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光和颜色-光速和光的色散(同步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4.2光和颜色-光速和光的色散(同步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1-06 22:15:39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七下2.4.2光和颜色--光速和光的色散
单项选择题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
A.340m/s?B.340km/s?C.3×108m/s?D.3×108km/s
2.下列与光速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速度总是3.0×108m/s
B.光速是无限大的
C.光在水中传播速度最大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3.下列图中所示的现象,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4.7月16日19时左右,金坛市在微雨的天空中出现了两道彩虹,这一罕见的现象引起了众多市民的驻足观看和拍照,一位60多岁的大爷表示“这辈子还是第一次看到一次出现两道彩虹呢!”双彩虹的现象持续了约10分钟时间.下列关于彩虹的说法正确的是(  )
5.最早通过实验研究光的色散现象的科学家是(  )
A.里特? B.牛顿 ?C.爱因斯坦 ?D.钱学森
6.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再经过红色玻璃射到白屏D上,则射到D上的光的颜色是(  )
7.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一种复色光,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其中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对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图中能正确表示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的是(  )
8.夏季,雨后天空中有大量的小水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常会出现如图的彩色光带,这就是该情景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9.以下现象能用光的色散知识正确解释的是(  )
A.海市蜃楼是光的色散形成的虚象
B.绿叶在红光的照射下会呈现出黄色
C.太阳光不是单一颜色的光
D.彩色电视机是由红黄蓝三原色原理制成
10.2015年5月9日我国多地出现日晕奇观,图为日晕的景象,在5000m的高空,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样太阳周围就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称为“光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1. C
【考点】:光速和光的色散
【解析】: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m/s. 故选C.
2. D
【考点】:光速和光的色散
【解析】:A、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故A错误; B、真空中光速最大,是3.0×108m/s,光速并不是无限大,故B错误; C、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2.25×108m/s,小于在真空中的速度,故B错误;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是3.0×108m/s,故D正确. 故选D.
3. B
【考点】:光速和光的色散
【解析】:A、铅笔好像被水面“折断”是光的折射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B、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此选项符合题意. C、人在墙上形成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D、水中的物体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C
【考点】:光速和光的色散
【解析】:A、彩虹的形成是由于光的色散现象,即光的折射的缘故,故错误; B、发生色散时,光的折射能力由弱到强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彩虹最外层的颜色是红色,最内层的是紫色,故错误; C、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故正确; D、通过三棱镜也可以得到彩虹,故错误; 故选C.
5. B
【考点】:光速和光的色散
【解析】:牛顿是最早研究光色散的科学家. 故选B.
6. B
【考点】:光速和光的色散
【解析】:一束太阳光从三棱镜的一边入射,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会在白屏D上可以看到一条七彩的光带,在三棱镜和白屏之间放一块红色玻璃C,由于红色玻璃只能透过红光,所以白屏D上只在原来出现红光的地方出现一条红色光带. 故选B.
7. A
【考点】:光速和光的色散
【解析】: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其中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对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所以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红光在最上面,紫光在最下方. 故选A.
8. D
【考点】:光速和光的色散
【解析】:A、小水滴相当于三棱镜,对光起反射和折射作用,故A错误; B、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并不是只有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B错误. C、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故C错误; D、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9. C
【考点】:光速和光的色散
【解析】:A、因为不同的空气层有不同的密度,而光在不同的密度的空气中又有着不同的折射率,而路面上暖空气与高空中冷空气之间的密度不同,所以光线在路面上会发生折射现象;远处物体的光经路面上空气传播,发生折射后进入人的眼睛,人由于错觉始终认为光沿直线传播,所以看到比物体实际位置高些的虚像,也就是海市蜃楼现象,不属于光的色散;故A错误; B、绿叶只反射绿光,当红光的照上时绿叶吸收红光,所以呈现黑色,故B错误; C、太阳光不是单一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故C正确; D、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可以发现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10. D
【考点】:光速和光的色散
【解析】:A、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A错误; B、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需要放热,故B错误; C、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通过折射分解为七色光,故C错误; D、太阳光能穿过云层在小冰晶上发生折射,看上去在太阳的周围出现一个圆圈,由内而外呈、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这就是光晕,是光的色散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课件10张PPT。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授课:小 Y慕 课 联 盟 课 程 开 发 中 心 www.moocun.com[慕联教育同步课程] 课程编号:TS16050116010204Z72020402yj慕课联盟课程开发中心 www.moocun.com第二章第4节光和颜色
----光速与光的色散学习目标知道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X105千米/秒
知道光的色散现象光 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快慢是不同的。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每秒达3X105千米/秒。光在一年时间里传播的速度约为9.46X1012千米,这个距离叫做一光年。天文学上常用来计量天体之间的距离。想一想平时我们看到光是白色的,但是有时候雨过天晴天空中会出现彩虹,你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吗?活动一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这束光通过三棱镜会产生什么现象?我们把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做单色光,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做复色光。实验表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活动二在盛有水的脸盆里斜着放着一面镜子,然后,试着把太阳光反射到纸上。不断地调整镜子的角度,在某一个角度上可以观察到七色的光。这是因为水和镜子能把光分解成七种颜色,再通过镜子反射出去的缘故。光的色散在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牛顿的色散实验让太阳光穿过一条狭缝,射到三棱镜上,从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彩色光带中的颜色是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随堂练习下列物理事实中,属于光的色散的是(  )
A.霓虹灯的灯光 B.彩色电视机的画面
C.色彩丰富的水彩画 D.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 解析:
A、霓虹灯的灯光是因为里边的是稀有气体,是利用稀有气体的性质,不是光的色散;.
B、电视机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三色光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得到的,不是混合光分散为单色光的过程,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色彩丰富的水彩画它颜色都是根据这三种颜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故C不符合题意.
D、雨后彩虹是由于太阳光照在空气中的小水珠上形成的光带,是色散现象;D小 结光的传播速度:真空中c=3X105千米/秒白光是复色光,可以分解为单色光。太阳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亲爱的同学,课后请做一下习题测试,假如达到90分以上,就说明你已经很好的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有关情况将记录在你的学习记录上,亲爱的同学再见!
慕联提醒