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5张PPT。第15课 北伐战争初中历史
八年级上册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国共合作的形成第15课 北伐战争袁世凯二次革命
1913护国运动1915护法运动1917孙中山李大钊中共“三大”会场1923年 “五、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需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决议。我们加入国民党,但仍旧保存我们的组织”。
——中共“三大”决议 我们加入国民党中的我们指的是谁?以何种方式加入?为什么要这样?国共合作的原则是什么? “我们过去的革命所以失败……原因是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 孙中山 你认为孙中山的说法对吗?猜一猜为建立革命军队孙中山做了什么?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1.黄埔军校的全称是什么?
2.黄埔军校在什么时间创办?
3.黄埔军校位于什么地方?
4.关于黄埔军校,你还知道什么?总理孙中山政治部主任周恩来教官恽代英校长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聂荣臻叶剑英林 彪徐向前谢晋元张治中杜聿明黄 埔 毕 业张灵甫 从1924年至1927年7月,黄埔军校共招收了7期学员,共1.5万人。其中不少人后来成为国共两党的高级将领。一、国共合作的形成第15 北伐战争二、北伐战争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1.国民革命的目标是什么?
2.北伐开始在什么时间?1926年7月北伐誓师大会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1.国民革命的目标是什么?
2.北伐开始在什么时间?3.北伐的主要对象由谁?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北伐对象北伐对象吴佩孚:直系军阀,盘踞湖北湖南、河南、直隶、保定一带,拥有军队20万人。孙传芳:直系军阀,盘踞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地,拥有军队20万人。张作霖:奉系军阀,控制东北三省、热河、察哈尔、北京、天津等地,拥有军队30万人。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1.国民革命的目标是什么?
2.北伐开始在什么时间?
3.北伐的主要对象由谁?4.北伐的主要战场是什么地方?广州长沙南昌武昌汉口南京上海北伐战争形势图广州长沙南昌武昌汉口南京上海北伐战争形势图 汀四桥是湖南进入武汉的第一道门户,桥东为崇山峻岭,西、南、北三面环水,只有一座百余米的铁路桥可以通过,素有天险之称。吴佩孚派4个旅守卫。北伐军正面进攻,激战一天,没有进展。叶挺向群众调查得知东面大山上有一条小路可以绕过汀四桥。叶挺派一部分战士从小路绕到敌人背后,进行奇袭,出其不意夺去了汀四桥。 贺胜桥地势起伏,西南有黄塘湖,东北有梁子湖。时值水涨,低洼地区已被水淹没,两湖之间的陆地已变得很狭小。吴佩孚集中两万多人,在险要地带设置三道防线,构成纵深五公里的防御体系。为防备北伐军绕到背后袭击,他还命令在每个山头构筑环形工事。这次战斗中,叶挺独立团以迅猛的动作突破敌前沿阵地,向纵深展开。经过激战,吴佩孚苦心经营的三道防线全部崩溃。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1.国民革命的目标是什么?
2.北伐开始在什么时间?
3.北伐的主要对象由谁?
4.北伐的主要战场是什么地方?5.北伐战争的结果如何?广州长沙南昌武昌汉口南京上海北伐战争形势图广州长沙南昌武昌汉口南京上海北伐战争形势图①国共两党合作,齐心协力反对北洋军阀②北伐军的英勇善战,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北伐战争取得辉煌胜利的原因1927年3月上海工人第3次武装起义群众欢迎北伐军①国共两党合作,齐心协力反对北洋军阀③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热情支援②北伐军的英勇善战,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北伐战争取得辉煌胜利的原因五原1926年冯玉祥在五原誓师,参加国民革命。①国共两党合作,齐心协力反对北洋军阀③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热情支援②北伐军的英勇善战,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北伐战争取得辉煌胜利的原因④冯玉祥五原誓师,响应北伐一、国共合作的形成第15课 北伐战争二、北伐战争三、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在上海发动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1927年8月,“宁汉合流”二次北伐一、国共合作的形成第15课 北伐战争二、北伐战争三、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四、东北易帜皇姑屯事件 为什么说东北易帜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南北统一? 张学良是在什么情况下宣布“易帜”的?你如何看待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