,能试着总结出一个规律吗?
3、全班交流,总结结论。
通过观察可知,第一组每个式子中的两个加数都是奇数,和都是偶数;第二组每个式子中的两个加数都是偶数,和都是偶数;第三组每个式子中一个加数是奇数,另一个加数是偶数,和都是奇数。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规律。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4、学生记忆规律
同桌二人互相背诵,指名背诵。
(二)探索奇数、偶书乘法规律。
1、出示三组算式,看一看有什么规律?
2、学生计算,试着总结规律,在小组里面说一说。
3、全班交流,得出结论。
通过观察可知,第一组每个式子种因数都是奇数,积都是奇数;第二组每个式子中因数都是偶数,积都是偶数;第三组每个式子中一个因数都是奇数,一个因数都是偶数,积都是偶书。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规律:
奇数×奇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偶数=偶数
4、学生记忆规律。
(三)探索其他规律。
1、通过上面的结论,你还想到了什么?
2、学生在小组里面说一说,老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得出结论。
奇数-奇数=偶数(根据奇数+偶数=奇数得出)
偶数-奇数=奇数(根据奇数+奇数=偶数得出)
偶数-偶数=偶数(根据偶数+偶数=偶数得出)
偶数个奇数相加得偶数。
奇数个奇数相加的奇数。
后两个规律如果学生总结不出来,教师可提问“偶数个奇数相加得什么数?(根据奇数+奇数=偶数得出)奇数个奇数相加得什么数?(根据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得出)
4、记忆规律。
5、印证规律。
老师出示题目后,学生同桌交流,全班交流,得出结论。
因为只要求判断和的奇偶性,根据加减运算中奇偶性的规律得知,不必求和,只需弄清加数中有多少个奇数即可。1、2、3、4、……,2001、2002这些加数是一奇一偶排列的,所以其中公有2002÷2=1001个奇数。1001是奇数,这说明所给加法算式中共有奇数个奇数,所以和一定是奇数。
三、应用新知。
1.练习第1题。
同桌互相交流,全班订正。
2.练习第2题。
学生试做,教师个别指导,说说理由。
3.练习第3题。
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18个奇数相加是偶数,18个偶数相加是偶数,所以偶数加偶数,和是偶数。
4.练习第4题。
11个奇数的积是奇数,11个偶数的积是偶数,所以偶数乘偶数,积是偶数。
5.练习第5题。
2乘任何数都是偶数,所以西阅览室的灯的个数是奇数。(根据奇数+偶数=奇数得出)因为3乘奇数等于奇数,所以西阅览室桌子的个数是奇数。又因为西阅览室桌子的个数加东阅览室桌子的个数等于奇数,所以东阅览室的桌数是偶数。(根据奇数+偶数=奇数得出)
6.练习第6题。
因为奇数次朝下,偶数次朝上,所以10次时朝上,100次也是朝上,105次朝下。
四、拓展阅读。
学生记忆规律还需加强,有部分学生在后面运用时容易混淆。
学生记忆规律还需加强,在总结其他规律时还需多给中等和中等以下的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
板书设计:
奇数与偶数及奇偶性的应用
奇数+奇数=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奇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个奇数相加得偶数。
奇数个奇数相加的奇数
教学反思:
本节课总结的奇数、偶数奇偶性的规律较多,学生容易产生混淆,所以我特别设计了让学生记忆规律这个环节,为下面的应用做好铺垫,但是学生的层次不同,有些学生在应用规律做题时稍显吃力,于是我设计了许多合作学习的环节,让学生多说多经历多体验,让逻辑思维敏捷的学生把想法带给想不到或想不出的孩子,这本身对这些孩子也是一个锻炼和提高。
这节课如果分为两课时教学,学生可能会学的更踏实些,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教材修改建议:
本节课可改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只探索前两个有关加法和乘法的规律,并作简单的应用。第二课时,根据上节课的结论总结出其他的规律,然后做综合性的运用。
练习中第5题较难一些,对于孩子们来说有些吃力,可以把他调整到最后的拓展练习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