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05 20:58: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在谈到道光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龚书铎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
A. 广州
B. 香港岛
C. 台湾
D. 辽东半岛
2.1842年中国割香港岛给英国;1851年反帝反封建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中国,6月义和团在廊坊一带阻击敌人,取得大捷。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主线最准确的概括是( )
A. 西方侵华史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B. 中国人民探索史
C.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
D. 西方侵华史
3.近代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的变化,也使得近代中国人民在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反侵略的任务。下列事件体现这一变化的是( )
A. 林则徐虎门销烟
B. 太平天国运动
C. 邓世昌黄海大战
D. 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
4.在鸦片战争中,英军进攻吴淞,身为江南提督的他,率众抵抗,力竭牺牲。此人是 ( )
A. 林则徐
B. 邓世昌
C. 关天培
D. 陈化成
5.在1858年,一位沙皇俄国的渔夫,在黑龙江以北地区捕鱼遭到清军的阻挠,可这个渔夫却说自己是合法的,他的理由是( )
A. 沙皇俄国武力比中国强大
B. 这里自古就是沙皇俄国的领土
C. 中俄《北京条约》规定此地区归沙俄
D. 中俄《瑷珲条约》规定此地区归沙俄
6.我们之所以怀念林则徐及其领导的禁烟运动,主要是因为他领导的禁烟运动( )
A. 巩固了封建统治
B. 延迟了鸦片战争的爆发
C. 开启了中国近代的历史
D. 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外侮的坚强决心
7.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 ),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A. 《望厦条约》
B. 《虎门条约》
C. 《黄埔条约》
D. 《南京条约》
8.鸦片战争的爆发揭开了侵略与对抗、中西社会冲突的帷幕,中国因此被轰出中世纪,进入近代,产生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变化。它爆发于( )
A. 1840年
B. 1894年
C. 1900年
D. 1931年
9.与以往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在反封建斗争方面最突出的是( )
A. 建立了与封建王朝对立的政权
B. 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
C. 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实属空前
D. 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10.鸦片战争爆发的导火索是( )
A. 林则徐虎门销烟
B. 清朝闭关锁国政策
C. 郑成功收复台湾
D. 道光时期鸦片肆虐
11.“今大皇帝 (道光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这段史料反映的史实与下列哪个条约有关?( )
A. 《尼布楚条约》
B. 《南京条约》
C. 《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12.1861年,法国作家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文明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
A. 英国军队
B. 法国军队
C. 英法联军
D. 八国联军
13.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是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也是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 是一场旧式的农民起义
B. 旨在化解西方入侵带来的危机
C. 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D. 发生于近代中国文明转型初期
14.下边是某同学整理的“南京条约”表述错误的是条约的( )
南京条约:1842年8月,英国在南京强迫清政府签订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条约规定:开放南京等五处通商口岸,割香港给英国。它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 签订时间
B. 签订地点
C. 内容
D. 危害
15.“金陵定鼎,平成永固之基.京曰天京,﹣﹣悉准乎天命;国为天国,在在悉简乎帝心.”材料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C. 中国同盟会成立
D.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6.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将其作为都城是在 ()
A. 1851年
B. 1853年
C. 1856年
D. 1860年
17.在中国近代史上规定鸦片贸易合法化的条约是
A. 《虎门条约》
B.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C. 《北京条约》
D. 《南京条约》
18.一位历史学家这样描述近代上海外滩:“几年之间,外国洋行成排的楼群就勾勒出了黄浦江的曲线。”使上海成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尼布楚条约》
19.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香港的回归不仅洗雪了中国百年国耻,更促进了香港的持续稳定、繁荣。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于( )
A. 《南京条约》
B. 《瑷珲条约》
C. 《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20.曾经不可一世高高在上的大清帝国一夜之间被英国人打得颜面扫地,这掀开了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史。这场导致中国走进屈辱历史的战争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中法战争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英国侵略者为保护所谓的鸦片贸易,倚仗其船坚炮利,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英军先后攻陷舟山、虎门、厦门、宁波、吴淞、镇江等地,并霸占香港岛。1842年7月,英军自吴淞口溯长江西上。进攻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叉点的镇江。意图截断南北交通,阻止漕运……随后,英国军舰驶抵南京下关江面,进逼南京,清廷被迫派人向英军求和。
材料二:兹因大清皇帝,大英君主,欲以近来之不和之端解释,止肇衅,为此议定设立永久和约。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清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1)材料一揭示了这次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是近代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哪一个不平等条约?除材料二所述内容外,这个条约还有哪些规定?
(3)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从这场战争中应吸取什么教训?
22.研究与应用:
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英国学者克里·布朗在接受《解放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将给中英两国带来合作契机。然而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以中英两国的战争开端的。
(1)请完成下列笔记

材料 朝野上下对五口通商痛心疾首,认为……五口同开,必将祸患中国更甚……
——申学锋《中国近代对外开放史》
概而言之,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固然是为了扩大英国在华利益,但对闭关锁国的大清国而言,并非一点益处都没有……它至少为中世纪的大清国提供几个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必然带来中英贸易量的迅猛增加,从而增加消费者的福祉,带来海关税收增加。
——周英杰《<南京条约>里的通商条款》
(2)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通过不平等条约开放通商口岸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请简述你的理由。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然而甚至在最初那些有希望的年代中都有迹象表明,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
——《太平军叛乱》
材料二:洪仁玕在1859年发表的《资政新篇》中概括地提出了强化中央集权、采用西方技术以使中国经济和交通现代化以及发展与西方列强友好关系的政策。洪仁玕所提出的开设现代银行、颁发专利权、建造铁路和轮船以及发展采矿业等建议表明,他对西方力量所在的若干因素抱着全心全意的、虽然认识很不全面的赞赏态度。这些建议是太平天国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太平天国是怎样进行“社会革命”的。为什么“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
(2)为什么说《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分析这种转变未能成功的原因。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转变说明了什么?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他们预料“中国市场的远景是广阔的,将来它的销量会比全欧洲还要多”。所以他们企图通过修约来扩大侵略的目的。当修约交涉失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就叫嚣“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人”。
材料二1859年夏,英国和法国公使借口到北京换约,各率一支舰队到大沽口……清军爱国官兵奋勇还击,重创英法舰队……英法舰队惨败的消息传至英国和法国。英法侵略者叫嚣“实行大规模的报复”,“占领京城,将皇帝逐出皇宫”,“让英国人成为中国的主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人”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实行大规模的报复”主要指什么?
(3)在这次战争中,有一个国家没有参战,却获得了丰厚的利益,它是哪个国家?
25.读图简答题:

( 1 )上图是清朝时期我国农民起义领袖的雕像,他的名字是什么?
( 2 )图中人物是怎样确立自己的思想统治地位的?
( 3 )图中人物发动起义的地点哪里?他病逝于哪一年?
( 4 )图中人物领导的农民起义是什么性质的?起义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道光皇帝统治时期,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所以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香港岛,故选B。
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分析可知,“1842年中国割香港岛给英国”“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中国”体现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1851年反帝反封建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6月义和团在廊坊一带阻击敌人,取得大捷”体现的是中国人民的抗争。所以A项符合题意,BD项概括不全面;C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故选A。
3.【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林则徐虎门销烟是反侵略的壮举;太平天国运动是反抗清朝统治,也反抗外来侵略的农民运动,B项符合题意;黄海大战反抗的是日本的侵略;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与反封建,反侵略无关;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4.【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中的第一阶段被清政府革职发配,没有牺牲;邓世昌是在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大战中壮烈殉国的;关天培是在鸦片战争中的虎门战役中牺牲的;陈化成是在鸦片战争的吴淞战役中殉国的。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5.【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采取先武力占领,后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方式,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规定黑龙江以北地区归俄国,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点睛:专题复习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割占的中国领土及给我们的启示。
6.【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为了扭转贸易逆差,无耻的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也引起一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警觉,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主张严禁鸦片,道光帝命令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去禁烟,林则徐到广州后缉拿烟贩,整顿海防,并把搜集来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面销毁,这就是著名的禁烟运动,禁烟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和信心,也是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开始,故选D。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虎门条约》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3年10月8日,清朝钦差大臣耆英、英国驻华全权公使璞鼎查各自代表两国政府在广东虎门签订《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又称《虎门条约》。《虎门条约》主要内容:一、片面最惠国待遇,中国“有新恩施及各国,应准英人一体均沾”。二、准许英人在五口租地造屋,永久居住。《南京条约》是1842年签订,《望厦条约》、《黄埔条约》是1844年签订。 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8.【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故A符合题意;1894年、1900年、1931年和鸦片战争无关。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9.【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与以往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在反封建斗争方面最突出的是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前期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按人口平均分配,目的是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10.【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8世纪后半期起,英国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并在中国引起严重后果。1839年林则徐到广州禁烟,并于6月在虎门销烟,虎门销烟损害了英国的利益,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故选A。
11.【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规定清政府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ACD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B
12.【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1861年”“火烧圆明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0年,英法联军闯入北京,抢劫并火烧了圆明园,犯下了滔天的罪行,C项符合题意;英国军队发动的是鸦片战争,A项不符合题意;法国军队没有单独侵略过中国,B项不符合题意;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1900年,D项不符合题意的时间;所以答案选C。
13.【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太平天国是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也是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日益腐败,战后人民反抗清政府统治的斗争,风起云涌,太平天国运动就是在这样中西碰撞的情况下发生的,所以答案选D。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结合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来分析,此时期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使得民族危机日益严重,这是中西方的碰撞,也是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14.【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是1842年,地点是南京,影响是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容中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不是香港,故选C。
1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金陵定鼎”“京曰天京”“国为天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词都与太平天国运动有关,所以材料涉及的事件是太平天国运动。故选A。
16.【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17.【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清政府在与英、法、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18.【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条约内容的记忆,上海成为通商口岸是《南京条约》的内容,与B、C、D无关,所以选A。
19.【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20.【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中英之间的一场导致中国走进屈辱历史的战争指的是1840年开始的鸦片战争,A项符合题意;BCD项中的战争均在鸦片战争之后,且都不仅仅只有英国参与或者没有英国参与的中法战争。故选A。
21.【答案】(1)保护鸦片贸易。
(2)中英《南京条约》。还有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3)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解析】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的利益,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鸦片战争这是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可知,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的条约是中英《南京条约》;第二小问,这是考查学生对《南京条约》内容的记忆,除了割地外的内容还有: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3)第一小问,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二小问,通过鸦片战争的战败,学习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请在此填写本题解析!
22.【答案】(1)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弊大于利。开放通商口岸标志着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市场,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掠夺,损害了中国的主权等。
【解析】(1)依据题干关键信息“1840-1842年”“英国”分析可知,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使中国经济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放通商口岸标志着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市场,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掠夺。中国革命的任务发生了变化。中国人民开始肩负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
(2)通过不平等条约开放通商口岸是弊大于利。开放通商口岸标志着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市场,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掠夺,损害了中国的主权等。
23.【答案】(1)说明: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实行国库(圣库)制度,平均分配产品。原因:小农经济的存在。
(2)转变: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近代工业和各项近代事业。原因: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战争的紧张环境;得不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3)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的内容“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内容体现了太平天国运动实施的改革中企图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实行国库制度,平均分配产品。太平天国运动中把小农自然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实际上并没有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这种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小生产者的本性,无法实现,也不能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所以说“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强化中央集权、采用西方技术以使中国经济和交通现代化以及发展与西方列强友好关系的政策。”说明太平天国经济理论开始转变为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近代工业和各项近代事业。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所处的历史时期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列强的侵华战争造成了紧张的环境;得不到广大农民的支持。所以这种转变不能成功。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转变说明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点睛:关于太平天国运动,需要重点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的各个阶段、性质、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和评价,从积极和消极的角度分析太平天国运动产生的历史影响,能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24.【答案】(1)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2)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并焚烧圆明园
(3)沙俄
【解析】(1)依据材料信息:他们企图通过修约来扩大侵略的目的。当修约交涉失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就叫嚣“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人”可知,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2)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并焚烧圆明园;
(3)依据所学 可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没有参战,却获得了丰厚的利益,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地区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组织答案。
25.【答案】( 1 )洪秀全。
( 2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自称是上帝的次子,受命下凡,拯救百姓。
( 3 )广西桂平县金田村。1864年6月。
( 4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说明,单纯的农民抗争不能改变近代中国的命运。
【解析】(1)依据所学可知,上图是清朝时期我国农民起义领袖洪秀全;
(2)依据所学可知,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自称是上帝的次子,受命下凡,拯救百姓;
(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
(4)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说明,单纯的农民抗争不能改变近代中国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