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辛亥革命
的历史意义
是什么?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假如你是革命党人,武昌起义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之后,你首先考虑的大事是什么?一.中华民国的创建1.背景:
2.时间:
3.定都:
4.纪年
5.临时大总统: 副总统:
7.意义: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革命
形势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1912年1月1日(民国元年)孙中山 黎元洪南京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
1912年为民国元年。民国纪年=公元纪年-1911。例如,1945-1911=34,那么1945年就是民国三十四年。反之亦然。
小提醒:民国纪年只适用于公元1912年至新中国成立前这段时间。中华民国的建立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大总统誓词》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中华民国元年元旦 孙文(印)
五色旗又称五族共和旗,是中华民国的国旗。红、黄、蓝、白、黑分别表示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中华民国的建立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由各省的会议代表任参议员。副总统黎元洪1912年1月28日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成立(左四黄兴、左五孙中山、左六唐绍仪)一.中华民国的创建1.背景:
2.时间:
3.定都:
4.纪年
5.临时大总统: 副总统:
7.意义: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革命
形势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1912年1月1日(民国元年)孙中山 黎元洪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南京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
1912年为民国元年。民国纪年=公元纪年-1911。例如,1945-1911=34,那么1945年就是民国三十四年。反之亦然。
小提醒:民国纪年只适用于公元1912年至新中国成立前这段时间。 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怎样看待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 具有一定的进步性。试图摆脱屈辱地位,发展和平友好外交。但也带有明显的局限性,未能认清列强的侵略本质,不可能实现。中华民国袁世凯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背景
过程
结果
原因武昌起义后权力分布示意图清政府袁世凯帝国主义列强军事进攻政治讹诈任命施压临时政府成立前后形势支持外交孤立
经济封锁
军事威胁革命党人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立宪派旧官僚袁世凯 谁做一个总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制度。制约的不仅是袁世凯,而是清除两千年来封建专制之余毒,非一朝一夕所能为,恳请诸位同志勿执着于一职一位的得失,而应致力于创立深入人心的用法律捍卫之革命制度。我坚信革命之耕耘,必结革命之果实。革命之跋涉,必达革命之目的。我们要致力建设民族独立,创立民国,民权自由,民生幸福的国家。
——孙中山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时间:
意义:1912年2月12日标志清朝260多年统治结束。(一)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二)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①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②临时大总统到南京任职;
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袁世凯以北方秩序不易维持等为借口,不肯南下,迫使南京参议院同意他在北京就职。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袁世凯为什么能够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1)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最主要的原因)(2)袁世凯的反革命策略(3)帝国主义和各种反动势力勾结,抵制破坏革命;(4)立宪派和旧官僚投机革命。探究研讨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性质意义时间1912年3月11日颁布机构参议院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②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
一律平等。④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①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③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三权分立三权分立行政权(总统、国务员)立法权(国会)司法权(法院)制衡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意义时间1912年3月11日颁布机构参议院①主权在民;②各民族一律平等
③国民有言论集会自由;④三权分立这部法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它强调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教训 意义1-进步性: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这是它最大的历史功绩。)(所以说辛亥革命成功了)2-局限性: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所以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了)
经验教训: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合作探究 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么认为? 从直接结果看,辛亥革命推翻了……,结束了……,建立了……,所以……;
从最终结果看,辛亥革命胜利果实……,……任务没有完成,中国……没有改变,所以……。性质: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合作探究 材料一 “……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有什么的变化?为什么?材料二 “……中华民国全体,用敢以推倒满清专制政府,建设共和民国,布告于我诸友邦。……凡革命以前所有清政府与各友邦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
——孙中山《告各友邦书》换取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和平平等外交妥协外交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孙中山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的创建时间:1912年1月1日颁布时间:1912年3月11日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选大总统;定都南京,改用公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