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堂达标训练
班别: 姓名: 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如图是一座城市雕塑:一双大手把一根烟枪折为两段。这一雕塑是为了纪念在这里发生的一次轰轰烈烈的反对国外毒品走私的运动。你认为这一雕塑应该在( )
A厦门 B.虎门 C.上海 D.南京
2.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材料中所涉及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C.列强对华开始大规模资本输出
D.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3.题4图提供的信息与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相符的是( )
①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元
③开放广州等城市为通商口岸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题4图
4.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一次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仗”。材料中的“全仗”结束后,中国被迫签订了(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19世纪洋人苦于无法找到改变贸易困境的商品,在他们看来,“中国拥有一切东西,世界上最好的食物: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花、丝绸等”。“幸运的是一种新的商品出现了”,“新的商品”是( )
A.棉纺织品 B.机器 C.鸦片 D.枪炮
6.右图为禁毒宣传的公益广告,我国每年的禁毒宣传教育月活动从6月3日开始。历史上这一天,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领导人民取得了禁烟斗争的胜利,这位民族英雄是( )
A.林则徐
B.曾国藩
C.左宗棠
D.张之洞
7.《重寻近代中国》一书中写道:“这个条约对中国的最大影响不是赔款,不是割让香港(岛), 而是五口通商。”“这个条约”是( )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8.下图是1820—1840年间,中国一项进口物品的统计图。请根据这一时段的历史知识做出判断,该物品是( )
进口总数变化统计图
A.谷物 B.棉纱 C.鸦片 D.茶叶
9.《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写道:“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阅读下图,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关税)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中国的手工业纺织技术较弱
C.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D.英国的机器棉纺织业发达
11.1840年,英国政府借口“保护通商”,发动侵华战争。凭借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大门,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新课题是( )
A.加强军队建设,实现富国强兵
B.抗击外来侵略,保护传统经济
C.捍卫民族独立,发展近代文明
D.大力发展教育,维护传统文化
12.历史学家陈旭麓在他的《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说“这场战争”是中国“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13.中英《南京条约》规定,无论英国人在华所犯何罪,都交由英国领事按照英国法律审理;而中美《望厦条约》更进一步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不仅美国人和中国人之间的刑事诉讼,而且美国人与其他外国人在中国的一切诉讼,均由美国领事审理,中国官员无权过问。上述条约内容表明( )
A.清政府熟谙近代的领事制度 B.列强已掌握中国司法大权
C.中西间法律思想相互渗透 D.中国司法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14.2017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教材中描述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 150 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横线处填的国家应该是( )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沙俄
15.“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 站在京郊的一座废墟(右图)上,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是( )
A.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
C.黄海战役
D.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6.马克思说:俄国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在中国获得的好处都要多。十九世纪中期,俄国在中国获得的主要“好处”是( )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获取了中国大量赔款 D.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17.据载,清政府的官员都不知道俄国人要求的领土有多大,兴安岭离乌苏里江有多远,还有哪些内容在《尼布楚条约》中尚未确定.材料中“俄国人要求的领土”位于我国( )
A. 东南 B. 西南 C. 东北 D. 西北
18.下面是近代列强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年代尺。沙俄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阶段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9.在谈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法国海军上尉巴吕直言不讳:“野蛮战争的邪恶,必然导致这些与我们自诩的文明格格不入的种种行径。”他评说的史实是( )
A.南京大屠杀 B.割占台湾岛 C.火烧圆明园 D.镇压义和团
20.“谁令你威风扫地,谁令这火光四起,……大火当中血肉满园,为你死正因要维护你,还望这火的震撼,能令我子孙记起,自会醒悟到,何来外侮,为何受欺。”请你根据歌词判断该事件发生在哪次战争期间( )
A.中法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鸦片战争
21.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导致国力衰减。此材料说明艾尔曼( )
A.否定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B.认为太平天国导致了清王朝的灭亡
C.正确认识到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D.颂扬太平天国是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22.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的意思是太平天国( )
A.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B.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C.不能充分依靠人民群众 D.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23.他创立了拜上帝会,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时间最长的农民起义运动,在南京建立了和清政府相对抗的革命政权……建立政权之后,开始乐享其成,不思进取,最终太平军内部争权夺利,以失败而告终。“他”是( )
A.林则徐 B.洪秀全 C.杨秀清 D.石达开
24.下表是一个历史人物经历过的人生大事,这位历史人物是( )
时间 事件
1843年 创立拜上帝教,以此发动组织群众
1851年 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1853年 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天京,宣告政权建立
1856年 达到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1864年 病逝,起义失败
A.华尔 B.李秀成 ? C.洪秀全 D.李鸿章
25.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并吸取其争权夺利导致分裂的反面教训。这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
A.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 B.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
C.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 D.激起了国内反清的高潮
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6小12分,27题13分,共25分。
材料一 19世纪上半期,世界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成为世界工业头号强国的英国很快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中国的政策和经济形态顽强地抵制了英国工业产品的倾销。英国商人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
材料二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封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1)材料一中“头号强国的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的目的是什么?(2分)材料一中“中国的经济形态”指什么?(2分)
(2)材料二中“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状态是怎样被打破的?(2分)结合当时的世界发展形势,说明马克思所言的“新鲜空气”比喻的是什么?(2分)“隔绝状态”被打破之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能获得哪些感悟?(2分)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迟至1863年,中国的皇帝致函林肯,告之中国致力于保持与美国的友好关系,他在信函中称:“朕承天命,抚有四海,视中国和异邦同为一家,彼此无异也。”发此函时,中国已经输掉了与西方列强的两场战争……西方列强正忙于在中国领土上划分势力范围。
——基辛格《论中国》
材料二 “在地球的另一个角落里有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然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法国作家雨果
材料三 19世纪五六十年代,俄国人趁中国危难之际,通过卑劣的手段侵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大片领土。
(1)材料一所述,“中国已经输掉了与西方列强的两场战争”是指哪两场战争?(4分)
(2)材料二中的“夏宫”是指什么?(1分)两个“强盗”是指谁?(2分)法国作家雨果对这件事情持什么态度?(2分)
(3)材料四中“中国危难”的含义是什么?(2分)俄国占领“中国东北和西北”多少领土?(2分)
参考答案:
1-5:BACAC 6-10:ABCAC 11-15:CBDDD 16-20:BCBCC 21-25:ADBCC
26. (1)目的:为了开辟国际市场、倾销工业产品、掠夺廉价原料。“中国的经济形态”指: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形态。
(2)打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新鲜空气”: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①闭关锁国导致落后,落后挨打;②要坚持对外开放,主动融入世界。(言之有理即可)
27. (1)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2)“夏宫”:圆明园。两个“强盗”:英国、法国。态度:反对和愤怒的态度。
(3)含义:第二次鸦片战争。占领:150多万平方千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