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课时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课时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05 21:24: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
课时训练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大埔县青溪镇实验学校
一、单项选择题
1. 史料记载:“台儿庄中国守军决死奋战之状历历在目……士兵依靠堑壕顽强抵抗直到最后。”“台儿庄中国守军”的总指挥是( )
A. 叶挺 B. 彭德怀 C. 张学良 D. 李宗仁
2. 李宗仁在回忆录中写道:“……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被李宗仁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的是( )
A. 台儿庄战役 B. 武汉会战 C. 长沙会战 D. 淞沪会战
3. 1938年春,曾有一个日本军官向国内发电,内容大致如下:“今日一战消灭中国军队百余人,并无一人投降。观此战斗,尸山血河,绝非我大和民族所独有。”日军发动这次战役的主要目的是占领( )
A. 武昌 B. 长沙 C. 徐州 D. 天津
4.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写道:“……每个月打得一个较大的胜仗,如平型关、台儿庄一类的,就能大大地沮丧敌人的精神,振起我军的士气,号召世界的声援。”其中台儿庄战役的重大意义是( )
A. 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B. 成为抗日战争的转折点
C. 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D. 实现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5. “热血沸腾在鄱阳,火花飞迸在长江,全国发出了暴烈的吼声,保卫大武汉……”这首《保卫大武汉》可能创作于( )
A. 1935年 B. 1936年 C. 1937年 D. 1938年
6. 蒋介石在开封召开的军事会议上说:“我们惟一的政治、外交、经济中心应在武汉。武汉决不允再失,我们要维持国家的命脉,就一定要死守武汉,巩固武汉。”为了保卫武汉,当时中国投入多少兵力参战?( )
A. 约40万 B. 约60万 C. 约80万 D. 约100万
7. 随着武汉会战的结束,日军消耗太大,再无实力组织大规模战役。而中国军队趁机完成了最大规模的战略撤退,保存了实力。中日双方的战争进入了( )
A. 防御阶段 B. 相持阶段 C. 反攻阶段 D. 决战阶段
8. 1942年初,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指挥军队取得长沙大捷。英国《泰晤士报》称:“际此远东阴云密布中,惟长沙上空之云彩,确见光耀夺目。”以下有关长沙会战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
B. 抗日战争由此进入相持阶段
C. 它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D. 粉碎了日军速亡中国的计划
9. “在抗日战争中,日本军队将中国战区35%的兵力投入了湖南战场。被国民党军队歼灭的日军有近一半是被歼灭在湖南这块土地上的。这在中国的抗战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湖南战场上,最著名的会战是( )
A. 徐州会战 B. 淞沪会战 C. 武汉会战 D. 第三次长沙会战
10. 七七事变后,骄横的日军大举进攻中国,企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下列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组织的抗战中,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淞沪会战 ②台儿庄大战 ③保卫大武汉 ④第三次长沙会战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②③④① D. ③④①②
11. 近年来,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统计得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难能可贵。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
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由此最能说明( )
A. 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B. 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C. 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然积极抗日
D.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纵观国民党在抗日战争前后期的抗日态度变化,可简单概况为( )
A. 先积极后消极 B. 先消极后积极C. 始终消极 D. 始终积极
13. “鲁南会战幸我最高领袖德威,将士用命,将日本帝国主义者素以常胜自豪之皇军摧毁于我装备劣势之部队,于世必信抗战必胜,建国必成也。愿与我国人共勉之。”李宗仁可能将以上内容写在下列哪一照片上?( C )
/
14. “根据统计,国民政府在1938—1940年先后组织的……7次战役规模相当大,地域涵盖华东、华北、华中和西南地区。每次日军投入的兵力均在8~10万,中国军队投入的兵力至少在20万以上……两年间,国民党军队共毙俘日军263 251人,同时也付出了1 019 911人的重大伤亡。”材料说明了1938—1940年间( )
A. 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都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B. 国民党积极抗战,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
C. 国共合作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D. 人民群众积极支持抗战,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
15. 淞沪会战中,姚子青等爱国官兵浴血奋战,但上海仍失陷;1944年,中国国民党军队先后在衡阳孤军奋战47天,但日军还是打通了大陆交通线。据此,对国民党抗战的准确评价应当是( )
A. 国民党军队指挥失误,导致正面战场形势恶化
B. 执行片面抗战路线是国民党军队抗战失利的主因
C. 国民党大部分官兵贪生怕死,只有少数将领英勇善战
D. 爱国将士的浴血奋战无法扭转国民党反动政策造成的颓势
16. “对于中国来说,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的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以下史实可以证明日本离我们“最远”的是( )
①南昌起义 ②九一八事变 ③卢沟桥事变 ④北伐战争 ⑤台儿庄战役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⑤ C. ②③④⑤ D. ②③④
17. 1939年,国民政府电文称:“查第二期抗战开始以及我备战区本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被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台(儿)庄胜利足为表征。”该电文表明( )
A. 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B. 八路军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C. 正面战场给日军以重大打击
D. 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18.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下列哪一次战役属于武汉会战( )
A.万家岭战役 B.平型关大捷 C.长沙会战 D.台儿庄战役
13.“对于中国来说,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必不可少的词。然而,在地球上现有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以下史实可以证明日本离我们“最远”的是( )
①南昌起义 ②九一八事变 ③卢沟桥事变 ④平津战役 ⑤台儿庄战役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
20.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消极抗日。下列哪一战役不属于该阶段( )
A.武汉保卫战 B.第一次长沙会战C.第三次长沙会战 D.豫湘桂战役
二、综合题
21. 面对外来侵略,中华儿女奋起反抗。他们的英勇事迹永远值得后人缅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宗仁在回忆录中说:“台儿庄捷报发出后,举国若狂。京(南京)沪沦陷后,笼罩着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经此一战之后,几成民族复兴的新象征。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各处断垣残壁之上,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材料二
/
材料三 2017年4月8日,在台儿庄无名烈士墓前摆放着人们敬献的花篮。当日,山东枣庄举行台儿庄大战79周年纪念活动。台儿庄大战参战将士后人及社会各界人士来到山东枣庄台儿庄无名烈士墓前祭奠缅怀先烈,呼唤和平。
(1)台儿庄战役属于国民政府组织的哪一次会战?
(2)中国军队死守台儿庄的目的是什么?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台儿庄战役的历史影响。
(4)如果让你代表台儿庄古城管理委员会组织一次纪念台儿庄战役80周年的活动,你会组织开展哪些具体的纪念活动项目?
22. 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主要表现在日本对侵略历史的认识与态度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日关系是2 000年友好,50年对抗。
——周恩来
材料二 我们将士的喊声,震动了南部的山东。榴弹掷处血光红,敌人如鼠我如龙……保卫华中……中国民族不做奴隶要做主人翁!
——《胜利的开始》
材料三 ……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没有一个国家在战争中没有任何杀害和虐待非武装人员的事情,日本也不例外。
——2005年日本新版历史教科书送审本
 (1)在中国的近代史上,中日之间“50年对抗”完全是由日本对华侵略造成的。请举出近代史上日本发动或参与的三次侵华战争。
(2)材料二的祝捷歌词是1938年著名戏剧家田汉在中国军队取得一次战役的重大胜利后写下的。这应是哪次战役?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日本教科书中对日本侵略中国持一种什么态度?假设你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请用一句话阐明你对此的看法。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DACAD 6—10 DBCDA 11—15 CACBD 16—20 BCABA
二、综合题
21. (1)徐州会战。
(2)保卫徐州。
(3)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
(4)举办台儿庄抗战图片史料展;进行台儿庄大战胜利80周年纪念演出;观看台儿庄大战纪念影视;举办台儿庄大战胜利80周年纪念故事会;进行台儿庄大战胜利80周年纪念征文比赛等。(答出两点即可)
22. (1)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2)台儿庄战役。
(3)掩盖、淡化战争罪行,否认侵略历史。中国政府表示强烈的愤慨和严正抗议;请日本政府正视历史等。(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