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课题
《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课时
一课时
教材与学情分析
1.设计背景:
基于学情分析的小学数学“活动导学”课堂教学是我市数学课堂变革的主项目,同时我校作为在这下面的一个子课题对学生的学前学情进行研究。学情分析是实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的关键要素,是教者达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让“学情分析”贯穿教学的始终,是构建以学为主有效学习课堂的有力保证。
2.学情分析:
基于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我们就《20以内退位减法》开展了一次校本研究。首先我们结合各版本分析解读教材,从中悟出一个共性:对于这样一个“简单”的教学内容,那么它的价值点在哪呢?我想这不仅是学生会计算那么简单吧!也就有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如部分学生有提前预习的习惯,还有部分学生通过学前的教育早已有了相应的计算方法,但他们真正理解运算的原理吗?学生学习退位减法之前已经知道了些什么?他们学习的起点在哪里?学生学习这部分的难点到底是什么?需要我们给予怎样的指导?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设计本节课的教学,在设计小数加减法之前,我对学生进行了前测。????
(1)参加测试的学生情况。一(2)班共有32名学生,他们比较喜欢数学,学习态度端正,善于思考问题,尤其像董铂壤、蓝启韬、夏慈等多位同学,思维活跃,善于表达自己个人的看法。但是也有四五位学生基础薄弱,计算能力差。
(2)测试题。为了了解学生对小数加减法已知情况设计了以下测试的题目:计算16—8=____。请把你的想法通过摆小棒、写算式、画图等形式表示出来。
(3)测试结果和分析。
??计算结果全对的32人,正确率100%,可见孩子在家长帮助下或学前的教育中已经能正确计算。但在要求把想法表示出来的有大体有几种情况:1、基本上能正确表示算理的有13位;2、借助实物得到结果的有14位;3、基本没表示的有5位。针对这一情况可见学生对算理的把握是不够的,甚至是不理解的,怎样把算理真正直观化起来正是本课落实的重中之重。具体见教学设计中作品。
基于如上对学生学情的分析,我们尝试着对《20以内退位减法》这一内容进行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退位减法的意义,学会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
3.通过解决有关生活实际问题,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关键活动:退位减法算理的演绎与交流。
教学方式与学习式的选择
从尝试入手,采用多种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激活课堂、提高效率。
1.学生的课前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2.学生同伴间课堂的自主交流、合作探索。
3.注重教与学的互动,通过赏识评价、及时评价和总体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之爱学、乐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学生前测作品
过程设计
活动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20以内退位减法。课前大家已经自己去尝试学习了,下面一起来看看大家学习的结果。
活动二、预学单的交流与讨论(收集学生可能有的典型情况)
1.展示学生的完成情况。
?
????请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给予直观的判断,同时肯定全班同学一致的结果就是这个,看来大家都会了,是吗?
2.展示学生课前预学的计算方法(交流、讨论)注意讨论方式:你能明白吗?,明白了什么?谁还有补充?谁有问题?
第一种情况:借助作图来理解的。
?
?第二种情况:借助图形+相应的算式加以说明的,交流后利用加以整理并板书,然后让学生在图中指一指。
?
第三种情况:直接利用数的分成加以说明算理的。板书让学生与上一情况中的算式建立联系。
?
小结:刚才三种情况虽形式不同,但它们之间什么是一样的。
3.另有这情况,请相应学生介绍(怎么解释):
?????????
小结得出:8可分成6和2,6-6=0,10-2=8,所以16-8=8
(同时要求学生与图建立联系,是算理直观化起来)
4.回顾刚才两种情况,说说你的看法,比较喜欢哪一种,针对板书说一说。
活动三、自主尝试,深化理解、体会退位减法的计算原理。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
12-4=?????15-7=?????13-9=?????11-6=
请你选择其中的两道在本子上完成,请四位学生扮演。组织学生相互评价,发现问题,讨论再次解决,体会本质。
2、交流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通过刚才大家自己的计算,说说20以内退位减法是怎么计算的?(同桌交流)
结合板书感悟算理。
活动四、自主练习(提炼升华)
1.同桌相互出题解决(至少两题)。目的在于:其一,通过相互出题,感悟20以内退位减法的结果;其二,再次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加深对算理的抽象理解。
2.解决问题
给你15元钱,请你购买下面的一件玩具,你会怎么买(圈出来),还剩多少钱呢? (学以致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活动五、自主整理与回顾
????结合可见静静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历程,然后让学生说说疑惑。
作业设计
1、课内作业见上面的课堂练习。
2、课外延伸作业:请你试着计算如下两题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证明你的结果。不在乎会与不会,关键看学生是否能从今天的学习中有所感悟?????27-9=??????33-18=
板书设计
设计思考
20以内减法的内容,安排在人教版一年级的内容,起初一拿到课题觉得没什么好上的,内容简单,学生有大部分具有一定的基础,这一现象从导学单正确率中可以明显的反应出来。基于学生的这一学情与教材的这样安排,我认真阅读了相关的材料和各版本的教材,设计了这样的一课:基于学情,试图对课堂的教与学做一点点的改变。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于对学生学前的分析,我们对课本的教学资源进行再开发,整合。教材中安排的分别为十几减9和十几减8、7、6等多个课时。个人认为假如就上十几减9这一个问题,不利于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对于我班学生来说虽有利于解决问题,可却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因此,我们对20以内退位减法进行整体整合,安排一课时重点来解决算理问题,让算理直观化。学生的思维也更加丰富,这一点从学生的作品中得以很好的体现。同时从这样的改变中,我体会到了学生的能力潜能真实老师们不可小视的。这样的处理为本课设计提供意想不到素材。也正是有了对学生学情的分析,我们才能内容的要害出下功夫,解决学生最缺的,即对退位减法本质的理解与追求。
二、计算起始课的教学重点一定是让学生从本质上弄明白算理,至于变式的练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等,均可以放在之后的课堂,正如特级教师朱乐平老师讲的,只要活着,我们后面还有的。也就是只有把算理做透、做厚了,你的计算教学才是丰满的。正是抱着这样的一种想法,设计中让学生从不同的侧面来提炼算理,而不是在算法上做过多的纠缠。只有理通了,方法也就自然成了。说实在的,在学生前测的分析中,学生完成的正确率,从表面上看学生对于内容没什么难度与追求了,正是有了算理的追溯,才为我们本节课的设计指明了方向,相信这也是大量计算教学所追求的。
三、有了课前的导学,有了学生的学情分析,设计上多了兵教兵的体验,特别是在说明自己想法,也就是算理的全面理解上。多了学生自己的想法、交流对话。有了对于学生学情的分析与把握,才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以学为主、顺学而导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总之,以这样的一个课堂变革项目为载体,基于数学教学的新常规。让我们的课堂都能尽量基于学生的学情,通过学情的分析,从点滴处对我们的课堂进行一点点的改变,改变一点点,让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在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