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科学观察 课时作业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节 科学观察 课时作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1-06 11:4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三)
[范围:第1章 第3节 科学观察 建议用时:25分钟]
一、选择题
1.下列活动不属于观察的是(  )
A.用体温计测量一名学生的体温
B.仔细地观察蜗牛的活动
C.一名学生在校园里漫无目的地东张西望
D.用停表测量某同学跑100 m所用的时间
2.下列研究能直接用感官观察到的是(  )
A.用显微镜观察细菌
B.用鼻子闻气体的气味
C.用B超诊断病人的病情
D.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星系
3.下列有关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观察与实验是两回事,观察一定要借助于工具进行
B.观察是人们认识自然的一种重要方法
C.观察除了用眼看,用耳听外,更需要用脑思考
D.为了能作出更准确的判断,可以借助一些仪器和工具进行观察
4.伽利略通过对吊灯摆动的观察,发现了摆的等时性,这主要是因为伽利略(  )
A.能用眼仔细观察
B.能用脑进行深入的思考
C.能用耳广泛听取别人意见
D.能仔细观察并进行深入的思考
5.下列各组仪器中,能用来完成鸡蛋在盐水中的浮沉实验的一组是(  )
A.药匙、玻璃棒、烧杯
B.量筒、玻璃棒、试管
C.试管、玻璃棒、酒精灯
D.烧杯、玻璃棒、酒精灯
6.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为研究中国气候变迁,在长达50年的时间里坚持每天观察气候与生物的关系。下列观察不属于竺可桢观察范围的是(  )
A.观察候鸟迁徙,蛇、蛙出洞等动物的生活习性
B.观察自然界植物的发芽、开花、落叶等现象
C.观察天气现象
D.用天文望远镜观察遥远的星系
7.为探究温度与蟋蟀鸣叫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某同学将蟋蟀放在以温度为变量的环境中饲喂,并在同一时间段内统计蟋蟀的鸣叫次数,该研究过程主要采用了(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测量法 D.调查法
8.下表是实验测得某品牌四种不同类型洗发液的pH,这种记录观察结果的方法是(  )
洗发液
类型
天然植
物型
弹性卷
发型
滋养修
护型
去屑柔
滑型
pH
5.5
6.0
6.2
7.6
A.文字描述法 B.表格记录法
C.图形记录法 D.以上都不是
9.在科学研究中,对观察结果的记录有许多方法,如文字描述、表格描述、图形描述等,下列观察结果的记录比较适合采用表格描述的是(  )
A.课堂上观察小组内同学的指纹图案
B.观察小鸡在一个月内每天的体重情况
C.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生物的结构
D.参观实验室时,观察室内消防器材放置的位置
10.在观察校园生物时,以下同学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小军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
B.小明发现一只老鼠,觉得太恶心了,不做记录
C.小梅拨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小梅把它记录下来
D.小伟的观察记录中有蚰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删掉这个记录
11.根据如图3-K-1所示的实验,得出的最恰当的实验结论是(  )
图3-K-1
A.水和酒精都会蒸发
B.水蒸发的速度比酒精快
C.酒精蒸发的速度比水快
D.水和酒精都是液体
12.为了探究某种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条件,小帆同学将不同含水量的该种植物种子置于22 ℃的条件下进行萌发,实验时保持其他环境条件适宜且相同。记录7天后植物种子的萌发情况,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所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种子含水量/%
20
30
40
50
60
70
80
种子萌发率/%
8
16
33
56
73
86
81
A.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温度为22 ℃
B.在环境温度为22 ℃时,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宜的含水量约为80%
C.实验数据表明,该植物种子的萌发率与含水量无关
D.在环境温度为22 ℃时,该植物种子含水量越高,萌发率不一定越高
二、填空题
13.下列属于直接观察的有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间接观察的有____________,属于定性观察的有____________,属于定量观察的有____________。
①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质的流动 
②老师清点教室里穿校服的人数 
③妈妈用手摸小华的额头,了解小华是否已退烧
④用体温计测得小华的体温是39 ℃
图3-K-2
14.一天,小明在炉子旁边,将手中的铁钩在炉子中烧得通红。他突然想到,如果将磁铁放在火中烧,会有什么现象呢?是磁性变强,还是磁性变弱?小明猜想,可能会变强。那么结果究竟是怎样的呢?小明设计并做了如
图3-K-2所示的实验:将一条形磁铁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吸着一些大头针。这时小明应观察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若他观察到的现象是大头针落下,他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先用肉眼仔细观察自己十个手指的指纹,比较指纹的纹路是否相同?________。再用放大镜观察一个手指的指纹,与肉眼直接观察相比较,用放大镜观察到的指纹大小与清晰程度有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自己右手食指的指纹用印泥清晰地印在白纸上,并将其与同学的指纹比较,你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16.鸡蛋的形状是________,鸡蛋的内部有一个空气囊,它位于鸡蛋________(填“稍大”或“稍小”)的一端,生鸡蛋在清水中会________,向烧杯里加入适量食盐,然后不断搅拌并使食盐溶解在水中,最后观察到鸡蛋会________________。有人怀疑是由于玻璃棒的搅拌导致鸡蛋浮起来,再也不下沉了,你觉得这种怀疑有道理吗?____________。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消除他的怀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水中除了加食盐外,还可以加入________也能使鸡蛋浮起来。
详解详析
1.C
2.B [解析] 显微镜、B超仪器、天文望远镜等都是观察时所使用的工具。
3.A [解析] 观察可分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间接观察一般会使用工具。
4.D 5.A 6.D 7.B 8.B 9.B
10.C [解析] 对校园生物进行观察后,对观察到的生物,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如根据形态结构特点,可以将观察到的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等,也可以根据生活环境将观察到的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还可以根据用途把观察到的生物分为农作物、家禽、家畜等,但是不能根据个人的喜好来进行分类。
11.C
12.D [解析] 本实验只是在22 ℃的条件下探究含水量不同的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并不意味着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2 ℃;由表中数据可知,在环境温度为22 ℃时,含水量约为70%时种子萌发率最高;实验数据表明,该植物种子的萌发率与含水量有关,随着含水量增加,种子萌发率先增大后减小。
13.②③ ①④ ①③ ②④
14.磁铁上大头针数目 加热使磁铁的磁性减弱
[解析] 磁铁的磁性无法直接观察到,需要转化为其他物体的变化情况,此实验中应该转化为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目的变化。大头针落下,说明磁铁的磁性减弱,而此时是处于加热的情况下,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加热使磁铁的磁性减弱。
15.不同 用放大镜观察到的指纹大小比用肉眼观察到的大,清晰度更高 不同人的指纹不同
16.椭球形 稍大 下沉 慢慢地浮上来 没有道理 可以不用玻璃棒搅拌,让食盐慢慢溶解,等食盐溶解后再放入鸡蛋(或可以先加入食盐,搅拌,待食盐溶解后再放入鸡蛋) 糖(或明矾或面碱等,合理即可)
[解析] 加入食盐,不断搅拌,随着食盐溶解,盐水浓度增大,鸡蛋将由下沉变为上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