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1-06 18:20: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测试
一、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
1.(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明矾作净水剂 B.液氨作制冷剂
C.溶洞的形成 D.生石灰作干燥剂
2.(云南省通海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份考试)下列有关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所以它是电解质
B.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
C.水溶液能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
D.难溶物质肯定不是电解质
3.(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1月月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蛋白质溶液与葡萄糖溶液
B.“血液透析”涉及到胶体性质的应用
C.用过滤法可以除去Fe(OH)3胶体中的FeCl3
D.在豆浆中加入硫酸钙制豆腐,是利用了胶体的聚沉性质
4.(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段考)下列物质的分类合理的是(  )
A.酸性氧化物:CO2、SiO2、SO2、CO
B.碱:烧碱、纯碱、苛性钾、氢氧化钡
C.混合物:盐酸、漂白粉、水煤气、氢氧化铁胶体
D.碱性氧化物:Na2O、CaO、MgO、Na2O2
5.(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1月月考)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
A.氯化钠晶体 B.氢氧化钙溶液
C.液态醋酸 D.熔融的氢氧化钠
6.(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工业上可利用“3MnO2+4Al3Mn+2Al2O3”冶炼锰。对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MnO2被氧化 B.Al2O3是氧化剂 C.Mn失去电子 D.Al是还原剂
7.(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1月月考)下列反应能用离子方程式H+ + OH—=H2O表示的是
A.HCl溶液与KOH溶液反应 B.H2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
C.HNO3溶液与NaHCO3溶液反应 D.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
8.(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1月月考)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特征是化合价的升降
B.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失电子难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D.金属原子失电子越多,其还原性越强
9.(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和胶体
B.合金与各组分金属相比一般具有更大的硬度
C.向醋酸溶液中加入Na2CO3固体,溶液的导电性明显增强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使所得溶液浓度偏大
10.(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高一第一次半月考试)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向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Ba2++2OH-+2H++SO42-=BaSO4↓+2H2O
B.碳酸镁中滴加稀盐酸:MgCO3+2H+=Mg2++CO2↑+H2O
C.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Zn+Cu2+=Zn2++Cu
D.浓盐酸与铁屑反应:2Fe+6H+=2Fe3++3H2↑
11.(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根据下列各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①H2SO3 + I2 + H2O = 2HI + H2SO4
②2FeCl3 + 2HI = 2FeCl2 + 2HCl + I2
③3FeCl2 + 4HNO3 = 2FeCl3 + NO↑ + 2H2O + Fe(NO3)3
A.H2SO3>HI>FeCl2>NO B.NO>FeCl2>H2SO3>HI
C.I2>FeCl2>H2SO3>NO D.FeCl2>HI>H2SO3>NO
12.(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可能有CO32-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C.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一定有Cl-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13.(云南省麒麟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6月份考试)下列离子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Al3+、、、OH﹣ B.K+、Ag+、Cl﹣、
C.K+、、Na+、 AlO2- D.Ba2+、Na+、OH﹣、CO32-
14.(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6月月考)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总反应为:3Fe2++2S2O32-+O2+XOH- =Fe3O4+S4O6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硫元素被氧化,铁元素被还原 B.Fe2+、S2O32- 都是还原剂
C.X=2 D.每生成1mol Fe3O4,则转移电子数2mol
15.(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开发区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4月月考)赤铜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亚铜(Cu2O),辉铜矿的主要成分是硫化亚铜(Cu2S),将赤铜矿与辉铜矿混合加热有如下反应:Cu2S+2Cu2O===6Cu+SO2↑。下列对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Cu2O在反应中只作氧化剂
B.Cu2S在反应中只作还原剂
C.Cu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
16.(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1月月考)A2O82-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Mn2+离子氧化,若反应后A2O82-离子变为AO42-离子,又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Mn2+离子被氧化后Mn元素的化合价为
A.4 B.5 C.6 D.7

二、填空题(共4题,每空2分)
17.(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2月月考)下列4组物质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它3种不同
A.CaO、Na2O、CO2、CuO B.H2、C、P、Cu
C.O2、Fe、Cu、Zn D.HCl、H2O、H2SO4、HNO3
(1)以上四组物质中与别不同的物质依次是(填化学式)
A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D_______。
(2)这四种物质相互作用可生成一种新物质碱式碳酸铜[化学式Cu2(OH)2CO3],该反应________氧化还原反应(填“是”或“否”)。
(3)写出上述新物质与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有以下13种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石墨 ②氧化钠 ③酒精 ④氨水 ⑤二氧化碳 ⑥碳酸氢钠 ⑦氢氧化钡溶液 ⑧冰醋酸 ⑨氯化氢 ⑩硫酸铝 ?稀硫酸 ?氯化银 ?硫酸氢钠
(1)其中能导电的是 _________; 属于电解质的是 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_________。
(2)分别写出物质?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物质⑦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物质⑥和⑨在水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在图(Ⅰ)所示的装置中,烧杯中盛放的是Ba(OH)2溶液,当从滴定管中逐渐加入某种溶液A时,溶液的导电性的变化趋势如图(Ⅱ)所示。
(Ⅰ) (Ⅱ)
(1)滴加液体至图(Ⅱ)中曲线最低点时,灯泡可能熄灭,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试根据离子反应的特点分析,溶液A中含有的溶质可能是(填序号)____________。
①HCl ②H2SO4 ③NaHSO4 ④NaHCO3
(3)已知0.1 mol·L-1NaHSO4溶液中c(H+)=0.1 mol·L-1,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Na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aHSO4属于________(填“酸”、“碱”或“盐”)。
③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在以上中性溶液中,继续滴加Ba(OH)2溶液,请写出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写出NaHSO4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4)有以下物质:①石墨; ②氯化氢气体; ③酒精; ④铝; ⑤二氧化碳; ⑥碳酸氢钠固体;⑦氢氧化钡溶液; ⑧液态醋酸; ⑨氯化银固体; ⑩氨气。
①其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1月月考)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只可能大量存在NH4+、Na+、Ag+、Ba2+、MnO4-、Fe3+、CO32-、SO42-、NO3-中的几种离子。从其中取两份各100mL,进行如下实验:
(1)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两种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取其中的一份进行实验,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生成气体0.06mol。另取其中的一份加入过量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4.30 g,过滤,向沉淀中再加入过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消失,余下沉淀2.33 g。综上所述说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各离子浓度分别是(下面填写要求:例如c(Na+)=0.1 mol/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空可以不填完)。
(3)题干中的MnO4-是化学中的典型强氧化剂,另外生活中常用到的草酸(H2C2O4)是二元弱酸且具有还原性,二者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其中MnO4-被还原成Mn2+,H2C2O4被氧化成CO2,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第二章测试(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
1.(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明矾作净水剂 B.液氨作制冷剂
C.溶洞的形成 D.生石灰作干燥剂
【答案】B
【解析】A.明矾在水中可以电离出两种金属离子K+、Al3+,而Al3+能够水解生成胶状的氢氧化铝,氢氧化铝胶体的吸附能力很强,可以吸附水里悬浮的杂质,从而使杂质沉降,使水变澄清,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B.液氨汽化时吸收热量,故可用作致冷剂,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C.碳酸钙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碳酸氢钙受热又分解生成碳酸钙,这就是溶洞形成的原理,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2.(云南省通海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份考试)下列有关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所以它是电解质
B.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
C.水溶液能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
D.难溶物质肯定不是电解质
【答案】C
【解析】A.电解质都是化合物,氢氧化钠溶液是混合物,因此不属于电解质,故A错误;B.电解质溶于水后,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从而能导电,故B正确;C.有些化合物与水反应生成电解质,但本身不能电离,这些化合物本身并不属于电解质,如CO2、SO2、SO3、NH3等,故C正确;D.一种物质是否为电解质与其溶解性无关,只与是否电离有关,某些化合物如BaSO4、AgCl等,虽然溶解度很小,但由于其溶于水的部分可以完全电离,所以这些物质都是电解质,故D错误。
3.(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1月月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蛋白质溶液与葡萄糖溶液
B.“血液透析”涉及到胶体性质的应用
C.用过滤法可以除去Fe(OH)3胶体中的FeCl3
D.在豆浆中加入硫酸钙制豆腐,是利用了胶体的聚沉性质
【答案】C
【解析】A.蛋白质溶液为胶体分散系,则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蛋白质溶液与葡萄糖溶液,故A正确;B.血液属于胶体,“血液透析”利用的是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可以,涉及到胶体性质的应用,故B正确;C.胶体与溶液均可透过滤纸,则用过滤法无法除去Fe(OH)3胶体中的FeCl3,应该用渗析的方法,故C错误;D.向豆浆中加入硫酸钙制豆腐,发生胶体聚沉,利用了胶体的聚沉性质,故D正确。
4.(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段考)下列物质的分类合理的是(  )
A.酸性氧化物:CO2、SiO2、SO2、CO
B.碱:烧碱、纯碱、苛性钾、氢氧化钡
C.混合物:盐酸、漂白粉、水煤气、氢氧化铁胶体
D.碱性氧化物:Na2O、CaO、MgO、Na2O2
【答案】C
【解析】A.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CO2、SO2、SiO2都是酸性氧化物,CO不是酸性氧化物,故A错误;B.烧碱、苛性钾、氢氧化钡均为碱,而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故B错误;C.盐酸是HCl的水溶液为混合物;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水煤气是CO和H2组成的混合物;氢氧化铁胶体是分散系的一种,为混合物,故C正确;D.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Na2O、CaO、MgO是碱性氧化物,Na2O2不是,因为与酸反应时还产生氧气,故D错误。
5.(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1月月考)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
A.氯化钠晶体 B.氢氧化钙溶液
C.液态醋酸 D.熔融的氢氧化钠
【答案】D
【解析】A.氯化钠晶体为电解质,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则不导电,故A错误;B.氢氧化钙溶液为混合物,能导电,不属于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C.液态的醋酸是电解质,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则不导电,故C错误;D、熔融的氢氧化钠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属于电解质,故D正确。
6.(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工业上可利用“3MnO2+4Al3Mn+2Al2O3”冶炼锰。对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MnO2被氧化 B.Al2O3是氧化剂 C.Mn失去电子 D.Al是还原剂
【答案】D
【解析】3MnO2+4Al3Mn+2Al2O3,反应中Mn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MnO2为氧化剂,被还原,A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Al为还原剂,被氧化,故选D。
7.(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1月月考)下列反应能用离子方程式H+ + OH—=H2O表示的是
A.HCl溶液与KOH溶液反应 B.H2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
C.HNO3溶液与NaHCO3溶液反应 D.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
【答案】A
【解析】A.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离子反应用H++OH—=H2O表示,故A选;B.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硫酸钡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不能用H++OH—=H2O表示,应该是2H++SO42-+2OH-+Ba2+=BaSO4↓+2H2O,故B不选;C.HNO3溶液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和硝酸钠,离子方程式为H++HCO3-=CO2↑+H2O,故C不选;D.醋酸为弱酸,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不能用H++OH—=H2O表示,应该是,CH3COOH+OH—=CH3COO-+H2O,故D不选。
8.(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1月月考)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特征是化合价的升降
B.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失电子难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D.金属原子失电子越多,其还原性越强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电子转移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化合价升降为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故A正确;B.复分解反应中不存在化合价变化,则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而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中不一定存在化合价变化,不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例如氧化钙溶于水,碳酸钙分解等,故B错误;C.失电子难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不一定强,例如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故C错误;D.金属原子失电子越多,其还原性不一定越强,越易失去电子的金属,其还原性越强,还原性强弱与失去电子的多少无关,故D错误。
9.(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和胶体
B.合金与各组分金属相比一般具有更大的硬度
C.向醋酸溶液中加入Na2CO3固体,溶液的导电性明显增强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使所得溶液浓度偏大
【答案】D
【解析】A. 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和胶体,A正确;B. 合金与各组分金属相比一般具有更大的硬度,B正确;C. 向醋酸溶液中加入Na2CO3固体生成醋酸钠,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导电性明显增强,C正确;D.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溶液体积增加,使所得溶液浓度偏小,D错误。
10.(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高一第一次半月考试)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向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Ba2++2OH-+2H++SO42-=BaSO4↓+2H2O
B.碳酸镁中滴加稀盐酸:MgCO3+2H+=Mg2++CO2↑+H2O
C.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Zn+Cu2+=Zn2++Cu
D.浓盐酸与铁屑反应:2Fe+6H+=2Fe3++3H2↑
【答案】D
【解析】A. 向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Ba2++2OH-+2H++SO42-=BaSO4↓+2H2O,故A正确;B. 碳酸镁中滴加稀盐酸生成可溶的氯化镁和水:MgCO3+2H+=Mg2++CO2↑+H2O,故B正确;C. 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Zn+Cu2+=Zn2++Cu,故C正确;D. 浓盐酸与铁屑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离子方程式应为:Fe+2H+=Fe2++H2↑,故D错误。
11.(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根据下列各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①H2SO3 + I2 + H2O = 2HI + H2SO4
②2FeCl3 + 2HI = 2FeCl2 + 2HCl + I2
③3FeCl2 + 4HNO3 = 2FeCl3 + NO↑ + 2H2O + Fe(NO3)3
A.H2SO3>HI>FeCl2>NO B.NO>FeCl2>H2SO3>HI
C.I2>FeCl2>H2SO3>NO D.FeCl2>HI>H2SO3>NO
【答案】A
【解析】①H2SO3+I2+H2O=2HI+H2SO4中,I元素的化合价降低,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H2SO3为还原剂,还原性H2SO3>HI,②2FeCl3+2HI=2FeCl2+2HCl+I2中,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HI为还原剂,还原性HI>FeCl2,③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FeCl2为还原剂,还原性FeCl2>NO,所以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2SO3>HI>FeCl2>NO,故选A项。
12.(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可能有CO32-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C.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一定有Cl-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答案】A
【解析】A.盐酸能与含碳酸根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物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可能有CO32-,故A正确;B.氯化钡能与硫酸根离子或银离子结合生成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沉淀,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不一定有SO42-,故B错误;C.银离子能与硫酸根、碳酸根、氯离子等生成白色沉淀,不一定有Cl-,故C错误;D.碳酸钠能与钙离子或钡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不一定有Ba2+,故D错误。
13.(云南省麒麟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6月份考试)下列离子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Al3+、、、OH﹣ B.K+、Ag+、Cl﹣、
C.K+、、Na+、 AlO2- D.Ba2+、Na+、OH﹣、CO32-
【答案】C
【解析】A. Al3+、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 Ag+与Cl﹣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 K+、SO42-、Na+、 AlO2-所有离子之间都不反应,可以共存,故C正确;D. Ba2+与CO32-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答案:C。
14.(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6月月考)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总反应为:3Fe2++2S2O32-+O2+XOH- =Fe3O4+S4O6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硫元素被氧化,铁元素被还原 B.Fe2+、S2O32- 都是还原剂
C.X=2 D.每生成1mol Fe3O4,则转移电子数2mol
【答案】B
【解析】A.化合物中铁元素、硫元素用平均化合价,铁元素的化合价变化:+2→+;硫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2→+,Fe和S元素都被氧化,A错误;B.由上述分析可知,还原剂是Fe2+、S2O32-,氧化剂是O2,B正确;C.由电荷守恒可知:2×3+2×(-2)-X=-2,X=4,C错误;D.由方程式可知,每生成1molFe3O4,参加反应的氧气为1mol,转移电子数为1mol×4=4mol,D错误。
15.(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开发区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4月月考)赤铜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亚铜(Cu2O),辉铜矿的主要成分是硫化亚铜(Cu2S),将赤铜矿与辉铜矿混合加热有如下反应:Cu2S+2Cu2O===6Cu+SO2↑。下列对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Cu2O在反应中只作氧化剂
B.Cu2S在反应中只作还原剂
C.Cu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
【答案】A
【解析】A.Cu2S+2Cu2O===6Cu+SO2↑反应中, Cu2O中的+1价Cu元素得电子生成0价的Cu,所以Cu2O是氧化剂,故A正确;B.Cu2S中硫元素化合价升高,铜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所以Cu2S在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B错误;C.反应中,+1价Cu元素得电子生成0价的Cu,所以Cu是还原产物,故C错误;D.根据Cu2S+2Cu2O=6Cu+SO2↑知,Cu是还原产物、SO2是氧化产物,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故D错误。
16.(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1月月考)A2O82-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Mn2+离子氧化,若反应后A2O82-离子变为AO42-离子,又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Mn2+离子被氧化后Mn元素的化合价为
A.4 B.5 C.6 D.7
【答案】C
【解析】假设A2O82-中氧元素的化学价为-2,则A元素的化合价是+7价,AO42-中A元素的化合价是+6价,则A元素化合价降低1价,Mn2+是还原剂,设M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到+x价,则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2×1×2=1×(x-2),得x=6,故答案选C。
二、填空题(共4题,每空2分)
17.(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2月月考)下列4组物质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它3种不同
A.CaO、Na2O、CO2、CuO B.H2、C、P、Cu
C.O2、Fe、Cu、Zn D.HCl、H2O、H2SO4、HNO3
(1)以上四组物质中与别不同的物质依次是(填化学式)
A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D_______。
(2)这四种物质相互作用可生成一种新物质碱式碳酸铜[化学式Cu2(OH)2CO3],该反应________氧化还原反应(填“是”或“否”)。
(3)写出上述新物质与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O2 Cu CO2 H2O 是 Cu2(OH)2CO3+4H+=2Cu2++H2O+CO2↑
【解析】(1)A、CaO、Na2O、CuO均是金属氧化物,而CO2为非金属氧化物;
B、H2、C、P是非金属单质,Cu是金属单质;
C、Fe、Cu、Zn属于金属单质,O2属于非金属单质;
D、HCl、H2SO4、HNO3均属于酸,H2O不属于酸;
(2)上述四种物质相互作用可生成一种新物质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2(OH)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O2+2Cu+H2O=Cu2(OH)2CO3,此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故为氧化还原反应;
(3)碱式碳酸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OH)2CO3+4H+=2Cu2++H2O+CO2↑。
18.(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有以下13种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石墨 ②氧化钠 ③酒精 ④氨水 ⑤二氧化碳 ⑥碳酸氢钠 ⑦氢氧化钡溶液 ⑧冰醋酸 ⑨氯化氢 ⑩硫酸铝 ?稀硫酸 ?氯化银 ?硫酸氢钠
(1)其中能导电的是 _________; 属于电解质的是 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_________。
(2)分别写出物质?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物质⑦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物质⑥和⑨在水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④⑦? ②⑥⑧⑨⑩?? ③⑤ NaHSO4 = Na+ + H+ + SO42- Ba2+ + SO42- +2OH- + 2H+ = BaSO4 ↓+2H2O HCO3-+ H+ = H2O + CO2↑
【解析】 (1)①石墨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可以导电,但它是单质,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②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但室温下呈固体态,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所以不能导电,在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属于电解质;
③酒精是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没有带电微粒,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④氨水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导电,但它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⑤二氧化碳是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没有带电微粒,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⑥碳酸氢钠是离子化合物,但室温下呈固体态,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所以不能导电,在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属于电解质;
⑦氢氧化钡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导电,但它是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⑧冰醋酸是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没有带电微粒,不能导电,在水中在水分子作用下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属于电解质;
⑨氯化氢是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没有带电微粒,不能导电,在水中在水分子作用下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属于电解质;
⑩硫酸铝是盐,是离子化合物,但室温下呈固体态,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所以不能导电,在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属于电解质;
?稀硫酸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够导电,但它是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氯化银是盐,是离子化合物,但室温下呈固体态,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所以不能导电,在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属于电解质;
?硫酸氢钠是盐,是离子化合物,但室温下呈固体态,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所以不能导电,在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属于电解质;
故能导电的是①④⑦?;属于电解质的是②⑥⑧⑨⑩??;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③⑤;
(2)硫酸氢钠溶于水,电离产生Na+、H+、SO42-,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 +H++SO42-;
(3)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42- =BaSO4 ↓+2H2O;
(4)碳酸氢钠与HCl在水中发生反应,产生氯化钠、水、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H2O+CO2↑。
19.(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在图(Ⅰ)所示的装置中,烧杯中盛放的是Ba(OH)2溶液,当从滴定管中逐渐加入某种溶液A时,溶液的导电性的变化趋势如图(Ⅱ)所示。
(Ⅰ) (Ⅱ)
(1)滴加液体至图(Ⅱ)中曲线最低点时,灯泡可能熄灭,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试根据离子反应的特点分析,溶液A中含有的溶质可能是(填序号)____________。
①HCl ②H2SO4 ③NaHSO4 ④NaHCO3
(3)已知0.1 mol·L-1NaHSO4溶液中c(H+)=0.1 mol·L-1,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Na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aHSO4属于________(填“酸”、“碱”或“盐”)。
③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在以上中性溶液中,继续滴加Ba(OH)2溶液,请写出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写出NaHSO4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4)有以下物质:①石墨; ②氯化氢气体; ③酒精; ④铝; ⑤二氧化碳; ⑥碳酸氢钠固体;⑦氢氧化钡溶液; ⑧液态醋酸; ⑨氯化银固体; ⑩氨气。
①其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很小,几乎不导电 ② NaHSO4=Na++H++SO42- 盐 2H++SO42-+Ba2++2OH- = BaSO4↓+2H2O Ba2++SO42- = BaSO4↓ HCO3-+H+=CO2↑+H2O ①④⑦ ③⑤⑩
【解析】 (1)从图Ⅱ分析可知,随着A的加入溶液导电能力迅速降低,说明A必定能与Ba(OH)2发生反应,使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得极小,几乎不导电,灯泡可能熄灭;(2) ①HCl与Ba(OH)2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氯化钡溶液可导电,故不选①; ②H2SO4与Ba(OH)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硫酸钡和水均不导电,故选②; ③NaHSO4与Ba(OH)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水、硫酸钠,硫酸钠溶液导电,故不选③; ④NaHCO3 与Ba(OH)2反应生成碳酸钡、水、碳酸钠,碳酸钠溶液能导电,故不选④;
(3)①0.1 mol·L-1NaHSO4溶液中c(H+)=0.1 mol·L-1,说明NaHSO4完全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是NaHSO4=Na++H++SO42-;
②能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是盐,NaHSO4能电离出Na+、SO42-,属于盐;
③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说明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恰好完全反应,则NaHSO4与Ba(OH)2的比为2: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H++SO42-+Ba2++2OH- = BaSO4↓+2H2O;在以上中性溶液中含有SO42-,继续滴加Ba(OH)2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Ba2++SO42- = BaSO4↓。NaHSO4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水。离子方程式是HCO3-+H+=CO2↑+H2O;
(4)①石墨、②铝存在能自由移动的带负电的电子,⑦氢氧化钡溶液有能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故能导电是①、②、⑦;
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能够导电的化合物,③酒精和、⑤二氧化碳、⑩氨气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因自身电离而导电,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③、⑤、⑩。
20.(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1月月考)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只可能大量存在NH4+、Na+、Ag+、Ba2+、MnO4-、Fe3+、CO32-、SO42-、NO3-中的几种离子。从其中取两份各100mL,进行如下实验:
(1)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两种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取其中的一份进行实验,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生成气体0.06mol。另取其中的一份加入过量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4.30 g,过滤,向沉淀中再加入过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消失,余下沉淀2.33 g。综上所述说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各离子浓度分别是(下面填写要求:例如c(Na+)=0.1 mol/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空可以不填完)。
(3)题干中的MnO4-是化学中的典型强氧化剂,另外生活中常用到的草酸(H2C2O4)是二元弱酸且具有还原性,二者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其中MnO4-被还原成Mn2+,H2C2O4被氧化成CO2,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答案】MnO4- Fe3+ c(NH4+)=0.6mol/L c(CO32-)=0.1mol/L c(SO42-)=0.1mol/L c(NO3-)≥0.2mol/L 5H2C2O4+2MnO4-+6H+=10CO2↑+8H2O+2Mn2+
【解析】(1)无色透明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有色离子,因此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两种离子是MnO4-、Fe3+;
(2)取其中的一份进行实验,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生成气体0.06mol即为氨气,一定含有0.06mol NH4+,浓度是0.06mol÷0.1L=0.6mol/L;取其中的一份加入过量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4.30g,过滤,向沉淀中再加入过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消失,余下沉淀2.33g,则一定含有CO32-、SO42-,所以一定不存在Ag+、Ba2+。其中硫酸钡是2.33g,物质的量是0.01mol,碳酸钡的质量是4.30g-2.33g=1.97g,物质的量是0.01mol,根据原子守恒可知含有硫酸根离子是0.01mol,浓度是0.01mol÷0.1L=0.1mol/L;碳酸根的物质的量是0.01mol,浓度是0.01mol÷0.1L=0.1mol/L;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必定还存在NO3-,由于不能确定是否存在钠离子,则硝酸根的物质的量n≥(0.06-0.01×2-0.01×2)mol=0.02mol,浓度c≥0.2mol/L;
(3)反应中MnO4-被还原成Mn2+,Mn元素化合价从+7价降低到+2价,得到5个电子,H2C2O4被氧化成CO2,碳元素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4价,失去1个电子,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可知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H2C2O4+2MnO4-+6H+=10CO2↑+8H2O+2Mn2+。




PAGE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