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一地理联考试题 2009.4
一、单项选择题
太阳系是我们的家园,月球围绕地球绕转。我们的地球在离太阳很近的第三条轨道上运行,它是一个特别的天体——具有生命的存在。据此回答1~2小题。
1.文中提到的天体系统层次共有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2.地球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存在液态水有密切关系的是 ①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②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比较适中 ③地球的宇宙环境稳定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 僧一行在受唐玄宗之命编制《大衍历》时发现,“日南至(冬至),其行最急,急而渐损,至春分及中,而后迟,迨北至(夏至),其行最舒,而渐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后益急”。这实际上是
A. 因设备简陋而造成的观测误差 B. 精确的测算出地球公转周期
C. 发现了地球自转周期 D. 发现了一年中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的现象
4.下图中,A、B、C、D四地位于同一纬度,其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5.据报道,在挪威、瑞典等北欧国家所降的酸雨,大部分是从西欧国家工业区的排放源传送过去的,其传送方式是
6.恐龙盛行的地质年代是
A.古生代 B.中生代 C.新生代 D.太古代
7.下列地理现象的变化能正确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
A.我国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有明显的变化
B.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植被生长茂盛
C.云贵高原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出现石漠化
D.沙漠地区生长着大量的芦苇
8.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中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的是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
C.植被稀少,土壤贫瘠 D.化学风化微弱,物理风化显著
9.现在农业提倡农田内多使用“农家肥”,使用“农家肥”的目的是
A.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 B.增加矿物质的含量
C.完全替代化肥 D.占据土壤空隙,减少水分,提高土温
10.近年来,我国北方沙尘暴发生的频率有增大的趋势,其人为原因是
A.防护林工程进度缓慢 B.滥伐森林,滥垦草原,过度放牧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增,风力强劲 D.过度引水灌溉,气候变干
11.下列山地的相对高度接近,但由于它们各自所在的纬度位置不同,自山麓到山顶垂直地域分异也不相同,判断其中所处纬度最高的是 ?
12.下列自然资源中,使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是
A.矿产资源 B.生物资源 C.能源资源 D.土地资源
13.下列行为不会引起自然地理环境生态功能失调的是
A.长江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 B.黄土高原上大规模垦荒
C.彻底清除林区内的枯枝烂叶 D.长江中上游营造水土保持林
新疆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区,其中包括许多独特的地貌景观。据图回答14~15题。
甲图 图例: ● 城市
14.在甲图D地旅游中,最常见的地貌景观是乙图中
乙图
15.甲图中城市聚落多分布在乙图中哪类地貌类型上
A.A B.B C.C D.D
右图是1999年我国高速公路分布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1999年,我国各地区高速公路发展程度存在着很大差异,其中
A.西南三省高速公路网已基本形成
B.华北平原高速公路网已基本形成
C.非季风区没有高速公路
D.沿海岛屿没有高速公路
17.与我国高速公路分布明显相关的是
A.经济发展水平 B.气温高低
C.降水量多少 D.气象灾害频率
《京都议定书》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通过的。该议定书规定,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削减5.2%。然而,美国政府于2001年3月28日宣布不实行《京都议定书》。据此回答18~20题。
18.温室气体主要指
A.二氧化硫 B.可吸入颗粒物 C.二氧化碳 D.氧化氮
19.美国决定放弃实施《京都议定书》,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居高不下,将对世界气候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出现厄尔尼诺现象 B.出现酸雨现象
C.全球进入冰期 D.全球气候变暖
20.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人类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植树造林 B.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
C.建立污水处理厂 D.放慢工业发展速度
21.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最为常见并且危害范围最广的是
A.地震 B.洪涝和干旱
C.生物灾害 D.台风
22.煤炭资源既可作燃料,又可作工业原料,这体现了自然资源的 属性
A.有限性 B.社会性 C.整体性 D.多样性
23.如果某地的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表明人口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基本协调。如果实际人口超出人口合理容量,则表明这种协调发展将受到破坏。要么人民生活水平下降,要么自然资源会遭受到灾难性的破坏。这表明了人口容量具有
A.临界性特点 B.绝对性特点 C.相对性特点 D.警戒性特点
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请对24~25题相关问题作出选择。
24.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数量是
A.12亿 B.2.98亿 C.1.68亿 D.7.8亿
25.与10年前相比,我国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7.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1.3亿。因此,新世纪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势头
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二、综合题
26.读太阳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
⑴ 在图中圆外短线上标出地球自转方向。(2分)
⑵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2分)
⑶A与B相比,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 ,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是 ,该日白昼时间较长的是 ;D点该日昼长为 。(4分)
⑷该日,地球位于地球公转轨道图中的 位置。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 (快、慢)。(2分)
27.读资料和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以下活动。(10分)
资料一 甲图是北京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乙图是北京城市环流模式图。
?
?资料二 北京市1999年、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部分数据
年份
常住人口(万人)
工业生产总值(亿元)
用电量(亿千瓦小时)
消费零售额(亿元)
商品住宅销售额(亿元)
1999
1257
651
143.2
742.1
232
2005
1538
1782.4
209
2902.8
1758.8
资料三 在积极地进行2008年奥运会筹备中, 北京市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奥运会举办理念,大力开展环境治理,大搞植树造林活动。2005年,全市共完成绿化造林16万亩,植树 1792万株,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50.5%。
⑴ 观察甲图,说出北京市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特点)是: ,
你认为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3分)
⑵ 根据甲图所示的信息,用箭头在乙图中画出北京市的热岛环流。(2分)
⑶ 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你认为北京市规划的造林重点应选在乙图中的A、B、C三地中的 地,其对北京市环境治理的主要作用是: 。(3分)
⑷ 同期,北京市要把大气污染严重的某大型企业从城区迁出。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你认为最适合该企业的新厂址应选在图B-07的A、B、C三地中的 地,该新厂址对北京市环境保护的主要意义是 。(2分)
28.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性。(1分)
(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 (风带),请在图上相应的位置用箭头画出该风带的风向。(4分)
(3)A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对应的自然带
①是 带。(2分)
(4)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在 和 的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与之对应的④地的自然带是 带。(3分)
29.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⑴该区地形基本以 为界,明显地分为 和 两类地形区。(3分)
⑵观察图中的人文地理特征,可以看出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是:① ;
② (2分)
⑶A城成为当地较大城市的有利条件是 。(2分)
⑷图中铁路线的走向的特点是 ,影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3分)
30.读下列表格,完成下列问题。
表一 印度人口增长
年份(年)
1951
1961
1971
1981
1991
2003
人口数量(亿)
3.6
4.4
5.5
6.9
8.5
10.6
表二 印度部分资源、产品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1998年)
项目
耕地(公顷)
水资源(立方米)
粮食(千克)
钢(千克)
总量
1.6亿
21019亿
2236亿
136亿
人均占有量
0.17
2167
231
14
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比值
70%
22%
67%
11%
⑴依据表一,画出印度人口折线图。(2分)
⑵印度1981年——1991年的人口增长率为 ,目前该国人口增长模式为 。(2分)
⑶关于印度人口快速增长叙述不正确的是( )(2分)
A.广大农村仍然认为有较多的孩子才能老有所养
B.印度教、伊斯兰教鼓励人们生育
C.印度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为了生存竞争,集团内部也对生育持鼓励的态度
D.印度政府鼓励国民生育
⑷依据表二评价众多的人口对印度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压力及给我们的启示。(4分)
2009年高一地理联考答卷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综合题
26.(1)(在右图作答)
(2) 。
(3) 、 、
、 。
(4) 、 。
27.(1) 、
(2)(在右图作答)
(3) 、
(4) 、
。
28.(1) 。
(2) 、(风向在右图绘制)
(3) 、 。
(4) 、 、
。
29.(1) 、 、 。
(2)① 。
② 。
(3) 。
(4) 、 。
30.(1)(在下面方框绘图)
(2) 、 。 (3) 。
(4)
。
2009高一地理联考试题
答 案
一、单项选择题
1——10
B
D
D
C
A
B
C
B
A
B
11——20
D
C
D
C
B
B
A
C
D
B
21——25
B
D
A
B
B
二、综合题
26.⑴逆时针 ⑵(23.5°N 45°W)⑶A A B 24 ⑷① 慢
27.(10分)
⑴ 城区高,郊区低 (1分), 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等每天要消耗大量的燃料(能源),释放出大量的废热,导致近地面城区的气温高于郊区。(2分)
⑵ 用箭头在图上画出北京市的热岛环流,至少能表示出气流近地面从郊区流向城区,上空从城区流向郊区。(2分)
⑶ B,林地处在城市热岛环流之中,清新空气可以通过近地面流向北京城区,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3分)
⑷ C,由于新厂址选在城市热岛环流之外,避免了工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从近地面流向北京城区。(2分)
28.(1)整体(1分)
(2)西风带(2分) 西南风,风向略(2分)
(3)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 (2分)
(4)副热带高气压带 西风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3分)
29.⑴200mm等高线(铁路) 平原 山区(3分) ⑵沿河流及交通线分布 平原多,山区少(2分)
⑶位于河流交汇处,有铁路通过,交通便利 (2分)
⑷沿山前平原南北走向,与等高线大致平行 地形(3分)
30.⑴见右图
⑵2.2% “高——低——高”模式 ⑶D
⑷评价:印度耕地、水等资源总量丰富,生产大量粮食、钢铁产品,但人均占有量少,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人口快速增长,需要消耗更多资源,生产更多产品,给环境造成更大压力。
启示:应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资源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