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摩 擦 力5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节 摩 擦 力5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1-06 02:14:53

文档简介

课件50张PPT。第3节摩 擦 力“课时跟踪训练”见“课时跟踪训练(十四)”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章末综合检测”见“章末综合检测(三)”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谢 谢 观 看 课时跟踪训练(十四) 摩 擦 力
A级—学考达标
1.关于摩擦力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间有弹力作用时,物体间一定也有摩擦力
B.两物体间有摩擦力作用时,物体间不一定有弹力
C.两个物体间的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总是相互垂直的
D.受到滑动摩擦力的物体一定是运动的,受到静摩擦力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解析:选C 根据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可以知道,有摩擦力则一定存在弹力,但是有弹力时不一定存在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即不一定有摩擦力,A、B错误;两个物体间的弹力沿着接触面,而摩擦力垂直于接触面,故C正确;摩擦力存在于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之间,但是物体相对地面则可能是静止的,D错误。
2.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着的物体不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只能受滑动摩擦力作用
B.物体受到弹力作用时,一定受到摩擦力作用
C.握在手中的瓶子握得越紧越不容易滑落下来,是因为握得越紧静摩擦力越大
D.无论滑动摩擦还是静摩擦力,都可以具有动力作用
解析:选D 运动的物体一样可以受到静摩擦力,故A错误。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时,一定受到弹力作用,而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故B错误。握在手中的瓶子握得越紧越不容易滑落下来,是因为握得越紧,最大静摩擦力越大,但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故C错误。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只要和运动的方向相同,都可以具有动力作用,故D正确。
3.关于动摩擦因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摩擦因数与正压力成正比
B.相同的条件下,接触面积越大,动摩擦因数越大
C.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互接触的物体的材料有关
D.动摩擦因数与正压力、接触面积有关,但具体关系不能确定
解析:选C 动摩擦因数由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A、B、D错误,C正确。
4.物体与支持面间有滑动摩擦力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与支持面间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B.物体与支持面间的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一定,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C.物体与支持面间的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一定,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D.动摩擦因数一定,物体与支持面间的正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解析:选D 根据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f=μN可知,D正确;A中仅仅强调了物体间的压力,而忽略了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A错误;滑动摩擦力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和相对运动速度的大小均无关,B、C错误。
5.自行车是很普及的代步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上来看,它涉及许多物理知识。下列对自行车的认识错误的是(  )
A.自行车轮胎、车把套、脚踏板以及刹车处均刻有花纹,并且都使用动摩擦因数大的材料,增大了摩擦力
B.车轴处经常涂一些润滑油,以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
C.车轴处一般有滚珠,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来减小摩擦力
D.刹车时,用力捏紧车闸,以增大刹车块与车圈之间的压力,从而增大摩擦力
解析:选C 自行车轮胎、车把套、脚踏板以及刹车处均刻有花纹,并且都使用动摩擦因数大的材料,增大了摩擦力,选项A正确;车轴处经常涂一些润滑油,以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选项B正确;车轴处一般有滚珠,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力,选项C错误;刹车时,用力捏紧车闸,以增大刹车块与车圈之间的压力,从而增大摩擦力,选项D正确。
6.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A,向其施加一个水平方向的力F,使A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若物体A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那么A物体与墙面间的摩擦力为(  )
A.Ff=μmg 向上  B.Ff=mg 向下
C.Ff=F 向下 D.Ff=μF 向上
解析:选D 由于物体匀速下滑,因此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上,在竖直方向上由二力平衡得Ff=mg。根据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公式有:Ff=μFN,FN=F,因此Ff=μF,所以A、B、C错误,D正确。
7.水平桌面上有一重为200 N的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当依次用15 N、30 N、80 N的水平力拉此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依次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A.15 N、30 N、40 N    B.15 N、30 N、80 N
C.0、0、40 N D.40 N、40 N、40 N
解析:选A 因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故最大静摩擦力为:Fm=μmg=0.2×200 N=40 N;当拉力为15 N 和30 N时,物体处于静止,摩擦力分别等于15 N、30 N;当拉力为80 N时,拉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物体发生滑动,受到的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μmg=0.2×200 N=40 N。故A正确,B、C、D错误。
8.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A,连接在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上,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一水平力F向右拉弹簧,使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弹簧伸长的长度为(重力加速度为g)(  )
A. B.
C. D.
解析:选D 设弹簧伸长的长度为x,由胡克定律和二力平衡得kx=μmg=F,所以x==,D正确。
9.如图甲所示,用一拉力传感器(能感应力大小的装置)水平向右拉一水平面上的木块,A端的拉力均匀增加,0~t1时间木块静止;木块运动后改变拉力大小,使木块在t2时刻后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计算机对数据拟合处理后,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则:当用F=5.3 N的水平拉力拉静止的木块时,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 N;若用F=5.8 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 N。
解析:当用F=5.3 N的水平拉力拉静止的木块时,木块所受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即为5.3 N;若用F=5.8 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5.1 N。
答案:5.3 5.1
B级—选考提能
10.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中,O1是主动轮,O2是从动轮,A、B分别是皮带上与两轮接触的点,C、D分别是两轮边缘与皮带接触的点(为清楚起见,图中将两轮与皮带画得略微分开,而实际上皮带与两轮是紧密接触的)。当O1顺时针起动时,若皮带与两轮不打滑,则A、B、C、D各点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分别是(  )
A.向上,向下,向下,向上
B.向下,向上,向上,向下
C.向上,向上,向下,向下
D.向下,向下,向上,向上
解析:选C 假设主动轮O1与皮带间无摩擦力作用,则当O1顺时针起动时,O1与皮带间将打滑,此时C点将相对于A点向上运动。实际上,O1与皮带间没有打滑,可见C点相对于A点有向上运动的趋势,反之A点相对于C点有向下运动的趋势。由于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可知C、A两点受到的静摩擦力FC、FA的方向分别是向下、向上。同理B、D两点受到的静摩擦力FB、FD的方向分别是向上、向下,即A、B、C、D各点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如图所示。故C正确。
11.如图所示,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A、B间有质量均为m的4块相同的砖块,两侧用大小均为F的力水平压木板使砖块静止不动,则第2、3块砖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
A.0 B.mg
C.mg D.2mg
解析:选A 以砖块1、2、3、4整体为研究对象,由于重力作用,整体相对木板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故木板对整体有向上的摩擦力,根据对称性和二力平衡可知,左右两块木板对整体左右两面有向上的摩擦力,大小为f1=f2,且f1+f2=4mg,则f1=2mg。再以砖块1、2为整体,1、2整体受的重力为2mg,左侧木板对砖块1、2向上的摩擦力f1=2mg,根据平衡条件知砖块2与砖块3之间的接触面上没有摩擦力,A正确。
12.如图所示,一个M=2 kg的物体放在与其动摩擦因数μ=0.2的粗糙水平面上,用一条质量不计的细绳绕过定滑轮和一个m0=0.1 kg的小桶相连。已知M的最大静摩擦力Fm=4.5 N,滑轮上的摩擦不计,g=10 N/kg,求在以下情况中,M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1)只挂m0,处于静止状态时;
(2)只挂m0,但在M上再放一个M′=3 kg的物体时;
(3)只在桶内加入m1=0.33 kg的砂子时;
(4)只在桶内加入m2=0.5 kg的砂子时。
解析:(1)因为m0g=1 N(2)在M上再放一个M′=3 kg的物体,M仍静止,故受静摩擦力Ff2=Ff1=m0g=1 N;
(3)因为(m0+m1)g=4.3 N(4)因为(m0+m2)g=6 N>Fm,故物体M运动,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由公式知Ff4=μFN=μMg=4 N。
答案:(1)1 N (2)1 N (3)4.3 N (4)4 N
13.如图所示,物体A重40 N,物体B重20 N,A与B、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体B用细绳系住。当水平力F为32 N时,才能将A匀速拉出,求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解析:以物体A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水平方向上除外力F外,它还受到物体B对它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fBA、地面对它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f地A,如图所示,
由平衡条件得F=fBA+f地A
其中fBA=μGB,f地A=μ(GA+GB)
联立以上三式解得μ=0.4。
答案: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